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之帝嚳

三皇五帝之帝嚳

帝嚳(kù)(約公元前2480年~約公元前2345年):姬姓,高辛氏,名俊(一作夋)。出生於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高辛鎮),黃帝的曾孫。《山海經》等古籍中天帝帝俊的原型就是帝嚳,死後葬於故地辛,建有帝嚳陵。

春秋戰國後,被列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帝嚳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華夏根基,是華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周兩朝先祖,帝堯、帝摯之父。

司馬遷《史記》:“高辛生而神靈,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財而節用之,撫教萬民而利誨之,歷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鬱郁,其德嶷嶷。其動也時,其服也士。帝嚳溉執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

曹植《帝嚳贊》:“祖自軒轅,玄囂之裔,生言其名。木德治世。撫寧天地,神聖靈賓,教訖四海,明並日月。”

劉勰:“昔帝嚳之世,鹹墨為頌,以歌《九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