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故事-從金融行業轉行爲麵包師是什麼樣的體驗

每個麵包人的背後都有一段故事,分享社員的故事,開店的經歷,他們和麵包一起走過的日子。

麵包研修社十四期十天班社員:肖作為

學員故事-從金融行業轉行為麵包師是什麼樣的體驗

提到創業,你們能聯想到都是一群名人榜上那些成功創業故事

有一種人生叫別人的人生,我們還是算了吧。

01 一段青蔥歲月的創業故事

我是一個典型的90後江南男生,大學專業主修金融,畢業後我應該和所有的同學一樣,在這所城市裡找到一家好公司,從事我的老本行,在職場上打拼我的未來,穩定 ,高薪 然後成家立業,這是我能遇見的最好的未來。

可是生活本來就不是按照你設想的發展的~

學員故事-從金融行業轉行為麵包師是什麼樣的體驗

02 創業故事

很幸運,在2014年我大學畢業不久在魔都就開始接觸到了還處於紅利期的烘焙業,並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了它。周圍很多人告訴我拿筆的手揉不了麵糰,學金融的人怎麼能去當面包師。

就這樣烘焙這個愛好就一直在別人的嗤之以鼻中 深深的埋在心裡面,也只是一個愛好而已。一位摩羯座的少年也從未想過自己能成為一個麵包師傅,也從不奢求愛好成為我以後發展的事業。

而我的另一個幸運~

就是遇見了我未來的合作伙伴,和我一樣 金融專業畢業的巨蟹座的少年。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一拍即合的,天空星空的策劃我們的未來的烘焙之路。

這份藏在心底的熱情,無論經歷著怎麼樣的不被看好和嗤之以鼻,但在適當的時期一定會以強而有力的姿態迸發出來,從此我們走上了烘焙這條路。

故事開頭都是比較狗血的,少不了一段矯情歲月,仔細想想,誰的青春不狗血呢?沒錯,我們就在一系列糾結中開始創業。

學員故事-從金融行業轉行為麵包師是什麼樣的體驗

03 開店歷程

糾結過在哪個地段找個位置開家麵包店,人氣和租金都相對可以接受的,裝修採用什麼樣的風格,添置什麼樣的軟裝

糾結過買什麼牌子的設備,買什麼價位的設備,暫時配置多少設備和配置多少人工,開多少工資比較合適

糾結過做什麼樣的產品,隨波逐流的還是特立獨行的,主打健康的還是主打口感的,高成本的還是低成本的

糾結過做什麼樣的活動來增加顧客的粘性消費,是否需要增加一些代金券還是月會員活動來回饋會員顧客

在開店之前,我們曾經商討過,未來想把店開成什麼樣,他說:不奢求大家都喜歡吃我們的麵包,但希望大家都能知道我們的麵包

從此一個叫輕奢麥品的麵包店出現了~。

學員故事-從金融行業轉行為麵包師是什麼樣的體驗

學員故事-從金融行業轉行為麵包師是什麼樣的體驗

04 兼顧學習和經營

或許就是因為這句話這個期望,我們努力經營門店的同時,每過一段時間外出學習提升自己。事在人為,產品也好、經營也好、模式也好都是基於人的基礎上,一位不做準備的人大概也是準備等著失敗的人,所以我把不斷的學習放在第一位。

門店所有產品都要經過嚴格把關的,小到發酵時間必須精確到秒,而好的產品也需要一個嚴格的人.

每天堅持自己培養各類天然酵母酵母,每天堅持現打麵糰現場發酵整形,每天始終堅持要經過三道醒發程序每天會親自去市場選購新鮮的生蔬心無雜念而專注於產品本身。

學員故事-從金融行業轉行為麵包師是什麼樣的體驗

學員故事-從金融行業轉行為麵包師是什麼樣的體驗

學員故事-從金融行業轉行為麵包師是什麼樣的體驗

學員故事-從金融行業轉行為麵包師是什麼樣的體驗

05 獨一無二的麵包店

守著這份初心和純碎,在這個江南的三線城市裡,開業一年半,日營業額 穩定上升,還被評為嘉興最好吃的麵包店,而我們第二家麵包店現在已經籌備完畢,下個月即將開業。

從開店到 現在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創業的故事總是充滿心酸和苦澀,然而我不願意去訴說那一份艱辛,歸根結底不過是付出選擇所帶來的成長。

講真的,在整個創業過程中,我很享受每天沉浸在麵包香當中,迷戀與酵母的日常發酵,當然還有與每位顧客的交流交心交易。這一切看似進展的非常不錯,生活工作都很有激情,大家也都羨慕你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關鍵還可以賺錢。問題來了...

或許很多烘焙創業小夥伴在看到這裡的時候,多少也會有些同感。創業不容易,容易不創業了。從最初的愛好再到後來的創業給我們帶來了從未有過的生活體驗以及顧客打交道的必修學問。沒錯,我們兩在烘焙創業這條道上,並未迎來春天,但學會了如何迎接春天。

我從不敢定義我開了一家和很成功的麵包店,但是確實那個最獨一無二的麵包店。也想和大家分享我這一年半關於麵包關於烘焙的一點感想。

學員故事-從金融行業轉行為麵包師是什麼樣的體驗

學員故事-從金融行業轉行為麵包師是什麼樣的體驗

06烘焙路上的的 三大事故

事故一:沒有精確的定位

在接觸烘焙市場後,發現早已不是之前單一傳統式門店,各類特色型烘焙店進入大家的視線。很新穎很別緻當然也很快就被模仿。剛開始,都挺火的,成為大家口中的網紅門店。但是一年兩年過後,其中有大多數會逐漸被遺忘甚至遺棄,怎麼了?是玩不下去了嗎?其實這個問題很難有標準答案的。但是今天我們想分享的是風格特色固然是優勢,但想要把優勢轉化為勝勢,不得不考慮清楚一個問題就是定位。並且這個定位必須參考所在城市的人口基數、消費數據、消費習慣、城市文化等因素。因為定位背後直接影響流 量和模式問題。

事故二:不要輕視模式

硅谷天使投資人史蒂文·霍夫曼說:在商業路上,模式的創新遠比技術的創新更重要。在烘焙的路上,每個經營者的理念不一樣,可以相互交流交心甚至交易。模式的衍生與存在一定都是有意義的,只是適用與否。身邊也有一些經營者大膽的嘗試一些股權盈利模式,隱性盈利模式,當然平時接觸較多的是平臺式、連鎖式、加盟式、品牌式等。確定了自己適用的模式後,配合門店的推廣活動、會員活動、節日活動來增加曝光率,同時也是養口碑的必要過程。另外必不可少的是與第三方平臺的合作或者申請自己品牌的線上平臺,輔助完成更高的坪效。在這個快速迭代的時代,模式必須要創新。

事故三:不能忘本

去年有一次去上海交流學的時候,接觸到一種複利式營銷策略,確實當時效果甚好。但是最後發現他們出現問題了,而問題竟然是產品。因此營銷和產品同等重要。只把營銷效果做的很大,往往大家的預期就會非常高,這個時候產品跟不上也不行;營銷和產品層次不匹配同樣會出現問題。作為一名烘焙者,本職工作永遠是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更多的烘焙食物。

學員故事-從金融行業轉行為麵包師是什麼樣的體驗

如果說創業過程中什麼最重要?

那一定是人。產品、模式都會被迭代,但是人如果對了那就對了。因為很難說我們製作的每個產品和經營的每個思路都是對的,但是人只要靠譜,這個事情就能靠譜。所以從事烘焙的愛好者們,歡迎一起交流探討。

學員故事-從金融行業轉行為麵包師是什麼樣的體驗

兩年前,曾經有很多人和我講 我幹不了麵包師傅,曾經有很多人告訴拿筆的手揉不了麵糰 ,曾經有很多人對於我的創業嗤之以鼻,但是今天我已經開了兩家店,那個曾今拿筆的手,可以揮灑自如的揉著麵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