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山東戰區接受日軍受降記

73年前的8月15日,日本正式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軍投降的簽字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戰艦密蘇里號上舉行。9月9日,中國戰區的受降儀式在南京舉行。當日,何應欽對投降後的日軍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下達了在投降過程中有關事項的第一道命令,即軍字第一號《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命令》,宣佈“自即日起,取消岡村寧次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名義,從10日開始,改稱中國戰區日本官兵善後總聯絡部長官。從10日起,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改稱中國戰區日本官兵善後總聯絡部,原所劃分的各地區代表日軍投降的司令部,統改為該地區日本官兵善後聯絡部,並一律取消代表投降長官的原有名義,改稱該地區聯絡部長。”命令還規定將中國受降範圍劃分為十六個地區。其中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李延年受降日本青島、濟南地區善後聯絡部。日方聯絡部長為日軍原駐山東的第四十三軍司令官細川中康中將。

8.15,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山東戰區接受日軍受降記

大明湖山東省圖書館老館“奎虛書藏”

1945年12月27日上午10時,李延年代表何應欽總司令接受日軍投降。作為舉行受降典禮儀式的濟南大明湖畔的省圖書館“奎虛書藏”樓被佈置得肅穆壯觀。禮堂門前懸掛紅底金字匾額,上書“正義重申”四個大字。禮堂內四周懸掛著青紅白三色布幕,禮堂正面高懸孫中山遺像,像前交叉著中國國民黨黨旗和中華民國國旗,左右分懸“永奠和平”四個大金字。左壁懸掛蔣介石和斯大林像,右壁懸掛杜魯門和邱吉爾像。禮堂正中為受降主官席,左為武官觀禮席,右為文官觀禮席,受降官對面為籤降代表席,左右觀禮席之兩邊,均為新聞記者席,整個禮堂內的佈置簡單樸投素,莊嚴肅穆。10時整,受降典禮隆重開始,參加觀禮的軍政首長按次入座,武官一律著軍常服佩勳章,文官一律著黑色中山服。

8.15,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山東戰區接受日軍受降記

1945年12月27日濟南青島德州地區接受日軍投降儀式在山東省圖書館“奎虛書藏” 舉行

李延年身著軍服,胸佩勳章,率領副總司令楊業孔、參謀長樑棟新、軍長霍守義、軍長廖運澤,步入禮堂。全體官員均起立致敬。李延年等還禮入席,各官員均就位,即由引導官少校參謀張通引導日軍籤降代表細川中康、渡邊洋、寒川吉溢、神保信彥、鈴木一朗五人入場,入場後首先將軍帽脫下,掛於禮堂門旁,繼而入席,並肩站立,向李延年及各受降官敬禮,然後入座。旋即簽字儀式開始。

8.15,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山東戰區接受日軍受降記

1945年12月27日日方投降代表步入省圖書館受降會場投降

簽字命令書共四份,兩份為正本,兩份為副本。李延年先在命令書上簽字。籤畢即由參謀長樑棟新將簽字命令書正副四本交給日軍代表細川中康,並說:“此為副司令長官交予貴官之第一號命令,希貴官貫徹瞭解,徹底奉行,並以最迅速之方法,轉達所屬部隊,一體奉行。”

細川中康等起立將簽字命令書接過,樑棟新遂即回席。細川中康將命令書捧讀一遍,即在上面簽字並加蓋官章。之後,留副本兩份,將正本兩份分由寒川參謀長送還受降主官。寒川至受降主官李延年前,行一鞠躬禮,雙手將命令書遞上,即回原位。

李延年檢閱簽字和官章後,向籤降代表發問說:“對命令是否完全瞭解?”

籤降代表全體起立,由細川中康答道:“完全瞭解,並絕對服從。”之後,籤降代表摘下佩刀,齊赴受降主官席前行禮,將佩刀獻上。然後退兩步,再行鞠躬禮。此即代表山東省全體日軍交械投降。

8.15,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山東戰區接受日軍受降記

日本受降儀式中受降主官及各觀禮來賓簽字。

李延年帶領全體觀禮官員,鼓掌慶祝勝利,並由李延年發表勝利後的演說。略雲:“本日為日本八年前日軍攻陷濟南之日,今日舉行受降典禮,其意義至為重大。今日之勝利,實由抗戰將士之奮鬥及盟邦之協力始獲得最後之勝利,今後復原工作以及建國大業均待推進。仍希望與會各同志,本諸抗戰之精神繼續努力,期使我中華民國形成一個最理想之現代國家。”

8.15,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山東戰區接受日軍受降記

山東戰區受降儀式結束後中方代表在禮堂外合影

在當日日本向山東人民投降當天,李延年曾揮手題就了“我武維揚”匾額,而這塊匾如今就存放在一樓大廳裡。如今“我武維揚”匾額就在受降遺址旁邊的房間裡,經現場測量,該匾長2.75 米,寬1.11 米,重約150 公斤。“我武維揚”四個金色的大字遒勁有力,另外上面還寫有 “民國卅四年十二月廿七日受降紀念” 字樣,落款為 “李延年題” 。

8.15,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山東戰區接受日軍受降記

1945年12月李延年題“我武維揚”

然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山東地區在抗戰時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稍作抵抗就倉惶南逃。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人毅然舉起抗日的大旗,在全省各地舉行了抗日武裝起義,建立了抗日武裝,開展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國民黨政府在抗戰中實行片面抗戰路線,在中共領導的山東抗日武裝力量不斷壯大的時候,國民黨在山東的力量日益衰落。1943年7月,留在敵後的國民黨山東省政府和魯蘇戰區的部隊因不堪日軍的“掃蕩”和打擊而從山東撤到安徽阜陽地區。在一直堅持山東敵後抗戰的共產黨的領導下,山東軍民共同對敵作戰,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付出了重大的犧牲,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但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卻被蔣介石剝奪了受降的權力,並蓄意消滅,不能不說是一個歷史的諷刺。

不過,李延年萬萬不會想到,1948年9月,剛剛接收不到三年的濟南,就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火炮聲中宣告勝利解放!

8.15,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山東戰區接受日軍受降記

8.15,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山東戰區接受日軍受降記

附:第十一戰區山東省受降概略

8月15日,日本政府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訂投降書,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同日,國民黨山東省政府委任張金銘為濟南市市長。

同日,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兼全省保安司令何思源任命翟毓蔚為濟南警備司令,命其將所部集合於濟南附近並派員向濟南日軍接洽。

8月22日,國民黨濟南市市長張金銘接管偽濟南市政府。

8月24日,何思源率張景月部徐振中團2000餘人,自益都等地乘火車進至章丘地區,與濟南日偽當局洽商接收事宜。

9月1日,在日軍護送下,何思源率徐振中部進入濟南,行至濟南城郊受到日軍部隊長迎接。日軍調整濟南城防部署,與徐振中團“合作”擔負城防任務。此後,大批偽軍被收編為“國軍”,偽和平救國軍第三方面軍總司令吳化文被國民黨政府任命為濟南綏靖區司令。

9月4日,新華社記者報道,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何思源是日上午看望濟南“日本陸軍醫院”內的日軍傷病員和從鐵路沿線撤回的“日僑民”,分別贈金100萬元表示“慰問”,並接見“中日記者團”,對日偽當局維持本地“治安”表示“欣慰”,稱讚是“日本軍隊與各方當局努力之結果”。

9月10日,國民黨山東省政府建設廳將偽華北農場濟南支場、偽華北棉產改進會合並,改組為山東省農業改進所,負責農業試驗研究及推廣等。

9月16日上午,國民黨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部前進指揮所主任楊業孔一行26人,乘飛機至濟南,設指揮所於省立圖書館,辦理受降事宜。下午,日軍第四十三軍司令官細川中康中將率高級幕僚14人赴指揮所晉謁,準備聽命繳械。何思源對自己進入濟南時日軍所給予的“協助保護”以及日軍近期對山東“治安”的“負責維持”,再次向細川中康表示“感佩”。

9月18日,濟南地區日本空軍飛機37架及一切航空器材,是日起由國民黨空軍陸續接收。

9月19日,楊業孔、何思源在濟南市郊檢閱自各地集中而來的國民黨遊擊部隊2萬餘人。

9月22日,國民黨山東省政府正式接收偽山東省機關,開始在濟南辦公。

9月27日,何思源發佈特字第一號訓令,任命省政府委員臧元駿兼任濟南市城防司令,指揮駐紮於市內的軍警及省屬部隊,“鞏固城防”。同日,國民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令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大將,速飭濟南日軍細川中康所部在國民政府軍隊未到達之前,“確保濟南治安”。

9月29日,國民黨山東省會警察局發佈禁毒佈告,限令所有土膏店於3日內一律停業,所有煙具、煙土、煙膏及其他代用品,一併送繳警察局。10月4日,濟南市內公開的123家土膏店全部封閉,停止營業。

10月4日,國民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以濟南機場為國民政府軍隊“空運基地”,令岡村寧次責成濟南地區日軍擔任濟南機場警戒並保障其安全。

10月5日,何應欽由北平飛抵濟南視察,進入市區時受到市民列隊歡迎。當日離濟飛寧。

10月10日,下午,國民黨青島濟南戰區受降官、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李延年,率部由泰安乘火車抵達濟南,何思源率國民黨省、市黨政機關長官、濟南日軍司令官細川中康率高級幕僚至車站迎接。隨即分乘30餘輛汽車入城,沿途受到被組織起來的數十萬市民的夾道歡迎。同日,李延年為維持地方秩序,頒佈遵守事項七條。

10月11日,由徐州北上的國民黨騎二軍、第十二軍及由偽軍改編的第四路軍吳化文部的先頭部隊進駐濟南。

同日濟南日軍司令官細川中康中將偕第四十七師團長渡邊洋中將等高級幕僚14人拜會李延年,表示絕對服從命令。李延年對日軍在受降典禮舉行以前“負責維持地方治安,保護交通線及修築鐵路”,表示嘉許。

同日,山東省德日意僑民管理處成立,開始辦理濟南等地德、日、意僑民遣返事務。

10月14日,偽濟南市商會會長苗蘭亭等人組織“濟南市民慰勞國軍委員會”,決向市民攤派募款1億元,由商人和市民各分擔5000萬。因系攤派勒索,遭到廣大市民的反對。

22日,李延年發佈通告,稱為安定人心,令濟南市商會及各公會即行停止徵收該項勞軍募款。

10月23日,國民黨濟南市黨部奉命改組為籌備委員會,萬惠侯、於佐舟等7人任委員,著手開展黨員登記、建立區黨分部、訓練黨員、整理民眾團體等工作。翌年3月國民黨山東省黨部主任委員龐鏡塘到魯後,改組該籌委會,派夏蔬園任常務委員,主持籌委會工作。

10月29日,濟南現鈔缺乏,何應欽允准日軍將鄭州等地偽聯幣11.8億元運至濟南。

10月,國民黨濟南市政府接收濟南新民圖書社、山東教育用品社,設立正中書局濟南分局。

11月1日,國民政府交通部派員接收濟南電信局和濟南列車段、火車站,日籍局長水津、段長門脅勇、站長井上茂分別向交通部接收人員辦理移交手續。

同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濟南分社成立。

11月6日,何應欽再次飛抵濟南.

11月21日,國民政府外交部電令山東省政府代為接收德國、日本駐濟南領事館。

11月26日,濟南市農會召開成立大會,國民黨濟南市黨部籌委會派員參加。

11月29日,濟南市商會整理委員會成立,李書忱為主席委員。12月1日,接收偽商會及其附屬機關。

11月30日,濟南地區首批繳械的日軍,計日軍第四十三軍司令部直屬部隊一部350餘人、空軍地上部隊550餘人,開始沿膠濟鐵路東撤回國。

12月1日,國民黨山東省政府接收偽魯興銀行,成立山東省銀行。總行設濟南,省內各地設分支行,資本總額4000萬元。

同日,國民黨濟南當局組織“冬防”。翌年2月結束。“冬防”期間,由各坊抽人組成“義勇警察隊”。

12月3日,何應欽令岡村寧次轉飭濟南日軍連絡部:膠濟沿線日軍應確保原防及其沿線各據點,以待國民黨政府軍隊接防。

12月7日,國民黨濟南市政府奉令推銷同盟勝利公債500萬元,是日開會分配推銷數額。

12月12日,《華北新聞》報道,截至12月上旬,濟南市共有登記日僑47620人,德僑99人,意僑2人,朝僑1984人,臺灣籍人110名。同日,1702名朝鮮僑民被遣送回國。

12月17日,國民黨濟南市政府成立社會工作大隊,推行清查戶口、編組保甲、實施五戶連坐計劃。翌年4月底辦理完竣,109042戶居民被編組成624保、7860甲。

12月18日,國民黨濟南市政府成立小學教員登記甄審訓練委員會,對小學教員進行“甄審訓練”,使許多教師面臨失業危險。

12月20日,國民政府財政部山東區貨物稅局濟南市稅務臨時辦公處成立,開徵所得、利得、遺產、土地、契約、營業、印花等稅。該辦公處後改稱山東區直接稅局濟南分局。

12月22日,《華北新聞》報道,中央航空運輸公司京平線(南京-北平)濟南站辦事處業已成立,即日開始南北通航。

12月26日,國民黨濟南城防司令部撤銷。

12月29日,在院西大街商業銀行舊址成立濟南市區防守司令部,國民黨新編三十六師師長孫鳴玉兼任司令。

12月27日,濟南、青島、德州地區受降典禮在國民黨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部禮堂(省立圖書館藏書樓)舉行。受降主官、國民黨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山東挺進軍總司令李延年,日軍第四十三軍司令官細川中康中將分別在受降書和投降書上簽字。細川中康及日軍四十七師團長渡邊洋中將、參謀長寒川吉溢大佐等日軍高級軍官隨即當場解除佩刀。

12月29日,濟南郊區日軍2825人繳械完畢,計繳收步槍1434支,輕機槍53挺,重機槍27挺,擲彈筒30門,迫擊炮6門,步兵炮1門,裝甲車4輛。

同日凌晨1時許,國民黨濟南軍警出動逮捕漢奸。至晚,馬良、楊毓、朱經古、李汝樸、程等130餘人被抓捕。

根據《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命令【軍字第一號】》,濟南、青島、德州受降主官為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李延年中將,籤降儀式在濟南舉行。日軍投降部隊為四十三軍及所轄獨五旅、獨十二警備隊,獨十一旅及海軍陸戰隊(集中青島),四十三軍,四十七師、獨九、十一警備隊(集中濟南),由日本四十三軍司令官細川忠康中將代表籤降。

李延年,山東廣饒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曾先後擔任第九師師長、第二軍軍長、第十一軍團長、第三十八集團軍副總司令及總司令等職,1945年初,轉任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山東挺進軍總司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