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年歷史的琺瑯工藝,是如何經久不衰的?

上千年历史的珐琅工艺,是如何经久不衰的?

簡·肖特《Commemorative Charger》,直徑38cm

琺琅工藝——這種在貴金屬上繪畫的工藝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紀。當化學遇上藝術,即便是歷經了千年,依然可以保持動人的色彩,像逃脫了時間的束縛。因此,琺琅藝品也有了世代相傳的價值與意義。

上千年曆史的琺琅工藝,是如何經久不衰的?

琺琅的區別

擁有著玉的溫潤、珠寶的光輝、骨瓷的細膩......琺琅是以礦物質的硅、鉛丹、硼砂和長石等原料按照適當的比例混和後,分別加入各種呈色的金屬氧化物而得到的。

上千年历史的珐琅工艺,是如何经久不衰的?

簡·肖特《Brooch》,1979年

隨後,將琺琅磨碎製成粉末狀的彩料,以此便於繪製在以金屬做為低胎的器體上,再經過8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燒製,反覆多次使其成為玻璃狀。有趣的是,這種工藝在歐洲被稱為“琺琅”,但是在中國卻被稱為“景泰藍”,在日本則為“七寶燒”。

那麼,這三者到底有何區別呢?

上千年历史的珐琅工艺,是如何经久不衰的?

琺琅的製作過程

上千年历史的珐琅工艺,是如何经久不衰的?

簡·肖特的設計過程

據記載,琺琅工藝大約在元朝時期傳至中國,明代開始大量燒製,並於景泰年間達到了一個高峰。並且,由於產品又大多以孔雀藍為主,所以人們就把這種工藝品叫作“景泰藍琺琅”,後簡稱“景泰藍”。因其精美,也被稱讚為“一件景泰藍,十件官窯器”。

上千年历史的珐琅工艺,是如何经久不衰的?

景泰藍纏枝花卉缽,明朝時期

上千年历史的珐琅工艺,是如何经久不衰的?

掐絲景泰藍香盒,民國時期

由於燒製景泰藍的工序繁瑣,並且對工匠製作的工藝手法要求極高,所以起初只有皇宮貴族才配擁有。後來,隨著工匠們越發精湛的技藝,景泰藍也逐漸得到了大眾化普及,成為了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深刻文化內涵的傳統手工藝品之一。

上千年历史的珐琅工艺,是如何经久不衰的?

景泰藍三足燻,明朝時期

而日本“七寶燒”的製作工藝便是源於中國的景泰藍。因此,也故有“日本景泰藍”之稱。日本自古即是製造銅器聞名的國家,當中國的景泰藍髮明製造出來後,很快便傳入了鄰國日本。

上千年历史的珐琅工艺,是如何经久不衰的?

日本藝術家並河靖子作品

16世紀末,日本工藝美術家在模仿製作中國的景泰藍時,於不經意間竟然製造出了顏色更加亮麗的工藝品。由於製作過程中使用了七種珍貴材料,於是被命名為“七寶燒”。

上千年历史的珐琅工艺,是如何经久不衰的?

日本藝術家並河靖子作品

其實,琺琅工藝最早源於歐洲,有數據表明,早在公元前六世紀就已經創造出了琺琅。而“琺琅”這個詞來源於古德語“冶煉廠”,意為“融化”。

上千年历史的珐琅工艺,是如何经久不衰的?

琺琅燒製過程

直到13世紀,意大利藝術家發明了一種名為“Base-taille”的琺琅技術。藝術家通過雕刻,在金屬上創作出了一種低浮雕圖案,然後再將半透明的琺琅塗在上面,讓光線從浮雕中反射出來

,從而創造出了一種全新的藝術效果。

上千年历史的珐琅工艺,是如何经久不衰的?

14世紀初期的琺琅製品

琺琅與珠寶

琺琅工藝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和千年不衰的生命力,隨著其不斷地創新與進步,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與設計師將它當做一種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就比如藝術家組合——莫娜&亞歷克斯·塞巴多斯(Mona&Alex Szabados)。

上千年历史的珐琅工艺,是如何经久不衰的?

莫娜&亞歷克斯·塞巴多斯作品

莫娜是一名繪畫藝術家,亞歷克斯則是一名珠寶製作工匠,他們二人的合作將琺琅和珠寶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當莫娜利用琺琅完成了在金屬上的繪畫後,亞歷克斯便開始添加金箔和金顆粒等小配件,再經過高溫燒製,最後鑲嵌上精美的寶石。

上千年历史的珐琅工艺,是如何经久不衰的?上千年历史的珐琅工艺,是如何经久不衰的?

莫娜&亞歷克斯·塞巴多斯作品

莫娜和亞歷克斯合作了20多年,創造出了一件件如童話世界般的琺琅首飾。他們結合自己的想象力,利用豐富的色彩在金屬表面上創作出各種女性面孔與動物形象的微縮畫,並加以寶石的點綴,從而產生出了夢幻唯美的藝術效果。

上千年历史的珐琅工艺,是如何经久不衰的?

莫娜&亞歷克斯·塞巴多斯作品

同樣,Ligiz Fazulzyanor是一名來自俄羅斯的珠寶設計師。1992年,他開辦了自己的第一間珠寶工作室,並以自然界的萬物為靈感,開始了他的設計。2011年,Ligiz獲得了國際珠寶設計大獎。自此,他的作品也被業界廣泛熟知。

上千年历史的珐琅工艺,是如何经久不衰的?

Ligiz Fazulzyanor《Water Lily 》,戒指

上千年历史的珐琅工艺,是如何经久不衰的?

Ligiz Fazulzyanor《Iris》,吊墜

Ligiz曾說過:“我想探索出大自然的多樣性,這是一種複雜的美麗。”他將珠寶當做一種藝術語言,從而傳達出他對大自然的熱愛。

上千年历史的珐琅工艺,是如何经久不衰的?

Ligiz Fazulzyanor《Soaring Swallows》,項鍊

Ligiz利用琺琅上漆的工藝,將自然界的動植物刻畫得栩栩如生。最令人驚奇的是,他將珍珠切割成刻面,就如同鑽石一般,不僅明亮光澤、華麗閃耀,同時又不失珍珠的暈彩。

上千年历史的珐琅工艺,是如何经久不衰的?

Ligiz Fazulzyanor-大自然系列,戒指

製作琺琅珠寶需要具有極高的繪畫技藝、琺琅調色和燒製技巧。而Ligiz的作品一直以細緻、精美為主,不論是雕刻、繪畫還是上漆,他一絲不苟的製作方式都令人驚歎。因此,他也被稱讚為古今中外最偉大的琺琅大師之一。

沉澱了上千年的琺琅工藝,不僅將色彩帶給了瓷器與金屬,同時也將繪畫與珠寶結合在了一起,是值得我們世代相傳的手工藝術。

精彩回顧:

這10部電影的每一幀畫面都美到極致……

他是明初十才子、畫壇大師,被朱元璋誘逼為官,招來殺身之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