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前,許昌的「小喇叭」,您還記得嗎?

40多年前,許昌的“小喇叭”,您還記得嗎?

40多年前,許昌的“小喇叭”,您還記得嗎?‖老家許昌

文‖邢志堅

如今40歲以上的人都還記得當年家家戶戶少不了的“家用電器”——有線廣播小喇叭。

那時還沒有電視,個人很少訂報紙,許多家庭更買不起收音機,只有通過那隻掛在牆上的小喇叭來聽新聞,聽戲曲,學知識,長見識。雖然這種用一根鐵絲傳送信號,用舌簧或壓電陶瓷喇叭放聲的“小喇叭”簡陋粗糙,卻是那落後閉塞年代裡大多數普通百姓的主要信息來源和家庭娛樂設施。由於有線廣播節目有固定的播出時間(一般是從每天早上6點到晚上9點分三個時段播音),因此好多人都習慣把小喇叭當成鐘錶,聽著廣播裡《東方紅》的開始曲起床,伴著晚間《國際歌》的結束曲入眠。

我和“小喇叭”結緣是在剛粉碎“四人幫”,開始撥亂反正歷史轉型的1977年。我從外地一所師範學校調到許昌市唯一的新聞單位市廣播站當記者、編輯時,作為黨和政府主要宣傳工具的有線廣播正面臨十分尷尬的局面。

儘管“小喇叭”覆蓋了全市城鄉,家家戶戶通有線廣播,每天播出7個小時的廣播節目,可基本都是轉播中央臺和省臺的新聞,甚至還有語速緩慢、一字一頓的“記錄新聞”,而當時中央臺和省臺的新聞節目也被戲稱為報紙“口播版”,千篇一律,毫無特色,聽眾日漸反感。有的故意拔下有線廣播進戶線頭,還有的想法在廣播線上安個拉線開關,聽得不耐煩就隨時拉線斷音。

這樣的廣播節目群眾不愛聽,我們廣播新聞工作者也看在眼裡,急在心中。在1978年的真理標準大討論中,廣播新聞界大膽解放思想,提出了“自己走路”“讓廣播節目響起來”的口號。中央臺和省臺率先“破冰”,開始對報紙文章進行“口語化”改編,並試水播出了錄音新聞、配樂報道、現場連線等“帶響”的廣播節目,大受聽眾歡迎,我這個廣播新聞戰線的新兵也深受鼓舞和啟發,向站領導提出了採編“帶響節目”的建議,得到了領導的熱情鼓勵和大力支持,特批我到省臺“取經”學習,並動員全站的業務、技術力量幫我“攻關”。

知易行難,頭戲難開。雖然從省臺學到了錄音報道和配樂新聞的採編製作流程,可就是“比著葫蘆畫瓢”也困難重重。

首先是“武器”不行。要想節目“帶響”,必須現場錄音。省臺記者出外採訪都配有揹包式便攜錄音機和微型話筒,一人一包就可輕鬆採錄。可我們當時最好的設備只有老式“鐘聲牌”L601型電子管盤式磁帶錄音機,不僅體積笨重,而且只能使用交流電源和臺式有線話筒,現場採錄十分不便。

其次是人手不足。省臺是採、編、製作三分離,記者只管採訪錄音和撰寫文字稿,由專門編輯和技術人員負責後期剪輯製作,而我們人員有限,一個人要身兼採、編、制三職。

其三是設備短缺。省臺有專業的編輯機和調音臺,多路音頻可按要求平滑切入,自然融合,而這些設備我們一無所有。

儘管如此,我依然迎難而上,因陋就簡,開始了“帶響”節目的艱難嘗試。機器笨重,就綁在自行車後座上帶到現場;電源距離太遠,就隨身攜帶加長連線和插座;臺式話筒不方便伸到人前,就去掉基座並特製帶屏蔽功能的延長線,照樣可以手持採訪;沒有編輯機和調音臺,就用三臺錄音機“兩放一錄”手動切換。

就是用這樣簡陋的設備,我和另一名記者一起採製了1978年許昌市高考現場的錄音報道《向祖國彙報》。

我雖然熟悉文字工作,可對現場採錄和配音製作等“純技術活兒”卻一竅不通。為了做好這樣一個“帶響”節目,我虛心向站裡的老編輯、老師傅求教,很快掌握了錄音機預熱、話筒輸入電平調節、多路音頻錄入、錄音按鍵力度等專業技巧。

高考當天,我們提前用自行車馱著電子管錄音機趕到設在市一中的考場,細心觀察現場環境、標語、氣氛,預約採訪對象,選擇合適的音源和錄製點,佈設機用電源,並在考場內外進行了緊張有序的錄音採訪,先後錄製了考場外大喇叭播放的音樂、開考前有關人員的專題介紹、開考時的陣陣鈴聲、考場上監考老師的髮捲說明、對部分考生的隨機採訪錄音等豐富的現場音響素材。在現場氣氛的感染下,我“趁熱打鐵”連夜寫出了飽含深情的報道文字和配音腳本。

第二天上午我就請播音員按稿錄音,然後在幾位同事的配合下,頭戴耳機,手控錄放按鍵和音量旋鈕,一段段地精心合成文字播音與現場音效的混錄原帶。初步製作後又多次找站領導和同事們試聽,徵求意見,反覆修改,精心打磨,力求做到以聲取勝,以情感人,聲情並茂,入耳入心。

這條精心採製的“帶響”節目播出後,在聽眾中引起了巨大反響。許多考生來到編輯部向我們表示感謝,不少單位主動提供新聞線索,邀請我們去錄製現場報道,市委宣傳部領導也對我們打破常規、改進報道、提高廣播宣傳影響力的大膽嘗試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揚。

這篇錄音報道地一炮打響使初試身手、忐忑不安的我勇氣倍增,在以後的新聞採訪中更加自覺地把話筒伸向基層一線,廣泛採錄各行各業的生動音響和普通百姓的樸實心聲,努力讓我們的廣播節目喜聞樂聽。為了滿足廣大聽眾日益高漲的文化娛樂需求和對評書、廣播劇的狂熱追捧,我們克服經費短缺、無錢購買最新節目的困難,常常身背幾十公斤的錄音設備和大盤磁帶,到各地廣播臺站去交換錄製節目,回來後再精心製作,連續播出。

記得1981年正月十二,聽說著名評書藝術家劉蘭芳、王印權夫婦要參加文革後剛剛恢復的第一屆寶豐縣馬街書會,我和同事不顧嚴寒,背上沉重的錄音機就連夜趕去,第二天在殘雪未化的麥田書場上進行了現場採訪,並在當晚的專場演出中錄製了劉蘭芳表演的長篇評書《岳飛傳》,為渴求已久的許昌聽眾獻上了一份精美的藝術大餐。

為了及時播出聽眾喜愛的歌曲,我還設法從電視機喇叭上接出兩根線,同步錄製熱播電視劇的主題歌,從盒式錄音帶向大盤播出帶上導出剛開禁的流行歌曲。

在沒有專業編輯機的條件下,我還琢磨出了一些因陋就簡的“土方法”和“小竅門”,例如,為了消除混音錄製時多個音源切入切出造成的雜音,在錄音磁頭上夾一張小紙條,在按下錄音鍵的同時,再將紙條輕輕抽去,就取得了“天衣無縫”的消音效果。為了替代多路音頻輸入的前端控制器,我還專門請外線班的師傅,用醫院裝注射針頭的小型鋁盒自制了一個多路音頻插座盒,雖然簡陋,卻也實用。

在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我們這些最基層的廣播新聞工作者,就是用這些簡陋的器材,精心製作出了一個個生動、鮮活、聽覺衝擊力強烈的“帶響”節目,實現了“讓廣播節目響起來”的夢想和追求。

隨著電視、網絡的日益普及和傳播方式的現代化、多元化,當年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小喇叭”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然而,它的身影,它的聲音,卻永遠鐫刻在一代聽眾的記憶深處,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長卷中留下了永不磨滅的時代印記……

40多年前,許昌的“小喇叭”,您還記得嗎?

(文圖無關。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作者簡介】邢志堅,漢族,祖籍山東萊州(掖縣),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出生於河南許昌。小學畢業下鄉插隊,中專畢業教過師範,電大畢業忝列大專,後上黨校考得本科,致力自學而未成才。先後從事新聞採編、黨務信息、紀檢監察、黨建政工等業務工作,高級政工師職稱。現為許昌市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雜文學會理事、許昌市雜文學會副會長,河南省老新聞工作者協會理事,許昌市老新聞記者協會秘書長。1982年以來陸續在各級各類媒體發表時評、述評、言論及雜文數百篇,2008年出版雜文集《火花》(河南文藝出版社),2016年獲“河南省新聞出版系統老有所為貢獻獎”,2017年出版雜文集《我行我訴》(河南文藝出版社)。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