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瞞過了所有人,卻瞞不過輸入法

你瞞過了所有人,卻瞞不過輸入法

2018.08.20

圖片◆網絡

你瞞過了所有人,卻瞞不過輸入法

說出來有點好笑,現代人的秘密,都是藏在手機裡。

“你微博經常訪問的第一名,一定是你不敢關注的人。”

社交軟件變成了和那個人唯一的聯繫。

我曾經靠著微信步數推斷過別人的生活:

“早上七點多他的微信40-50步知道他起床了在洗漱,九點他走了1500步知道他去單位上班。

中午十二點半看到他5000步了知道他吃完午飯了。

下午六點半7000步知道他回家了,晚上如果有14000往上可以推測他去夜跑了。

今天中午看到他有14000步了,就在猜想他今天是不是出差了,是不是很忙。”

最奢侈的一件事,就是把曾經愛過的他放在微博的經常訪問第一名。

當代人的深情,都藏在偷窺裡。

一直很不喜歡“經常訪問”這個功能,它的存在像是在告訴我們:

“別騙自己了,其實你根本沒忘記。”

你瞞過了所有人,卻瞞不過輸入法

王家衛的電影《一代宗師》曾說:“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這句話在很多人心裡紮了根,時常用作激勵自己的名言,甚至把它放到愛情裡,當作追求愛情的動力。

有些人用行動證明,愛情是經得起苦守的。

但更多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念念不忘,必有耳光。”

做任何事,都講究一個身份。

有他的聯繫方式,知道他的家在哪裡,知道他工作的地方,知道去哪裡可以找到他。

可你也清楚的知道,這輩子你們不會再有任何交集。

明明敲開對話框說句話,在以前來說就像呼吸一樣正常,但現在一個簡單的問句,在心裡反覆嚼透了也發不出去。

每個人都有一個只能看資料,不能添加的好友。

都有過這樣一份倔強,即使不在對方的微信裡,睡前一定堅持看他的“非好友僅能查看前十條”的朋友圈。

也會看他的微博,看到他過得好,也看到他有了新的愛人。

直到過了很久,他完全消失在你的生活裡。

就算彼此都釋懷了,還是不敢大張旗鼓的去發句問候:“喂,你最近好嗎?”

寧願藏著掖著,也不願意將內心的真實想法說出。

所以實在無法相見,也無話可說時,就去他的朋友圈發一會兒呆,去他的微博發一會兒呆。

好像只有這樣,你們的距離才能近一點。

當代人類的深情,最後只能以這種形式保存。

手機讓愛情越來越難忘。

手機是人的另一個大腦,就算你忘了,輸入法也替你記得,瀏覽記錄也替你記得,歷史消息、相冊、收藏夾都替你記得。

明明想風裡來雨裡去,結果手機能讓你一秒鐘丟盔卸甲,舉手投降。

你想把他忘了,可是輸入法都不答應。

念念不忘是一件多蠢的事,這個時代一片情深的樣子會被人笑話。

都怪輸入法,憎恨互聯網,讓人機靈不起來,讓人太容易認真,讓人樂在其中地變蠢。

這種蠢,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消化。

你瞞過了所有人,卻瞞不過輸入法

越來越難以把情緒和想念說出口。

因為講故事的人百感交集,聽故事的人云淡風輕。

期望靠別人幾句安慰就滿血復活,沒那麼容易。

那些越來越沉默的人,不是真的忘記了那些過往。

而是把呼嘯而來的想念壓在心裡,表面波瀾不驚地繼續生活。

能說出口的,從來都不是最難捨的情愫。

只有最沉重的沉默,才是最洶湧的想念。

你瞞過了所有人,卻瞞不過輸入法

你對文章的喜愛,都體現在轉發裡

喜歡我的文章,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

你瞞過了所有人,卻瞞不過輸入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