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算得上經濟大省嗎?

武漢小斑馬的晚年生活


湖北當然是經濟大省,湖北更是中國少有的人均GDP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省,這點還是中西部唯一!要知道一個內陸的還有六千萬人口的大省要取得這樣的成績非常不容易!

湖北省不僅經濟體量龐大,而且經濟質量也非常不錯,技術含量高,效益高,競爭力強。中國的現代製造業,現代流通業,還有現代物流業,現代農業,湖北省都佔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先進製造業,第二產業,這是湖北最有特色和競爭力的產業,湖北的鋼鐵,汽車,光學,通信,水電,無論產業規模還是技術含量都是全球第一!還有湖北的石化,成套裝備,軌道交通,建材,建築業,造船,水電裝備,等產業都非常發達,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武漢是內陸唯一工業立省,而且不借助粗放的資源採掘行業而取得重大產業規模質量的省。這點,和廣東省和內蒙古相比,優勢尤為明顯。內蒙古除了資源產業,基本沒有拿得出手的產業。而廣東,除了輕工業消費工業,服裝,皮鞋皮具,玩具等,也是乏善可陳。

現代交通,湖北也有先天的優勢。武漢,十二省通衢!湖北是內陸少有的萬噸巨輪直達,高鐵鐵路海運民航完美匯聚的城市,武漢是世界少有的綜合交通樞紐。中國的內陸物流,高度依賴湖北。

現代流通業,湖北也是處於中國領先的位置!貨到漢口活。漢正街,中華第一街,中國商品批發流通看武漢的臉色。因為武漢交通方便,物流發達,腹地廣袤,內陸省份無不都以武漢作為他們的商品流通中心,就算沿海省份,也必須以武漢為平臺,推廣他們的商品。

現代農業,這個更不用說。湖北的自然條件,水熱條件,特別適合發展現代規模化農業。南北作物,都可以在湖北得以大規模種植。無論水稻,大豆,棉花,瓜果,林木,湖北的產量都非常高。

總的來說,湖北是一個全面發展的省份,而且發展均衡,行業門類齊全,相對沒有短板的省份。

湖北作為發達省份的基礎,無疑從古代就已經奠定,隨著洋務運動的興起,也使得在湖北建立起中國的第一批現代工業,培養了第一批的產業工人。


武大東湖


2017年中國大陸經濟總量為827122億人民幣,其中國內31個省級行政單位的GDP如下,湖北省2017年經濟總量為36522.95億元,在國內31個省級行政單位中位居第七,約佔全國的4.4%。

湖北省的經濟總量與廣東、江蘇、山東這些省份相比,差距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在中部六省中,湖北省的經濟總量僅次於河南,位居第二。而且2017年湖北省的人均GDP約6.18萬人民幣,位居中部六省第一,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所以筆者認為,湖北算得上是一個區域性經濟大省。

要說我國的經濟大省,非廣東、江蘇和山東三個省份莫屬。這三個省份都是我國的沿海經濟大省,經濟發達,而且它們的經濟總量已經多年位居國內前三甲。其中2017年廣東、江蘇和山東三個省份的GDP分別為89879億元、85900億元和72678億元。目前我國經濟總量在6~7萬億人民幣的省份仍然空白,而我國經濟總量第四大省份——浙江,其GDP在2017年也僅首次突破5萬億大關。所以廣東、江蘇和山東三個省份的經濟規模都大幅領先國內的其它省份。

以美元計算,廣東、江蘇、山東三個省份的經濟總量都超過1萬億美元,放眼全球,這三個省份的經濟實力都不弱,目前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GDP超過1萬億美元的國家只有16個,所以廣東、江蘇和山東三個省份是我國名副其實的經濟大省。

當然,以美元匯率計算,湖北省的經濟實力也不弱,2017年湖北省GDP摺合成美元為5409億美元,放眼全球,其經濟總量與世界第23大經濟體瑞典相當,由此可見,湖北省的經濟實力不俗。


錦繡中源


湖北算得上經濟大省嗎?

根據《2017年全國34個省級政區GDP排行榜》數據顯示,湖北排第第八名,中西部地區第三名,中部崛起戰略區人均經濟排名第一位。省內的武漢是全國十強城市,襄陽、宜昌均是中西部地區同類城市經濟十強,由此可見湖北省不僅算得上全國經濟大省,還是區域性發達省份。


延伸閱讀:湖北省相比同區域經濟怎樣?

該省所處的區域是中部崛起戰略區,也就是俗稱的中部地區。本地區共有六個省份,分別是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

在這個地區裡,雖然湖北省經濟總量排名第二位,但是人均GDP卻是中部地區NO.1。

除此之外,全省工業城市較多,如省會武漢、十堰、襄陽、隨州、孝感、宜昌工業化名城,還有荊門、黃石等資源型城市。


民間查訪專員


目前湖北經濟總量發展到歷史最高水平

湖北肯定算的上經濟大省,但不能算經濟強省,以目前湖北經濟總量與全國前三甲廣東、江蘇、山東還有差距。



湖北經濟目前排全國第七,已經是湖北歷年來最好成績。不僅如此,湖北經濟排名還有希望再進一步超越四川。

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經濟一直處於領跑地位,但湖北、湖南人均經濟處於領先。河南人口是湖北的兩倍,但經濟總量差距並不算大,未來都有很好的發展潛力。



湖北目前需要做的就是把經濟由“總量”轉變成“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從“經濟大省”走向“經濟強省”,縱觀廣東、江蘇包括浙江都是民營企業經濟強勁,特別是浙江發展民營經濟,雖然人口不如河南但經濟依然處於領先水平。



湖北的經濟結構模式與山東類似,以前湖北主要是以鋼鐵等工業企業經濟為主,最近幾年才大力發展高科技企業,目前看上去初見成效,武漢東湖高新區以及襄陽高新區建設碩果累累,無異於給全省作出表率。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去年全省“招商引資”資金總量超越全年GDP,特別是武漢招商引資資金更是達到2.58萬億,相信有這筆資金入駐,武漢乃至整個湖北都會邁上新臺階。



不僅如此,湖北還招來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成立總部或者區域總部,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小米公司、360公司以及摩拜、ofo等互聯網行業先驅者。

相信湖北在新經濟發展建設中獲取的優異成績,正在向“經濟強省”轉變,也祝願湖北未來能發展更好。

感謝大家閱讀我的文章,喜歡可以點贊、關注


武漢小斑馬的晚年生活


在我國大陸地區,只有廣東、江蘇、山東、浙江這4個省份才稱得上是真正的經濟大省。這沿海四省不在經濟規模巨大,而且發展水平已經領先全國了,將是最先步入小康社會的省份。

在大陸31個省市區中,湖北也算是排名較前的。比如在2016年,其GDP排在全國第7位,佔全國比重4.2%。但湖北經濟總量相當於廣東的41%、江蘇的43%、山東的50%、浙江的71%,和粵蘇魯浙哪一個省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

不單單在經濟規模上,在經濟發展水平上,湖北和經濟大省還有很大的差距。以2015年數據為例,該年全國人均GDP4.9萬元,湖北省是5.2萬元。湖北的經濟發展水平已經錯過了平均水準,但在31省市區中只能算中等。2015年,四個經濟大省人均GDP和湖北相比的情況是:廣東高35%、江蘇高71%、山東高34%、浙江高46%,都是明顯高於湖北。

經濟強則產業強,產業強則企業旺。所以,經濟發展較好的省份其知名企業也多。我們以500強企業來說。2017年,除了央企總部雲集的北京市,廣東、江蘇、山東和浙江是入圍企業最多的4個省份,分別有52家、46家、46家和43家,合計187家,佔全國比重37.4%,比四省GDP咋全國比重還高。同年,湖北有11家企業進入中國500強企業榜單,排在全國第12位,低於其GDP排名。

因此,通過和粵蘇魯浙等幾個經濟大省的對比,我們可以肯定的說,湖北省還不算是我國的經濟大省,只能算是中等偏強的省份。


紅谷新視界


是湖北人,湖北當然不能算是經濟大省。按公開發布數據。


湖北省在絕對經濟總量方面排名內陸第七,3.65萬億,佔全國經濟總量的4.4%,絕對值並不高。再看下,前後幾名的差距不大,比四川略少,比湖南河北差距也很小,這幾個省份基本佔比也接近4%~4.5%左右。並沒有拉開差距,如果湖北也算大省,那這幾家也應該列入了。這樣全國所謂經濟大省就有10個了,再加上經濟強勁的第11位上海和第十二位北京。總計12個經濟大省市,佔全國省市自治區的38%以上,絕對人口甚至超過全國的55%以上。湖北不能稱得上大。如果湖北算大,前面的江浙廣山怎麼形容,經濟巨大省還是經濟超級大省。

另外,湖北總人口5885萬,佔全國總人口4.2%。人口占比和經濟佔比基本持續平,經濟發展基本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沒有體現經濟發展的大優勢。


目前湖北經濟發展不均衡,談不上大,更談不上強省,武漢佔湖北經濟總量的37%。
除了武漢外,其他地市州感覺都要差很多,未來湖北的發展後勁在非武漢區域,重點在荊州宜昌板塊和襄陽十堰板塊能夠快速突破形成西部支撐。如果兩個板塊能提升經濟權重,按目前經濟總量假定可以突破4萬億,並且拉開四川湖南差距的話,才能成為經濟大省的。


醫療建築營造學社


全國總共才二十幾個省,排在前三位的應該是經濟大省,關鍵是與第一的廣東相差甚遠,再說了湖北主要是武漢強,下面的沒什麼影響力,因此湖北不算是什麼經濟大省,應該是較強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