東漢末年,那麼多諸侯爭霸,最後是怎麼變成三國演義的?

東漢是個大一統王朝,怎麼會走向四分五裂呢?

這個要從漢朝的監察制度說起,漢武帝設立州作為監察地方上郡的機構,到了東漢末年,州的長官逐漸掌握了軍政大權,這樣他就有了不聽中央的基礎了。

這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就是黃巾軍起義。

黃巾軍起義,地方上的州郡長官在鎮壓黃巾軍起義的同時,逐漸獲得了一支只聽命於自己的軍隊,再加上自己有的地盤,一個州,或者一個郡,就可以單幹了。

西涼軍閥董卓控制中央後,地方軍閥覺得董卓是大老粗,憑什麼聽你的,還有董卓換了皇帝,大家意見更大了。其實哪個皇帝掌權,他們也還不是怎麼聽話,更何況是董卓控制皇帝了呢!

董卓率領皇帝遷都長安,長安離自己的大本營西涼更近,董卓更有安全感,再說,長安在關中,東邊守住函谷關,其他人就進不來,不像洛陽是個四戰之地。

不久董卓被呂布殺死,王允呂布又控制不了局面。

這個時候可以說天下大亂了。

東漢末年,那麼多諸侯爭霸,最後是怎麼變成三國演義的?

大家可以看看,南方相對比較穩定,人口也少。

西南的益州,張魯控制著一個郡,漢中郡,他呢倒是有民心,因為他有個祖先,張道陵,都姓張,香港殭屍片,林正英拜的就是他。所以信教的人都聽他的。

蜀郡和巴郡歸劉璋。

之後劉備,進巴蜀,北擊漢中,建立蜀國,就是整個益州。

荊州是劉表,北面劃出一個宛城,給了張繡,張繡是誰呢?他叔叔張濟是董卓的悍將。

就是張繡幫劉表守住北大門。

揚州,孫策平定後,歸了孫權。這裡習慣說江東。

江西呢,大家可以看到就是袁術地盤,那也是孫堅孫策孫權的老家。

南方呢還是比較穩定,至於廣州,就不說了。

西北是就是西涼,董卓死後,就是馬超,韓遂。

馬超有地位很厲害,所他投降蜀漢後,戰將裡面,他排第三。

冀幽青徐,是袁紹的地盤,他那時候主要對手就是公孫瓚,趙雲曾經是他的手下。

他被袁紹滅後,趙雲就跟了劉備。

兗州是曹操大本營。

東漢末年,那麼多諸侯爭霸,最後是怎麼變成三國演義的?

徐州本來是陶謙的,後來成了呂布和劉備的,兩個人爭鬥最後,徐州歸了曹操,呂布還被殺了。徐州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後來呢?

曹操滅了袁術,獲得了江西。張繡投降,荊州北大門開了。

曹操滅袁紹,獲得了冀幽青徐。

荊州投降,曹操獲得了荊州最富裕人口最多的襄樊和江陵。

赤壁之戰後,曹操滅了張魯,本來獲得了益州的北大門,後來黃忠殺了守漢中的夏侯淵,又丟了。接著挑撥馬超和韓遂,獲得了西涼。

至此曹操統一了北方,建立了魏國,當上了魏王。

魏國這時候已經有了,之後他兒子取代漢朝,順理成章。

孫權有了揚州,偷襲荊州,殺了關羽,獲得了荊州南部。廣州也歸順孫權,但其實應該是自治政權。

前面說了,劉備獲得了整個益州。

三國鼎立局面形成。

東漢末年,那麼多諸侯爭霸,最後是怎麼變成三國演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