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的「鐵拳」威力有多強?爲何蘇軍的坦克對其十分忌憚?

SH_副村_妖精-刺刺


鐵拳反坦克火箭筒是二戰期間德軍研發製造的無後座力反裝甲武器,這是一種小型的廉價的預裝填單兵武器。主要用來對付裝甲目標。

二戰開始後,德軍發現現有的反裝甲武器已經無法對付蘇軍的裝甲部隊。隨後當時的德國陸軍提出研發新型步兵反坦克武器的要求。根據德軍的要求,當時的雨果暨阿佛烈‧施奈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HASAG)開始著手研發一款用於發射破甲彈的無後座力炮型武器。

最早開發出FP42式破甲彈,不過有效射程只有20-30米,可破甲30毫米。屬於一次性武器,射完就可扔掉身管。不過在一線試用時,因為不好瞄準,同時發射時還容易燒手,結果被一線士兵拒絕使用。實際上對FP-42的改進工作,在其送到一線試用前就已經開始,新型號叫30式,它也是鐵拳的原型。在對30式的缺點進行改進後,最終我們所知道的鐵拳就算定型了。這種1942年開始的反坦克武器全重不到10公斤,口徑為88毫米,配有簡易鋼身管,長約一米,其破甲威力比較強悍,30度傾斜裝甲能打穿200毫米,基本上當時盟軍的主力坦克正面全都扛不住一發鐵拳的摧殘,不過這種武器射程還是太近,只有30米。這要求使用的士兵必須抵近射擊,很危險。到二戰末期,60型鐵拳也出現了,射程也提高到60米。後期還有100型、150型陸續出現,但是此時戰爭已經到了末期。像150型只在戰爭結束前兩個月才開始量產,更新的250型則只是只存在圖紙上。

盟軍士兵對德軍的鐵拳評價很高,有時寧可用繳獲的鐵拳也不用本國的巴祖卡火箭筒。蘇軍更是把鐵拳當成自己的制式武器使用。

對於蘇軍來說,像T-34-85這種大量生產的主戰型坦克,其前裝甲也只有40毫米左右,根本擋不住鐵拳的攻擊。像KV-2這種重型坦克前裝甲也不過才110毫米,對於鐵拳來說想打穿也不是難事。美軍的謝爾曼坦克主裝甲63毫米,丘吉爾坦克主裝甲103毫米,這些坦克的裝甲厚度理論上都擋不住鐵拳的打擊,如果從側面打擊那更是一打一個穿。

整個戰爭中鐵拳系列產量超過千萬發,擊毀盟軍坦克戰車無數,讓盟軍的裝甲部隊在無步兵的支援下,也不敢大搖大擺的前進,只要遇到隱蔽物就很小心。鐵拳系列讓德軍步兵在面對盟軍裝甲部隊時擁有了有效的反擊手段。但是雖然擁有這麼強悍的反坦克武器,可最終納粹德國還是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