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驍悍無敵與岳飛齊名,曾打得金軍大哭而逃,後人卻罕知其名!

岳飛是南宋時期的著名抗金將領,他與韓世忠、張俊、劉光世因戰功顯赫,一起被並稱為“中興四將”。但在同一時期,還有一位名將也極富威名,甚至威望不在他們之下,論戰功比後面三人都要大,足能與岳飛相媲美。然而後人卻罕知其名,這就是一代名將吳玠。

此人驍悍無敵與岳飛齊名,曾打得金軍大哭而逃,後人卻罕知其名!

吳玠是德順軍隴幹縣(今甘肅靜寧)人。少時即沉毅剛果,對兵法頗有習研,且善騎射,讀書時能通曉大義。二十歲時入伍從軍,英勇善戰,在與西夏交戰中,屢立戰功,因此在軍中開始嶄露頭角,年輕的吳玠在軍旅中也逐漸的走上了成熟。

建炎二年,金兵進犯陝西,吳玠率軍迎擊。在青溪嶺,吳玠把金兵打得大敗而逃,直追趕了三十里,遂在此後令金人對吳玠開始有了忌憚。吳玠也在此後一直活躍於陝西抗金前線,並因戰功,屢獲升遷。

此人驍悍無敵與岳飛齊名,曾打得金軍大哭而逃,後人卻罕知其名!

建炎四年(1130年),金軍以完顏撤離為大將,再次入侵宋境,吳玠率軍於原店拒敵。因金兵幾次三番的攻勢都被吳玠所敗退,完顏撤離無計可施,最後竟頂不住壓力,被打得嚎啕大呼起來。能把敵方主帥打到哭,這在軍史上也屬罕見了。不過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吳玠是一個多麼可怕、棘手的存在。

然而,真正讓吳玠打出名聲的還屬和尚原之戰。紹興元年(1131年),金軍以數萬大軍進攻和尚原,然而當時駐守和尚原的吳玠卻僅有幾千人。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吳玠臨危不懼,冷靜應對,他趁著金軍長途奔襲勞累,派兵進行偷襲騷擾,跟金軍打游擊,最終以小隊人馬大敗金人大軍,金軍在損失了萬餘人後,只好敗退。

此人驍悍無敵與岳飛齊名,曾打得金軍大哭而逃,後人卻罕知其名!

金兀朮聽聞敗績後怒不可遏,遂又帶領十萬大軍再次進攻和尚原。對於敵眾我寡的不利形勢,吳玠知道不可硬拼,只能智取。於是在依靠強弓勁弩進行正面防衛的同時,又令派奇兵斷其糧道,令金軍進退失據,士氣大弱。之後再主動出擊,夜襲金軍,連下十餘座軍營。金軍被打得大敗而逃,金兀朮也身中流矢,狼狽敗逃。後在仙人關,吳玠又再次擊敗金兀朮。此後,吳玠的威名日益顯赫。

紹興九年(1139年),在邊關戎馬一生的吳玠於仙人關因病去世,年四十七。南宋朝廷因其生平戰功顯赫,將他追封為涪王,與鄂王岳飛同為七王之一。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受後世的宣傳,武穆王一直讓世人敬佩有加,而與岳飛齊名的吳玠卻鮮為人知,直到漸漸被後世所遺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