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哪個省小麥的產量最多?

痴騎朽翁


中國小麥,看黃淮海!——

河南、山東、河北、安徽和江蘇這5個省份,小麥產量佔全國小麥總產量的75%!

面積最大、產量最高屬於“河南省”——河南省種植面積佔全國的20%,產量佔全國的25%!

但是,在現在越來越要求“吃好”,河南小麥的“高產與優質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凸現出來:

第一,河南省的小麥同安徽、江蘇等省份一樣,深受“赤黴病”的危害!——赤黴病由鐮刀菌屬真菌引起,在給小麥的產量造成損失的同時,還產生以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即嘔吐毒素DON)為主的真菌毒素,對人畜都有較大的危害,食用病麥會引起眩暈、發燒、噁心、腹瀉等急性中毒症狀,嚴重時會引起出血,影響免疫力和生育力等,直接對人畜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威脅!——因此,小麥中病麥率含量達到4%以上時即不能食用,同時說明小麥已失去商品價值,需另作處理。

第二,小麥穗發芽的問題。

第三,小麥“凍害”問題。

第四,胡亂發展“強筋麵包小麥”的困局。見截圖4某專家的課件截圖。

第五,麵粉加工廠都是採取基本採取“小麥不同品種配粉+增白劑+防腐劑”,讓越來越多講究起來的消費者,逐漸喜歡上“中筋的饅頭、麵條粉小麥品種”。

綜上所述,什麼小麥讓你“更好吃”又“更優質”呢?

1,【黃河以北的小麥產區】——河南安陽、濮陽以北地區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山西等區域,相對“赤黴病”發病害輕,天然無害。

2,【適合做麵條、饅頭用的小麥品種】——中國人吃麵包的畢竟是“奇葩的是少數”,大多數中國人面食還是“吃饅頭和麵條”。

3,【品種一定綜合抗性好】——要抗倒、抗凍、抗病等綜合抗性強,天然優質的保障。

4,有條件的,選擇合適區域生產的、合適的品種,在城市附近找一些“小磨”或者“小石磨”少量多次加工使用,能讓你吃出童年的味道來!

低速研磨、低溫加工,磨溫低,不會破壞小麥中的營養物質,因此石磨麵粉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小麥中的蛋白質、麵筋質、胡蘿蔔素、碳水化合物、鈣、原汁原味:不會使澱粉因高溫熟化糊化,蛋白質麵筋面性沒有改變,維生素微量元素不被破壞,營養成分仍然存在。



十星科技


鍾情三農這麼說吧,關於哪一個省小麥產量最高這個話題,河南省要是說第二,估計沒人敢稱第一!

稍微瞭解一些河南省小麥產業發展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河南小麥就是那麼有自信,誰讓我們河南是我們國家名副其實的糧倉呢,在糧食總產量上僅次於黑龍江位列第二,但是在小麥總產量方面,河南省遙遙領先於其他省份。

天時地利人和,河南成中國小麥第一大省。


在地理位置上,河南橫跨我國南北,東部多平原,西部多山地,這樣的地形為河南的小麥種植提供了最基本的條件。

我們再來看看氣候因素,我國最主要的一條氣候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剛好橫穿河南,河南全境有著種植小麥最適宜的氣候條件,不管是溫度,降水還是其他因素,都非常適合小麥的種植。

同時,河南省主要小麥產區都位於黃淮海平原至少,這些地區的土地肥力雖然不及東北的黑土,但也算是不差,再加上平原地區適合機械化耕種和管理,河南的小麥平均畝產量也位居全國前列。而且優質麥的產量也不小,黃河以北的滑縣,延津縣,淮河流域的淮濱縣,都是我國知名的優質麥生產基地。

在以上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小麥一直以來都是河南的一張名片,也是河南這個全國糧食大省最主要的糧食。

產小麥更產食品,河南成國人的廚房。


在以前,河南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一個糧食大省,僅僅是生產出大量的糧食而已,整體來說還是比較貧窮落後,但是這些年,河南的整體面貌有了極大的改善,我們不再是單純的糧倉,我們也逐漸成為了國人的廚房。

如果大家再去超市購買食品,特別是速凍食品的時候,可以留意下,河南的速凍食品品牌幾乎佔據了國內各大商超的冷庫,不管是速凍水餃還是湯圓,亦或是其他品種,來自河南的品牌佔據了主要的市場。

而在火腿腸,冷鮮肉和方便麵領域,河南的品牌也有不俗的表現。

筆者也注意到,網絡上充斥著許多對於河南人有頗多的不實言論,有的過於美化,更多的則是醜化,作為一名河南人我深感痛心。

河南為國人提供了足夠量的糧食,為國人準備了豐富的食物,也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它不應該被人扭曲醜化,希望大家彼此多一些寬容和理解,讓整個社會更美好。


鍾情三農


直接回答你,是河南,咱們用權威數據來說話。

2017年7月,國家糧食局發佈消息稱,根據對全國25個夏糧生產省(區、市)的調查,2017年全國夏糧播種面積、單位面積產量、總產量如下:

一、全國夏糧播種面積27410千公頃(41115萬畝),比2016年減少223千公頃(334萬畝),減少0.8%。其中谷物播種面積23728千公頃(35592萬畝),比2016年減少281千公頃(421萬畝),減少1.2%;穀物中小麥播種面積23149千公頃(34723萬畝),比上年減少236千公頃(354萬畝),減少1.0%。

其中河南省2017年夏糧播種5491千公頃,總產量達3554萬噸,平均每公頃產量為6472公斤。

播種面積,總產量和平均產量均為全國第一位,所以說河南是我國小麥第一大省一點都不為過。

河南省是全國最適宜種植小麥的地區,也是全國小麥第一大省,全年小麥產量佔全國1/4強。

“只要達到標準,有多少我要多少。”在今年3月2日,鄭州召開的全省優質專用小麥產銷對接推進會上,來自省內的糧食購銷企業、糧食加工企業對優質小麥青睞有加,8個試點縣230萬畝優質小麥被搶購一空。

近年來,河南省發展優質專用小麥,不僅要“種得好”“賣得出”,更要賣出一個好價錢,通過產銷一體化發展,實現提質增效、農民增收。

河南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四優四化”為抓手。其中,優質小麥生產採取試點先行、以點帶面、穩步推進的方式,積極推進產業發展。2016年,河南省選擇滑縣、內黃、浚縣、延津、濮陽、永城6個縣(市)發展強筋小麥,連片成方種植面積165萬畝。在豫南選擇了淮濱、息縣發展優質弱筋小麥,連片成方種植65萬畝。8個試點縣共建立示範基地230萬畝,帶動全省優質專用小麥發展到600萬畝。

所以說,河南省是我國當之無愧的小麥第一大省。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

10.18


糧油市場報


河南、山東、河北、江蘇、安徽等省是我國的小麥生產大省,每年小麥面積和產量都佔到全國冬小小麥產量的70%以上,因此這幾個省最具有代表性。筆者查閱了國家統計局相關資料,其種植面積分布如下。

表1 2010-2015年全國冬小麥種植面積及總產量

全國冬小麥種植面積及產量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冬小麥小麥播種面積(千公頃)

24141.37

24069.42

24117.26

24268.26

24270.38

24256.53

冬小麥產量(萬噸)

12008

11585.3

11437.13

11095.7

10886.3

10797.3

河南省是農業大省,其小麥播種面積常年穩定在500萬公頃以上(表2),總面積在小麥主產省中排名第一,總產也是第一。

表2 河南省近幾年冬小麥播種面積及產量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冬小麥小麥播種面積(千公頃)

5406.7

5366.7

5340

5323.33

5280

冬小麥產量(萬噸)

3329

3226.4

3177.35

3123

3082.22

相比而言,山東省內陸多丘陵,其小麥播種面積常年穩定在400萬公頃左右(表3),總面積在小麥主產省中排名第二,總產也是第二。

表3山東省近幾年冬小麥播種面積及產量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冬小麥小麥播種面積(千公頃)

3740.2

3673.3

3625.87

3593.51

24256.53

冬小麥產量(萬噸)

2263.8

2218.8

2179.5

2103.91

2058.57

河北省與江蘇省播種面積相差不多,不過最近幾年隨著地下水超採區退出高耗水作物,小麥種植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其小麥播種面積常年在250萬公頃左右(表4、5)。

表4 河北省近幾年冬小麥播種面積及產量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冬小麥小麥播種面積(千公頃)

2336.7

2368.3

2404.38

2392.42

2415.85

冬小麥產量(萬噸)

1427

1385.1

1336.67

1274.21

1228.78

表5江蘇省近幾年冬小麥播種面積及產量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冬小麥小麥播種面積(千公頃)

2434.5

2432.9

2415.51

2383

2365.67

冬小麥產量(萬噸)

1393.6

1332

1294

1215.7

1206.67

安徽省小麥播種面積常年在200萬公頃左右,排名也比較靠前(表6)

表6安徽省近幾年冬小麥播種面積及產量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冬小麥小麥播種面積(千公頃)

2159.9

2146.9

2132.56

2112.41

2093.07

冬小麥產量(萬噸)

1160.4

1101.3

1048.76

1023.15

1008.1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南繁北育2017


小麥起源於西亞,公元前2000年左右開始在我國有所種植,目前已經成為我國四大主糧之一。另外,雖然在產量上不及稻穀和玉米,但由於其在存儲保管等方面的優勢,目前是我國最重要的戰略物資之一。

目前我國小麥分冬小麥和春小麥兩大類,其中冬小麥主要種植區在華北黃淮地區,此地區也是我國最重要的小麥生產基地,佔全年小麥產量的90%以上;另春小麥區主要集中在西北和東北地區,產量較小。

分省來看,河南是小麥的第一產量大省,約佔全國小麥產量的30%左右,其次為山東省,約佔17%,河北省約佔13%,另外新疆近年來春小麥產量也出現較大幅度增長。

因此,我們看到我國小麥託市收購主要區域即集中在這些省份(其中新疆小麥實施臨時收儲政策)。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產量統計報告顯示,2016年河南省小麥產量為3466萬噸,山東為2344萬噸,河北1433萬噸,前五名均集中在華北黃淮地區。

另外,第六至第十名的則以西部地區為主,其中新疆小麥產量達到723萬噸,陝西為445萬噸。

而產量的差異,也直接影響到麵粉的產量,據來自行業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我國麵粉產量為7360.8萬噸,產量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別是河南省、山東省和安徽省。其中,河南省2017上半年麵粉產量為2754.8萬噸,是全國麵粉生產第一大省。

據稱,每10個餃子裡有4個是河南“思念”的,每10個湯圓中有6個是河南“三全”的,每10根火腿腸就有5根出自河南“雙匯”……


每日糧油


小麥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區。

冬麥區的產量普通老百姓真的說不清楚,具體數字只能是官方才知道的,我們也只能大概猜一下。

小麥主產區主要在淮河以北,具體包括河南、山東全境,安徽和江蘇北部,河北,山西,陝西,甘肅等地。

若以省為單位,估計首屬河南。

河南自古以來就是全國小麥重要的主產區,自古以來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入主中原,進可功四面八方,退可進西北或北方大漠,還有最重要的糧草給養。

河北大部也都以小麥為主,產量應該也不會少了。

另外,陝甘寧以及山西的小麥播種面積也不小。

山東也是不可忽視的,特別是魯西,到冬天時候也是大片的麥田。

在新疆和內蒙古,也有少量的小麥。

品質來說,可能新疆的會好一些,因為中原地帶農曆九月份播種,來年的四月底五月初就收穫了。而新疆的播種期會稍微早一點,但是部分地區的收穫卻要到農曆的六月底,生長時間會長一些。

單產來說還是以河南及周邊地區包括皖北、魯西等地為最,普通的都在四-五百多公斤,且品質也很好,是中國最主要的小麥輸出地。

所以說呢,有些人忘本,吃著我們的糧還罵著咱們共同的娘,拍拍良心吧!


亂眼看世界


國內小麥產量最多的是河南省。

中國各省區之最如下:

經濟總量最大的省:廣東(經濟第一)

海岸線最長的省:廣東(地形)

海岸線最曲折的省:福建(地形)

海拔最高的省:西藏(地形)

面積最大的省:新疆(面積第一)

人口最多的省:河南(人口大省)

人均收入最高的省:上海(富裕地區)

兩院院士最多的省:江蘇(文化大省)

男子平均身高最高的省:北京

人口密度最大的省:河南

煤儲量最多的省:河北

人均煤炭儲量最多的省:山西

少數民族最多的省:雲南

少數民族人口數最多的省:廣西

降水量最多的省:臺灣

耕地面積最多的省:新疆

小麥產量最高的省:河南

水稻產量最高的省:湖南

城市化最高的省:遼寧(發達地區)

天青石礦藏量最多的省:青海

鉀鎂鹽儲量最多的省:青海

產犛牛最多的省:青海

開國皇帝最多的省:江蘇(人才輩出)

湖泊最多的省:湖北

溼地面積最大的省:黑龍江

油頁岩儲量最多的省:吉林

產金最多的省:山東

出土青銅器最多的省:陝西


奇趣鄉村


華北平原是中國小麥最大的產區。其中河南小麥產量多年都是中國第一。


六朝粉黛失顏色


我個人認為,在上世紀的八十九十年代,河南是中國的糧倉,溫縣是河南的基地,溫縣小麥源於夏,商,周,東漢光武把河沁,溫,視為龍興之地大糧倉,從這一點就能看出焦作溫縣小麥的優質產量。


文心雨142792099


我是河南人。河南產糧多能咋地,就說俺村人窮,就是種地種窮類設不了幾畝地大多數人不出去打工,村上光棍排成隊還守著地中球用!一個月工資能頂好幾畝地,弄不好種地還賠錢類有認同的舉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