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呂布,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爲何死的

呂布一直認為自己是個忠誠善良的人

不管他殺丁原也好,殺董卓也好,奪徐州也好,他覺得自己都是應該做的呀。

明知道董卓是個亂臣賊子,為了赤兔馬就投靠董卓。為了貂蟬就殺了董卓。為了徐州就傷劉備。自己心中煩躁就殺下屬。
三國演義中的呂布,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死的

他被人抓住的時候,問他們我對你們不薄啊。別人都恨不得他死了,他還覺得對人不薄呢。

他娶了貂蟬也沒有好好對待。因為貂蟬還是個小妾。壞了呂布事情的其實是呂布的妻子嚴氏。

他前面妻子死了,也不把貂蟬扶正,而是又聘娶了嚴氏為妻。有人說貂蟬那時候也不願意幫呂布,對所有的事情不置其詞。

那貂蟬被呂布費那麼大功夫搶過來,也依然是個妾。而且在她之後呂布還另外取了妻子。沒什麼,就是看不起貂蟬。
三國演義中的呂布,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死的

劉備對呂布是忍無可忍,只是不願意做不義之事。你看那張飛,恨不得扒了呂布的皮,呂布兀自覺得自己對劉備不薄。還覺得自己對劉備有恩。搶了人家的徐州啊,咋想的呢。

被抓住了,還要劉備求情。郭嘉讓曹操先打呂布,就是因為呂布多行不義,且為見利忘義反覆無常之人。換句話說,打他就是為了殺他。

三國演義中的呂布,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死的​劉備也只能說是殺掉呂布。一則自己早就氣炸了肺,二則如果他求情留下呂布,曹操必疑他有私心。因為曹操自己早已有了主張和判斷。

曹操問陳宮,既覺得我不好,為啥卻投了呂布,自負足智多謀,為什麼有今日之敗。

陳宮說呂布雖然無謀,但不似曹操狡詐。可惜不聽他的話,要是聽的話,怎麼可能失敗。

呂布還兀自在那想辯駁。意思是,那怎麼能怪我呢。
三國演義中的呂布,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死的

沒錯,死到臨頭仍不知道自己有錯,也沒有悔悟之心。也不知道自己已經是必死之人,還在那裡罵劉備虛偽,罵劉備忘恩負義。

分析呂布,是因為世上的呂布太多了。深以為戒。

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好不好。已經把人得罪光了,自己也毫無自知,還是覺得自己很善良很真誠啊。別人恨他恨得牙癢癢,他自己一點也不覺察。

好人他也不認得,壞人他也不知道。反正誰說啥就是啥,誰給他說,他就聽誰的。不管正確與否,沒有自己的判斷。

一個人要是知道自己傻,那他就不算是傻了。一個人要知道自己惡,那他就不那麼惡了。

有時候我們會遇到一些人,不斷的傷害你,還覺得對你很好,其實她們或者他們真的挺可憐的。說真的,就憑你比他聰明,就無需和他計較了。
三國演義中的呂布,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死的

因為智商和情商都很低。尤其是談戀愛,婚姻中,這樣的人很多。

不斷的傷害你,欺負你,羞辱你,掠奪你,但是還是覺得自己很好,自己對你很好。

就算是離婚,尚不能給自己敲響警鐘,兀自覺得肯定是對方的錯。

這個世界以你所不知道的方式默默的真實公平著。

如果遇到一些自己覺得不好的事情,千萬提醒自己,先查找自身的錯誤和不足。

如果一個人離婚了,你問他為何離婚,如果他說怪自己,那這個人起碼還有點良知。如果他不但反省還有改正的行為,那這個人才是值得交往的人。

反過來,一味指責對方不好的人,不管男女,下一次婚姻,必定重蹈覆轍,離婚成為習慣性行為。

其他事情,你可以舉一反三。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其實就是個笑話。

這就是我以前說過的,有些人長得好,財富多,地位高,但是絕對不是良好婚姻應該選擇的對象。
三國演義中的呂布,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死的

一定要警惕,無論你在生活中遇到什麼問題,先要自查一遍自身的問題,再去看客觀和他人的問題。

嚴於律己寬於待人,不是做給別人看的,是為了自己少犯錯誤,更加優秀,以避免生活給予的連波打擊,以避免自己有一天走投無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