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家長會發言稿

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家長會發言稿

家長會

尊敬的各位級長:

大家上午好!

今天,各位家長能夠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時間來學校參加家長會,這是對學校的信任和肯定,更是對我校的大力支持。我代表學校高一年級全體教師向大家表示熱烈的歡迎!

藉此機會,我想就學校的現狀、年級的管理、近期的工作和我們面臨的共同任務與大家進行交流。

一、優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文化傳統

XX高級中學位於深圳地理中心的大XX片區,坐落於全國知名的文明社區--- XX社區,毗鄰蜚聲海內外的XX油畫村,近距離通達地鐵三號線XX站、XXX站。

XX高級中學成立於95年,有23年辦學歷史;發展過程充分浸潤了特區教育創新、優質細胞:學校07年即成為廣東省首批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08年成為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全市34所有指標生錄取資格的優質普高之一。XX高中以"積極、精緻、合作"文化為引領,實施寄宿制辦學。

二、科學的課程體系,先進的教學方法

XX高中以課程建設為核心,構建了七大項目合作的綜合多元課程體系;23年來,XX高中語文寫作、歷史、體藝、科技等教育水平全市居前;實驗班,特長班教學成效顯著。

一直以來,XX高中探索出了一套基於"學生真的會學嗎"命題下的教學法——"361"教學法,杜絕教輔資料濫用,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使課堂45分鐘更加有效;同時,"數字"教學模式,實現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培養時代要求的人才。

三、優質的教師隊伍,卓越的高考成績

教師團隊接地氣、結構合理、勇於競爭,團隊中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佔教師總數70% 以上。學校擁有英語正高級教師XXX,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XXX,地理特級教師XXX,數學特級教師XXX,物理全國優秀教師XXX。正高級教師2人,特級教師4人,正高級、特級教師人數在全市屈指可數。學校相繼成立了XX區首個名班主任工作室——XXX工作室、XX區名師工作室XXX工作室、XXX工作室,市級名師工作——XXX工作室。在師德工程、評價工程、名師工程、青年教師促進工程等四大工程推動下,團隊"積極、合作、向上"的氛圍越發濃郁。

高考成績連年誇上新臺階。別的且不說,但是2018年的高考,我校再次實現了新的跨越。

今年我校941人參加高考,當年中考成績420分以上僅1人、410分以上僅22人,文化尖子群體相較往年,佔比急劇下滑。學校不氣餒、不放棄,通過拓展培養梯隊、建立班科聯繫跟蹤制度、構建自主反思機制及目標激勵機制,強化了尖子生培養力度。

2018年高考"高分線"實現大幅超越。純文化高分優先投檔線:文科13人,上線率4.3%;理科36人,上線率7.5%;合計人數49人,相比去年淨增14人。其中:理科高三(20)班上線26人,上線率65.5%,達到高考傳統大校水平;XXX同學,中考成績380分,高考理科考出了526分;XXX同學中考僅367分,高考文科取得了552分。

文化高分全面完成了區預測目標,創下了建校歷史新紀錄。

因應今年廣東高考一二本合併錄取改革,學校提出"全力衝本科"的口號,強化常規與活動激勵結合,營造濃郁備考氛圍。

本次高考,本科成績實現大飛躍,同樣創造了歷史。本科上線551人,上線率達59%;尤其可喜的是文化本科:文科141人,上線率46.7%;理科247人,上線率53.1%;合計 389人,上線率50.6%;文化本科相比去年淨增165人,增長率為73.2%。

文化類本科實現了由以往不足三成到突破五成的巨大進步。

2018年高考,我校專科上線率99.9%。其中文科301人上線,上線率99.7%;理科465人上線,上線率100%。

創歷史的大專近百分百的上線率,對於X高來說難能可貴、也彌足珍貴。

2018年高考,藝術體育174人,166人上本科,上線率達95.4%。其中:傳媒專業30人中28上本科,上線率93.3%;音樂專業42人全部上本科,上線率100%;美術專業84人中79人上本科,上線率94%;體育專業18人中17人上本科,上線率94.4%。以上四個專業本科上線均創造歷史最好成績。

XX以專業272分位列全區第一,一大批學生通過了包括中央美院在內的國內頂尖院校專業選拔。

創造這一奇蹟的就是我們這一屆高一的主體教師。

四、我們學校今年招生情況

2018年,我校面向全市招收了950名學生,共20個班。依據新課程、新高考的改革大趨勢,依託本校優質的教師隊伍和教育資源,特別開設:物理實驗班、歷史實驗班、體育實驗班、藝術實驗班,為優秀學生搭建最優的學習平臺。

五、教育學生學會學習

"學生"顧名思義,就是以學習為主的人。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學生來到學校,其主要職責之一就是在各學科教師的指導下,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所以,無論是老師,還是我們的家長,都要教育學生努力學習。這是學校的職責,也是我們家長的義務。但與學習知識相比,學會學習,會學習,終身學習,則更為重要。社會需要有知識的人,但更需要會學習、終身學習的人。學生只有學會學習,會學習,才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快樂學習、主動學習、高效學習、幸福學習,才能使學生終生受益。

六、引導學生學會做人

與知識相比,與能力相較,做人更重要。我們願意和各位家長一道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為道德情操高尚,具有家國情懷,學識淵博,不卑不亢、不屈不撓的合格高中生,成為美麗、幸福的X高人,追求卓越,體驗成功。

七、教會學生學會生存

高一學生處在由少年向青年的過渡時期。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不成熟,有的甚至十分脆弱。作為教育者和家長,我們一定要教育我們的學生和孩子: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是偶然,也是必然,更是極其幸運、幸福、快樂的事情。我們的生命屬於我們的只有一次,對我們個人、對親人、對他人、對社會、對民族、對國家,我們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獨立的存在,同時也是這個大集體、大家庭中的一員。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抑或將來,我們都很重要。珍惜生命,注重安全,好好生活,健康成長,比知識和能力更重要。沒有趟不過的河,沒有爬不過的山。學生有什麼困惑,可以找老師;孩子有什麼不解,可以找家長;家庭有什麼困難,可以找社會和政府。有老師在,有學校在,有家庭在,有政府在,我們的學生就沒有什麼難題不能解決。同時,我們老師也和家長一道培養學生抗壓能力,抵禦各種不良情緒的侵擾,解決各種生活難題,教會學生生存之道。可以告知大家的是學校有設施良好的心理教育設備,設有專門的學生減壓室和心理諮詢室,有經驗豐富的心理教育專職教師專門為學生排憂解難,學校有救助特困生的機制,有處理突發事故的機構。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孩子能夠學會生存,學會解決困難之道,讓孩子們能夠健康成長。

八、特別強調幾個重要問題

第一、引導學生學會包容。

一開學,學生們就要離開父母,開始嶄新的高中學習生活。絕大多數學生還需要住校。我們高一年的950名學生來自全市60多所學生。每個孩子的家庭背景不同,孩子的性格、習慣、愛好、作息等都會有極大的差異,各種不適應甚至小衝突、不愉快都會相應而生。作為教師也好,作為家長也好,我們一定要教育我們的孩子學會包容,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集體生活。引導孩子有什麼問題和老師說一說,和班主任講一講,和年級領導小組溝通溝通,和學校領導反映反映,和家長傾訴傾訴,家長有什麼建議和意見,也可以及時向班主任、年級領導小組、學校交流交流。學生、教師、家長,我們是一個大家庭,只要我們彼此信任、彼此尊重、相互包容,共同努力,我們就能夠順利解決我們所面臨的一切問題。

第二、配合學校強化手機管理

手機比電腦更方便,功能不亞於電腦,有些甚至已經超越了電腦。但手機是把"雙刃劍",在方便大家的同時,也很容易讓大家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有人說不會玩手機的成年人是"未成年人",這話有點過了,但也多少道出了我們的生活是真真離不開手機了。我和在座的各位家長肯定會深有同感,不再多說,大家心裡明白。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未成年的高中生。因此,配合學校加強對高中學生使用手機的管理,是我們深圳市絕大多數家長的共識,也是絕大多數家長的呼聲,更是促進學生心無旁騖、專注學習的客觀要求。這一點,我們在我們學校的招生簡章中已有明確的規定和說明。得到了絕大多數學生和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我只強調一點:學生每週到校後,自覺把手機交給班主任,由班主任放進每個班的保險櫃保管,上學期間有什麼問題,可以打班主任的手機和電話,學生有什麼事情需要聯繫可以打校園、宿舍、年級配備的免費電話。每週五下午放學時,學校會把手機發還給學生,以便路途中和家長聯繫。

第三、支持學校杜絕"六害""六錯"

我們深圳是開放的前沿陣地,有多正能量的東西,但也有許多不好的現象。各位家長在小區裡、在道上,在公交車、地鐵裡,總之,在各種場合,你只要稍微留意一下,你就會發現有穿著校服的男女學生交往十分親密,有的甚至做出了讓人瞠目結舌的舉動。不僅高中生有,初中生、小學生都有。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每每看到這種情形,非常痛心。將心比心,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家長也會不願意看到這一幕。因為作為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他們實在不應該去想這些事情,去做這些事情。這個道理很淺顯,大家也明白。只有我們老師和家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解決好男女高中生交往過密的問題。

此外,遲到、曠課、早退、不聽課、不做筆記、趴臺睡覺、不交作業、罵人、打架、抽菸、酗酒、打外賣、賭博尤其是賭球、校園欺凌,都是我們教師和家長需要共同面對,共同教育,共同引導、共同解決的問題。

"六害""六錯"客觀存在,我們不迴避,不掩飾,有一說一,實話實說,這才是解決問題之道。只要我們重視了,"六害""六錯"才能被消滅在萌芽狀態。

各位家長:孩子是各位家長的"心頭肉",是家庭的希望,也是我們教師的"寶貝",國家的未來。讓孩子健康成長,把孩子培養成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擔當、身體健康、身心健全的現代公民是我們的共同心願,讓我們"家校"攜起手來,同心同德完成教書育人的共同使命。

最後:我們衷心希望能夠得到各位家長的大力支持,支持我們的孩子,支持我們的老師,支持我們的學校。我堅信:在我們學校、學生、家長的同舟共濟下,我們一定能夠實現我們共同的目標,使我們的學生自強,成人,成才,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考入理想的大學深造。

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家長會發言稿

晨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