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節:好山好水好風光,有詩有橙有遠方

奉節,古稱夔州,今譽詩城;坐擁夔門,扼守三峽。可謂自然秀美、人文厚重!

奉節:好山好水好風光,有詩有橙有遠方

攝影by餘宗凰

這些年來,奉節縣突出全域旅遊統領,全力呵護和用好“生態、人文”兩個“寶貝”,將自然風光、歷史文化、生態環境、鄉村民俗等串聯起來,讓全域資源成為全域景觀,唱響“三峽之巔 詩·橙奉節”核心品牌,傾力打造“長江三峽第一旅遊目的地”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呵護用好“生態、人文”兩個寶貝

奉節:好山好水好風光,有詩有橙有遠方

攝影by李永鑫

“三峽之首,高山仰止,萬物生巳,秋興賦八,厚重人文,神州為夔。”這首詮釋“夔”字的詩句,寓意著奉節推動核心景區轉型升級、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呈現出新氣象。

“萬里長江,最美三峽,延綿七百里,奉節白帝城是起點,瞿塘峽的景色最為壯觀奇特。”奉節縣相關負責人介紹,奉節是長江上旅遊文化資源最富集、品質最高、影響最大的區域,李白、杜甫、劉禹錫等在此留下萬餘首傳世詩篇,“中華詩城”花落奉節可謂實至名歸。

奉節:好山好水好風光,有詩有橙有遠方

圖源 | 奉節旅遊

同時,奉節還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天坑——小寨天坑、世界上最長的地縫——天井峽地縫、世界上最長的地下暗河——龍橋河。歷史文化名城白帝城、中華名果奉節臍橙以及10元人民幣背景的山水之門——夔門更是享譽中外。

“好山好水好風光,有詩有橙有遠方。” 奉節地處長江三峽要衝,巴楚文化交匯。三峽地域特色和風俗民情相融,奉節形成了以詩詞文化為特質,多種文化並存的自然人文資源。奉節縣相關負責人稱,“以夔門形勝天下,以詩城名動文壇,‘生態與人文’是奉節的兩個寶貝。”

奉節:好山好水好風光,有詩有橙有遠方

圖源 | 奉節旅遊

瀰漫著詩的浪漫,散發著橙的清香。悠久的歷史文化和令人心醉的生態環境是奉節發展的兩大“寶貝”,奉節正大力實施“文化旅遊開發”行動方案,唱響“三峽之巔 詩·橙奉節”核心品牌,傾力打造“長江三峽第一旅遊目的地”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突出融合發展 構建全域旅遊新格局

2016年11月,奉節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錄,開啟了“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的大轉變。

奉節:好山好水好風光,有詩有橙有遠方

圖源 | 奉節旅遊

“突出融合發展,讓全域資源成為全域景觀。”奉節縣主要負責人稱,堅持全域旅遊統領,把奉節放到全國、全市和周邊區域大格局中去定位,科學佈局40平方公里縣城旅遊集散中心,白帝城·瞿塘峽、天坑·地縫兩大核心景區,大白帝城、九天龍鳳、官帽山三大旅遊示範區,鄉村旅遊示範點全面開花,形成“一心兩核三片多點”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融合發展,奉節縣將《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任務》113項,明確30位市管領導牽頭落實,更大限度實現統一規劃、融合發展。

奉節:好山好水好風光,有詩有橙有遠方

圖源 | 奉節旅遊

據瞭解,奉節縣堅持文旅融合,持續舉辦“中國·白帝城”國際詩歌節;堅持農旅融合,打造“三峽原鄉”鄉村旅遊品牌;堅持商旅融合,建成濱江國際旅遊特色休閒街區和購物街區;堅持體旅融合,持續舉辦全國自行車聯賽等精品賽事,打造極限運動之都;堅持城旅融合,推進城景一體化發展;堅持交旅融合,加快鄭萬高鐵、奉建高速、通用機場建設,構建“鐵公水空”立體交通格局,實現景城互通、景景互通。

奉節:好山好水好風光,有詩有橙有遠方

圖源 | 奉節旅遊

“堅持一切產業圍繞旅遊來佈局,一切項目圍繞旅遊來謀劃。”今年2月,奉節正式掛牌成立夔州旅遊文化新區,集中行使規劃、執行、協調、監督、考核等相關職能,突出全域旅遊統領,拓展文旅承載空間,整合旅遊發展資源,形成旅遊發展合力,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夔州旅遊文化新區負責人稱,“這樣既打破了部門、企業、鄉鎮之間的界限,又整合了政府和社會各方資源。”

奉節:好山好水好風光,有詩有橙有遠方

圖源 | 奉節旅遊 攝影by何彬

聚焦核心項目 實現“水陸空”立體遊

4月14日,《歸來三峽》演出浮臺從涪陵運抵奉節。次日,2018·決勝《歸來三峽》啟動儀式在奉節縣舉行。

《歸來三峽》是奉節縣與國際著名導演張藝謀團隊合作打造的大型山水實景演藝。該項目以詩為主題,以山水為載體,以科技為手段,正是奉節探索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的具體體現。

奉節:好山好水好風光,有詩有橙有遠方

圖源 | 奉節生活網

“大項目支撐大產品,放大旅遊資源優勢。”奉節縣旅遊局負責人介紹,除了《歸來三峽》,奉節縣正全力推進復建夔州古城、杜甫草堂,建設“三峽之巔”觀景平臺、中華第一詩詞碑林、灩澦風情小鎮等重點項目;建設“三峽之巔”旅遊經濟區,展現長江沿線風景線,推進環草堂湖開發,建設杜公祠、長江三峽柑橘博覽園、三峽之巔觀景平臺、赤甲山索道、白帝城·瞿塘峽景區5A級創建等項目,改變傳統三峽觀景模式,實現“水陸空”立體三峽遊。

奉節:好山好水好風光,有詩有橙有遠方

《歸來三峽》涉及效果圖 圖源 | 中國奉節網

“2018年是奉節旅遊項目建設發力之年。”重慶赤甲旅遊文化創意開發集團公司負責人稱,在2020年前,奉節縣將投資超百億元打造56個重點項目。2017年赤甲集團實施旅遊項目35個,總投資22.31億元。今年擬實施旅遊項目50個,總投資逾20億元,持續唱響“三峽之巔”、聚焦“歸來三峽”、突出“5A創建”、完善“興隆康養”、助力“平安脫貧”。

奉節:好山好水好風光,有詩有橙有遠方

《歸來三峽》涉及效果圖 圖源 | 中國奉節網

唱響核心品牌 打造全域旅遊經濟區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詩人李白一首《早發白帝城》流傳千百年,將白帝城推向了世界。

大品牌引領大營銷。今天,奉節更需要唱響“三峽之巔 詩·橙奉節”核心品牌,把“好山好水好風光,有詩有橙有遠方”的城市形象推介出去。

奉節:好山好水好風光,有詩有橙有遠方

圖源 | 奉節旅遊

“以精準的品牌和市場定位進行宣傳營銷,使奉節豐富的旅遊資源儘早變現。”夔州旅遊文化新區負責人介紹,一是深入挖掘“三峽之巔”五個維度,展現詩歌特質、臍橙特色,將“詩·橙奉節”打造成國際旅遊目的地。二是依託優秀生態資源、“大山大江”獨特攝影資源、萬首夔州詩詞、“夔府宴”“李白酒”、 大白帝城遺址軍事文化考古基地、雲霧鄉興隆洞古人類遺址文化科考基地和天井峽地縫徒步探險基地等,著力打造生態康養、行攝旅遊、詩歌朝聖、美食體驗、科考研學五張名片。三是持續舉辦“中國·白帝城”國際詩歌節、“三峽之巔 詩·橙奉節”旅遊歌曲大賽、“才子佳人”詩詞挑戰賽、“天坑地縫”音樂季等品牌節會活動,進一步擴大旅遊品牌影響力。“以‘綠色’為路徑,以‘生態’為目標,以‘強縣’為支撐,豐富目的旅遊內涵,打造‘奉節名片’。”該負責人說。

奉節:好山好水好風光,有詩有橙有遠方

攝影by盧進

唱響核心品牌打造全域旅遊經濟區。今年一季度,奉節全縣共接待遊客253.64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8.36億元,其中景區購票遊客33.99萬人次,景區門票收入0.08億元,增速均達到33%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