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賢在節目怒踹小孩,爲什麼那麼多網友認爲他踢的好?

羊鳳霞


81歲的老人謝賢在綜藝節目踢孩子一腳,網友叫好,大多是因為看多了聽多了現在熊孩子不知應對進退,表現得非常沒禮貌不懂尊重長者和他人的一種發洩吧。

所以重點不是謝賢這位81歲的老人是名人,重點是在思考我們如何真正讓孩子有教養。

就長者對熊孩子踢一腳、打幾下,在生活中依然是正常的現象。我個人也不反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使用一些懲罰的手段。但也不贊成故意對孩子給予懲罰,誇大懲罰的作用。從這個事件思考,對於如何讓孩子擁有真正的教養?我自己從以下幾點考慮:

1,家長要先有對孩子的尊重和溝通,包括對孩子心理的尊重、對孩子要求的尊重。

比如老人哄孩子吃飯,孩子不吃,是因為孩子不覺得餓或者一天就是吃,已經沒有了吃的興趣和胃口。老人就只是單方面地哄,老人的心理和孩子的心思是兩條道兒,正常情況下一個人肯定是按照自己的心思說話做事的,孩子可以說是真實地表達了自己的心思,並沒有錯。

這點估計老人沒有想到。

2,老人踢了孩子,關鍵是在孩子說的話:“今天一天到晚就是吃吃吃,是吃貨啊”這句話說給81歲的老爺爺,的確是有失尊重。但這並不能怪罪到孩子頭上,因為他沒有意識到這樣說是對老人的不尊重。

(1)現在年輕人喜歡吃的,說自己是“吃貨”是一種自嘲加自豪的表示,所以“吃貨”在社會上在孩子的意識中並不是一個不好聽的詞彙,所以也就不存在不尊重的意識;

(2)小孩子生活的環境中並沒有給予進退應對的教養引導,他認為在什麼人跟前都可以自由自毫無顧及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3,踢完孩子,孩子明白了為什麼會挨踢嗎?如果踢過就過了,孩子依然還會做出說出對人不尊重的事情或者言語,所以懲罰教育有一個不可或缺的步驟:讓孩子接受了懲罰,更得讓孩子知道自己是錯在了哪裡?讓孩子在心中逐漸地建立一種意識:這樣說或者這樣做是對他人的不尊重,是不對的!

只有這樣的懲罰才是有效的,才能稱之為懲罰教育。

4,懲罰的是不對,但如何是對的?如何是有教養的行為?成年人還需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合適的意識和形式。這就是有破有立。


快樂庭院


網友們的一片叫好聲,並不能體現謝賢嚴厲或是這個孩子真的很調皮。而是我們在生活中,時不時被熊孩子鬧騰得忍無可忍卻打不能還手罵不能還口,那麼謝賢剛好這麼一“踢”,似乎為大家憋著的一口怒氣找到了發洩口。

我們來回顧一下當時的場景:

《寶貝的新朋友》節目中,謝賢哄一位7歲的小男孩吃東西,可能是小男孩之前就吃了不少東西,肚子並不餓,因此並沒有領謝賢的情,並且還出言不遜地說:“今天一天到晚就是吃吃吃,是吃貨啊!”話說謝賢還是當年的那個火爆脾氣,上去用腳朝小男孩的屁股踢了一腳,這一腳的輕重,我們不作評價,謝賢踢後小孩隨之摔倒了。

從小孩的言語中我們不難看出,節目組為了錄製進程,讓小孩們一天到晚都在吃東西,想想吃不下東西還被強喂,換著任何人心情都不會好到哪裡去。小孩不懂事,說話沒輕重,才有後面故事的發生。謝賢還是當年的四哥,製造熱點還是那樣的自然水到渠成。

當然,也不排除節目組為了節目效果,故意安排了這麼一個橋段。看四位爺爺謝賢、張雙利、嶽躍利,姚安濂。這其中,似乎只有謝賢的知名度最高,不僅年齡大而且與其他三位與眾不同。那麼,為了節目特殊的效果這個重擔自然就落到了他身上。

話說回來,即使小男孩真的是對謝賢出言不遜,活到八十多歲的謝賢會不知道這腳踢下去的輕重?這可是對著億萬觀眾,難道謝賢會不知道節目播出後輿論的反響?況且這麼小的孩子錄製節目,爸爸媽媽肯定是守在一旁的。所以,我更相信這是節目組安排好的。

觀眾一邊倒的誇讚謝賢踢得好,實際上是對熊孩子一種譴責和批判。

很多網友一定還記得4月份四川遂寧的“熊孩子事件”,當成年人在公交車上“過肩摔、用腳踩”等毆打孩子的視頻放出後,大家的同情心一下子上升到了最高點,“孩子能有多大錯,一個成年人這樣玩命的打”,持這種觀點的網友是最多的。可當熊孩子屢次挑釁成年男子,家長在一旁無動於衷的視頻出來後,輿論的風向一下子改變了。

看看網友的評論,個個都是義憤填膺。相信持這樣觀眾的網友,生活中一定有被熊孩子欺負的經歷。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經歷,但凡小孩子只要和“熊”沾上邊而家長卻放任為之時,“熊孩子”的為自己的任性所付出的代價卻被網友叫好就見怪不怪了。謝賢正是做了很多網友不敢做的事情,所以一邊倒的得到了網友的支持。


八卦氣象臺


最近網上關於謝賢怒踹小孩子的事情掀起一波熱潮,大人踢孩子還被一些網友認為踢得好,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來了解一下事情的經過。


踹小孩目的是教育孩子,出發點是好的


通過網上了解事情經過大概為:謝賢哄一個7歲小男孩吃東西,不料被小男孩發脾氣道:“今天一天到晚就吃吃吃,是吃貨呀”,聽孩子這樣抱怨,此時謝賢急了,便朝小男孩屁股踹了一腳,但通過網上圖片可以看出謝賢並沒有用力踹小孩,只輕輕踹了下,所以一些網友對他的行為表示支持,覺得小孩子對長輩沒禮貌,是需教育的。從管教孩子角度出發謝賢可能沒什麼錯,但教育孩子是有很多方法的,尤其公共場合這樣的教育方法對孩子和謝賢,都是欠妥當的。


打罵教育不利孩子心理成長


一些人贊同棍棒底下出孝子這種教育方式,就算有些孩子是被“棍棒”管教出來的,但事情都有雙面性的。打孩子會給孩子的性格形成障礙,遇事總剋制自己的情緒,每當有情緒時總會習慣性的壓抑,表面給人一種處事不驚的狀態,但內心卻十分憤怒,久而久之形成心理扭曲, 還有些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謹小慎微,總怕出現差錯,很多事情都不敢去嘗試,這樣對孩子心理成長很不利。


教育孩子需採取正確方法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不斷犯錯誤和改正錯誤的經過,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犯錯了可能意識不強,這時候就需要大人的及時教育幫助孩子改正自己的錯誤。但需要採取正確的教育方法,否則會傷害到孩子自尊心,甚至一些欠妥當的教育不僅起不到教育目的,反而會令孩子變得叛逆更加不服從管教。小孩子就好比是一棵正在成長的小樹,總會長出歪枝扭叉,大人就好比是園林師把小樹的不規矩的枝葉修剪掉,讓小樹茁壯成長,以後才能成為棟樑之才。


決勝網


在日常交流或者寫作時常常會感到詞窮,說出的話對方不甚理解,甚至自己有時候都感覺自己說的是廢話。想要提高文字表達能力,需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來講一下你關心的書籍,讀書確實可以提高表達能力。

1、先學邏輯

《金字塔原理》本書是一本講解寫作邏輯與思維邏輯的讀物,全文共4篇。第一篇介紹了金字塔的基本原理和如何搭建金字塔結構;第二篇介紹瞭如何把握思維的邏輯;第三篇提供了一些寫作方法;第四篇展示了演示方法。

2、知識類

建構自己的邏輯體系之後需要補充知識,肚子有貨還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各個類型的書籍都應該有所涉獵。不要只看那些搞笑、情感的小說,讀起來乏味又生澀的書籍其實最有營養。比如《心理學與生活》、《稀缺》、《百年孤獨》等。

其次,光看書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你需要朗讀和背誦。

我們會發現將書看完一遍之後就像失憶了一樣,什麼都不記得,不知道書裡講了什麼,不知道作者是誰,書名都不記得。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你可以邊看邊讀,看完之後還可以摘取你認為好的地方細細品味,甚至背誦。只有記在腦海裡的是自己的,否則說看過這本書自己都不信吧。

最後,我們可以將記住的東西以講故事的形式自己複述一遍。

複述的過程是一個內化的過程,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變化,這樣我們才真的算是把知識吸收進去了,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他們。

總結一下,提高文字表達的三個步驟:

①涉獵各個類型的書籍,建立自己的邏輯體系

②朗讀和背誦,摘取重要內容

③用自己的話複述內容,內化知識

原創內容供應商之一覺得圖文精彩可轉發朋友圈 ...

關注我,就可以獲得大量最新.最優質最美的新聞 ......


aish888


打是親,罵是愛。

反對體罰孩子或者暴力教育孩子的觀念是對的,但是對孩子犯錯或者說錯話需要果斷教育也是沒有錯的,不然小錯不懲罰,等孩子犯了大錯就來不及挽救了。

謝賢在《寶貝的新朋友》節目裡與素人兒童搭檔,7歲小孩怎麼哄都不吃飯,還出言不遜,說“今天一天到晚就是吃吃吃,是吃貨啊”,顯然是家教不嚴,說話沒有禮貌。

謝賢這個時候用腳輕輕踢了下孩子屁股,就是對小孩犯錯進行及時的懲罰。

兒童真人秀節目也是要傳播正能量的,孩子犯錯不懲罰還要討好,那並不是正確的教育孩子方式。

很多人說謝賢的教育方法也是錯誤的,孩子犯錯怎麼能動粗打孩子呢?而且孩子在電視節目裡,這不是給家長做錯誤的示範嗎?

我不覺得這是個錯誤示範。教育孩子沒有統一的規範,但是孩子犯錯要懲戒這是無可非議的。

謝賢在節目裡也並沒有按住小孩狠狠臭屁股,打得孩子哇哇大叫。雖然謝賢在節目開始前說孩子管教不好會直接扇巴掌,但是當孩子不懂禮貌的時候,謝賢並沒有那麼上手扇巴掌,而只是輕輕踢了一下。

謝賢活到了81歲,也不是吃白飯長那麼大的,做事的分寸還是有的,在電視節目上狠狠抽別人家的小孩引發的輿論後果他自然是清楚的。

而且在節目的其他活動裡,謝賢是十分照顧和喜愛這個孩子的。

所以才會有謝賢耐心哄孩子吃飯的場景出現。參加節目活動多,運動量大,所以謝賢才會一直讓孩子多吃東西。

結果招來了孩子的不耐煩,還出言不遜,所以謝賢才會“愛之深,責之切”。

所以我覺得謝賢的處理方法並沒有錯!


影迷也瘋狂


這一次,要為謝賢的舉動“叫個好”!年老脾氣不改,真性情!



實話說,我對於謝賢沒有好印象,精瘦的一老頭,還成天戴著墨鏡,看起來就像黑社會老大,沒有好感。

但這一次,我覺得他做的對。小孩子太嬌慣對孩子成長不是好事,必須讓他知道有規矩,心存對於規則的敬畏,今後才能守規矩,才能真正成長。

“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對長輩、對老師、對老人沒有基本的禮儀,這是對於傳統文化的遺棄。現實中,很多年輕人沒有基本的禮儀和規矩,到哪沒大沒小,不懂得感恩和孝敬,這就沒有了基本的教養。通俗了說,“沒家教”!



筆者記得很小的時候,和祖父關係很好,有一次我用手到祖父的頭上畫,祖父聲色俱厲的阻止了我,告訴我這是對人的不尊重,從此之後,我再也沒有那麼做過。

“家教”曾經被古人看的很重,倘若罵人,一句“沒教養”要比罵娘還更有內涵。但是現在,在“兒皇帝”遍地的時代,很多人似乎都忘記了基本的禮儀和教育,培養出來很多自私自利沒有修養的孩子,傳統的文化傳統正在喪失。



謝賢的舉動,再一次告訴我們,沒家教的孩子,到了社會,總會有人教育他的,“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或許在這裡用得上。大家說呢?

我是頭條【文軒閣】專注教育,關心孩子成長,歡迎關注!


文軒閣


不能因為是公眾場合而害了孩子的一生!教育一定要準確及時,過了那個點在教育就沒有意義了!又不是真的踢,只是讓孩子長個記性,知道自己錯了。還有公共場合就得藏著掖著嗎?現在好多真人秀就是太做作了,讓人看著就假。

要是你兒子這樣跟你父母說話,你還會誇獎他做的好?棍棒之下出孝子,既然他能教的出謝霆鋒 這麼優秀的兒子,說明他自有教子之道,旁人多說無益。

自己不打,將來會有別人替你打的,孩子犯錯該打還得打。不管人家怎麼教育,謝霆鋒很優秀,說明人家教育的沒問題,就是踢了,怎麼?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是實話。等你工作了你做好了一件事沒人會去表揚你,但是你做錯了那就是你錯了,這就是社會。

一個人說話就能看出來什麼樣!無論是對是錯,畢竟是長輩!在家長輩來了,明明不對,我也得聽著,但是背後不能這麼幹就是了。


笑搞


我覺得吧,謝賢德的做法有利有弊。

有節目可見,他不算是一個有明星包袱的人,可以直率坦蕩的表現自己的真性情。可以說作為謝霆鋒的老爸,在婚姻這方面我是十分不贊同這個人的,但是他對張柏芝和自己的孫子表現得那種關愛,不得不說,這個人的人格挺不錯的。他也算是一個寵愛孫子的爺爺,在節目中也對那位素人孩子也挺關照。作為一位陌生孩子,能做到這種地步也挺不錯了,更何況那位孩子並不是很禮貌,很有教養。對著大人大呼小叫,我感覺即使再好的脾氣也會被磨透的!


這類調皮搗蛋的孩子,確實需要被教育,俗話說棍棒下出孝子,也許謝賢把自己當做了最普通的一位爺爺。該怎麼教訓孫子就怎麼教訓,一點也不含糊,就像我老爸被氣的不輕的時候,照樣也會在我侄女屁股上使勁打上幾巴掌。這種心理人之常情!

當然,也會這樣說,就算自己爺爺教訓自己孫子也要關上門在自己家裡教訓,家醜不可外揚,同時也給小孩子留了點自尊心。而謝賢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在公眾場合就開始教育起小孩,連形象也沒有注意。作為一個公眾人,即使再性情也要注意場合,再說這個孩子並不是自己的,你教訓了他之後,人家父母會怎麼看?你的形象又會變成什麼樣?不該管的事情不要多管,會招來沒必要的麻煩。暴脾氣的他還是收斂一下吧



所以,對於謝賢怒踹小孩的這種行為,我不會盲目的一味認為他踹到好,也不會一味的貶低他。保持中立,我們做人都是需要注意分寸的!


柒寶論


謝賢,謝霆鋒為他也生了兩個孫子,雖然張柏芝和謝霆鋒的離婚案鬧得沸沸騰騰,但是並不影響謝賢對兩個孫子的愛。張柏芝會定期漂洋過海來把孩子送給爺爺看,並有傳言說謝賢把所有的遺產都留給了孫子。

對自己的孫子如此疼愛,會對踹他人的孫子嗎?答案是會的!

近幾年挫折商(逆商)日漸受到重識。逆商:就是逆境商數,又稱為挫折商或逆境商(AQ),它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AQ(逆商)與IQ(智商)、EQ(情商)並稱3Q,成為成功人士標榜的成功必備素質。

嘻嘻,難道謝賢是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很有可能哦!

謝賢參與親子真人秀節目時踹了節目中7歲的孫子,節目組為了節目效果對此事進行細節放大,真實情況是什麼呢?

節目中謝賢開始時對“孫子”李慶譽還是耐心有佳,即使身體不舒服也堅持將其哄睡然後自己才休息。


在喂孩子時也先哄右哄,到孩子不耐煩出言不遜才“大大出手”。看得旁邊的老戲骨張雙利一臉蒙逼。

謝賢在節目踹了孩子,立馬有“磚家”出來批評,孩子要耐心說服教育,不應該還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的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但是對於謝賢的做法網友卻一片點贊。

我也覺得對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你跟他講道理講破大天,孩子能接受多少?

說教不能讓孩子懂,但是大人嚴肅的表情或拳腳相加,卻能讓他們明白事情的嚴重性、恐怖性、不容質疑性、必須執行性……真的讓孩子“長記憶”。所以一個人的家教很重要。

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萬般寵愛,自殺率卻一直居高不下,就是從小到大挫折教育太少。有專家說,100%的成功=20%的IQ(智商)+80%的EQ(情商)和AQ(逆商)。所以偶爾跟孩子“動手”,對孩子教育未必全是負作用,雖然“君子動口不動手”,但是該“出手時就出手”。



有鄰居大姐講了她家孩子的事。那日奶奶突發急性闌尾炎,疼得都出汗了,上初中的孫女知道老人疼痛難忍,對老人的疼痛不管不問。大姐打了120,直到120救護人員進了家門,把奶奶抬走了,孩子置身事外一樣一動未動一直在看電視,看到好笑處都笑出聲來了。

事後鄰居大姐那個氣,奶奶寵這孫子,好吃好喝供養著,這個“小兔崽子”一點沒有感恩,如此冷漠,養大了不就是養個“白眼狼”嗎?從小到大姐沒捨得動孩子一個手指頭,那天晚上大姐首次動手打了孩子。

大姐說不後悔打了她,並且三天沒有理孩子,讓子知道自己行為的可憎程度,感受到被人漠視的難受,她讓孩子認認真真寫了1000字的檢討書。

孩子可能也受到了觸動,後來奶奶住院時就表現得積極主動多了,也知道奶奶的辛苦,知道伺候奶奶了。

孩子是教育是要講究方法,再也不能一味的溫柔遷就,該震懾的時候,就要給點兒“顏色”瞧瞧。我也覺得,謝賢你踢得好,畢竟孩子目無尊長出言不遜,及早糾正對孩子將來的發展更好。

💝關注我,關注更多精彩觀點。


網悠然


很多網友為謝賢的這一腳叫好,這不僅說明他們對明星的言行舉止格外寬容,更說明不少人的思想觀念仍十分陳舊,教育小孩的方式方法和思想觀念還停留在上個世紀,並沒有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我們先來看節目視頻所展示的,小孩究竟犯了什麼樣的錯,以至於讓謝賢動起腳來?節目視頻顯示,謝賢端著碗追著小孩喂吃。可小孩不想吃,於是謝賢向現場圍觀的人數落小孩:“我這個小寶貝什麼都不吃。”這時候,小孩才抱怨說:“今天一天到晚都是吃吃吃,是吃貨呀?”結果,謝賢就抬起腳踢向了小孩的屁股。

小孩的這句抱怨,似乎是在回應謝賢所說的“小寶貝什麼都不吃”,指出謝賢所說的並非事實。其實小孩之前已經吃了不少,人家現在不想吃,大人為了拍節目卻要強迫人家小孩吃,還要向周圍的人散佈“不實言論”。無論是什麼樣的小孩,碰到這種情況都會有不高興的反應。

我們在強調“晚輩要尊敬長輩”的同時,是不是也要同樣強調“長輩也應該尊重晚輩”呢?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論年齡的大小,每一個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可是在這裡,小孩的意願似乎並沒有得到尊重,反而被數落。如果真要論錯,似乎是作為“爺爺”的謝賢錯誤在前。

謝賢向現在圍觀的人數落小孩的“不實之情”,小孩以陳述實情來回應。儘管小孩在語言用詞及語氣上不太妥當,但也構不成有些網友所說的“出言不遜、目無尊長”。畢竟只是7歲的小孩,如實表達自己心中的不滿,談不上“出言不遜、目無尊長”。小孩以語言回應語言,可“爺爺”卻是以抬腳踢屁股的方式來回應。作為“爺爺”的這一舉動不僅是錯上加錯,而且是極不文明的行為。我們記住了“要尊敬長輩”,卻似乎忘記了“君子動口不動手”。

有網友說,謝賢那一腳不是踢更不是怒踹,只是輕輕地碰了一下。節目視頻顯示,小孩被謝賢那一腳“碰”了一下後,明顯失去了重心差點摔倒。其實,無論是踢也好,是碰也罷,這只是程度輕重的問題。而“爺爺”的腳確實是抬起來了,也“碰”到了孩子的屁股上,孩子也被“碰”得趔趄了,而且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而且是在十幾臺攝像機之前。小孩被腳“碰”了之後的表情,明顯可以看得出來是極不高興的,似乎是敢怒不敢言。

現在我們再來看這檔綜藝節目的主旨或者說“賣點”:首個隔代親子示範綜藝,爺爺們用各種方式對孩子們產生正能量的引導......節目裡各位長者扮演爺爺的角色,來示範隔代親子教育。可謝賢的這次“示範”卻很有問題:大庭廣眾之下抱怨孩子,大庭廣眾之下抬腳“碰”得孩子趔趄。不知這樣的舉動傳遞出了什麼正能量?對孩子又引導出了什麼正能量?

這樣的舉動不僅違背了節目宗旨,也給現場及電視機前的觀眾很不好的示範。而節目組不僅沒有在節目播出之前把這樣的鏡頭剪掉,還把它作為下期節目預告片段,這就有為了節目收視率而炒作話題之嫌了。

這樣的教育方式,明顯是不值得提倡的,更不應該通過綜藝節目傳播出來。對7歲左右的小孩,通過高壓手段實施懲戒教育,容易造成兩種極端效果:小孩要麼被訓得像綿羊一樣溫順,要麼被激發出極大的叛逆性。

不知那些為謝賢那一腳叫好的網友,是希望自己的小孩像綿羊一樣溫順呢,還是希望自己的小孩將來越來越叛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