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門》我要替白三爺喊冤,白三爺的原型並不是一個人

《大宅門》我要替白三爺喊冤,白三爺的原型並不是一個人

白三爺犧牲

看過《大宅門》的都是知道白三爺,第一遍看的時候真是恨得牙根癢癢,在後來看感覺其實他才是活得最真實的一個人。白三爺最後慷慨赴死的時候用八個字總結了自己的一生“福也享了,孽也造了”,白家上下在日本鬼子侵華的那些年時刻以白三爺來激勵自己才度過了那些年。白三爺原本就是個極度自私的小人,為了自己利益可以出賣家族利益,但是在家人性命面前他又表現得那麼大義凜然。為了白大爺、白二爺他敢帶人砸詹王府,為了侄子可以跟好友翻臉,為了民族大義他可以慷慨赴死。

《大宅門》我要替白三爺喊冤,白三爺的原型並不是一個人

白三爺、二奶奶

《大宅門》中各房另立門頭是二奶奶去世以後,其實早在白周氏老太太去世之後各房就已經另立門頭了,“百草廳白家老號”是家族各房共管。白家的倉庫有四把鑰匙,各房頭老大一把,大頭有一把,電視劇中一片和睦實際卻不盡然。現實中樂家二房用同仁堂名義採購吉林人參,賣的錢卻歸入私房,引起了各房不滿。三房從同仁堂公帳中私自挪用九萬元,存入自己的私帳,事情敗露以後,被各房群起而攻之。大房在1928年用同仁堂的資金和藥材,在南京開辦了一個同仁堂,因違反族規,代表大房行使管理權的樂佑申被其他三房趕下臺。白三爺基本上是一個人把各房乾的所有缺德事全部背了下來,郭寶昌為什麼要這麼糟蹋三房呢?

《大宅門》我要替白三爺喊冤,白三爺的原型並不是一個人

白三爺

白七爺的原型樂鏡宇實際就屬於樂家第三房,沒辦反這種“屎盆子”只能自己家扛著了。郭寶昌用白三爺一個人頂下了白家兩代人乾的所有的缺德事,而把白家幾代強人乾的好事都寫給了二奶奶和白七爺。郭寶昌在以同仁堂為背景寫《大宅門》的時候,為了不影響其他家就把所有的壞事好事都寫在樂鏡宇這邊人的身上。還好白三爺最後的慷慨赴義,一下就洗白了,否則白三爺死了也只會留下罵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