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幹縣農婦鄒根女講述幸福人生「三級跳」:鋤頭—鍋鏟—麥克風

曾自立羅小群

整理

我叫鄒根女,現年65歲,是新幹縣七琴鎮洪家村人,早年曾當過大隊裡的婦聯主任,是個老黨員。開會時,領導常說:“黨員要帶頭致富”。我把這句話常掛心頭,決心千方百計走出邊遠山區,通過勤勞的雙手脫貧致富,過上好日子。

改革開放前,我是一個手握鋤頭刨食吃的典型農民,靠掙工分吃飯。出工一天得6分,一個工分約合8分錢,做一天可得4角8分錢。我面朝黃土背朝天,栽種插割收,辛辛苦苦幹一年,只能賺150元。那時我住的是土坯房,穿的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衣服,吃的是自己種的糧和菜。只有逢年過節,才捨得買幾斤肉,讓全家人打打牙祭。那時過的日子真是苦啊。

是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醒了農民的頭腦,農民的思想開始解放。膽大的走出了深山,進城打工,賺了錢又開了眼界,比在家手握鋤頭強多了。從外出打工的農民身上,我看到了希望。

1996年,我向親戚朋友借錢10多萬元,建建停停,花了近一年的時間,在縣城城南鄧家村附近建造了一幢樓房,終於從深山走出去,搬進了縣城新居。為了生存,我從2005年開始,放下鋤頭,拿起鍋鏟,開了一家飲食店。樓上住人,樓下開店。我抓住城裡人懷舊的心理,主打柴火灶飲食,讓顧客品嚐“農家風味”“媽媽的味道”。想不到生意越做越好,天天顧客盈門。經過十多年的打拼,我早已還清欠帳,成為村裡附近有點小名氣的能人。

我喜歡交朋友,廣結人緣,常常請朋友到店裡免費喝擂茶,因此店裡常常高朋滿座,人氣旺,財氣好。我還喜歡幫助別人,只要自己有能力做得到的事,有求必應。我還樂意做“和事佬”,熱心調解鄰里之間的小矛盾小糾紛。我始終認為,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現在,我早已過上小康日子,心滿意足。進入新時代,我又決定要將日子過出新花樣。在放下鍋鏟休息時,我走進了縣老年大學“歌詠班”學習。別瞧我大字不識一個,是一個文盲、歌盲,但我不自卑。我認為,既然“盲”,那就更要學呀!沒有誰天生就會?“會”都是學來的。我從“哆、唻、咪、發”學起,學咬字,學唱歌,大大豐富了我的精神生活。經過兩年的學習,我學會唱好多首歌曲。為了鍛鍊自己,我常會“厚著臉皮”央求老年大學的軍鼓宣傳隊,帶我下鄉看演出。有時,我還會“蹭歌”一曲。我最拿手的“主打歌曲”是《我們的明天比蜜甜》。

我是千千萬萬由農民變市民中的一員,從拿鋤頭刨食,到拿鍋鏟致富,再到拿麥克風謳歌,這就是我走過的幸福人生路。我深深感覺到:沒有黨的好領導,沒有改革開放的春風,哪有我這個幸福的老太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