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三路伐吳——曹魏元老的謝幕演出

三方的博弈

魏黃初三年(222)閏六月,吳將陸遜率軍大敗漢昭烈帝劉備於夷陵,並追擊至永安。隨後陸遜放棄圍城,選擇退兵,手下諸將諸將不解,唯有朱然、駱統明白陸遜的用意。其一是永安易守難攻,短時間內無法拿下,其二才是關鍵,那便是孫吳真正的危機將要來臨了。

九月,曹丕以孫權拒絕交出質子為由,宣佈南征討伐孫吳。此次南征規模龐大、將星璀璨、精銳盡出,共分為三路。東路出洞口,由徵東大將軍曹休率領,將領包括張遼、臧霸、王凌等人。西路圍江陵,由上軍大將軍曹真率領,將領包括夏侯尚、張郃、徐晃等人。中路攻濡須,由大司馬曹仁率領,將領包括蔣濟、曹泰、常雕等人。另派江夏太守文聘率偏師佔據沔口,阻斷南郡和江夏的聯繫。曹丕則坐鎮宛城,遙控指揮。戰線沿長江數千裡相呼應,可謂規模空前,顯示出了曹魏的強大國力。

曹丕三路伐吳——曹魏元老的謝幕演出

魏文帝曹丕

對於曹丕的此次南征,歷來多有批評,通常有兩方意見。其一是南征的最佳時機已經過去,那便是夷陵之戰期間,當時倘若發起南征,可以與劉備兩面夾擊孫吳,形成一舉滅國之勢。其二是南征的時機尚未到來,孫吳乘夷陵戰勝之餘威,上下一心,並非可乘之機。

對於第一個意見,表面上批評的是曹丕貪心不足,不肯與劉備共分孫吳,實際上卻是小看了劉備的政治敏銳性。劉備並非不顧大局之人,他發起東征的目的更多是為了討回荊州失地,與東吳重新劃界,而非腦子發熱真以為自己能滅掉吳國,因而劉備才會在攻下秭歸之後駐軍長達幾個月沒有發起軍事攻擊。只是最後雙方都不肯順著對方的意思妥協,才會演變成大戰。倘若曹丕在孫劉夷陵對峙時發起南征,則正好用外力推動了雙方完成和談。

對於第二個意見,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東吳經歷多次軍事行動,如果說此時不是南征的時機,那麼等吳軍修整好之後就是南征的時機了嗎?曹丕此時發起南征縱然無法對孫吳造成毀滅性打擊,但有機會趁其疲敝,在部分戰線獲得利益。

因此,曹丕在此時發起南征並沒有什麼可指摘之處。

孫吳方面,早在夷陵之戰剛結束時,孫權就應對潛在的曹魏南征危機做出了相應安排,朱然、徐盛、駱統、韓當、潘璋等夷陵之戰參戰將領都各回駐地嚴陣以待。等曹丕發起三路攻勢之時,孫權命呂範督徐盛、全琮、孫韶等五軍在洞口抵抗曹休,賀齊在後方接應,諸葛瑾、潘璋、楊粲率軍救援江陵守將朱然,宗室將領孫盛佔據中洲,守衛江陵,朱桓率駱統、嚴圭鎮守濡須,對抗曹仁,孫權則親自寫信向曹丕求和。曹丕收到信後,用嘲諷的語氣寫了封回信,拒絕了孫權的請求。孫權於是不再對曹魏抱有幻想,便改元黃武,用起了自己的年號。陸遜沒有當時的活動記錄,應該是在鎮守夷陵,防備劉備隨時可能發起的再次進攻。

曹丕三路伐吳——曹魏元老的謝幕演出

曹丕的思路

十一月,曹丕抵達宛城並停駐。這裡離荊州的江陵戰場最近,可見江陵是曹丕最關注的一個戰場。江陵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北通襄陽宛城,南達荊南交廣,東連沔水江夏,西臨益州三峽,可謂是四通八達的戰略節點。當年周瑜、呂蒙、劉備發起戰爭搶破頭了就是想要這個地方,曹丕對此次南征抱有的最大期待自然也是佔領江陵。

孫權也不敢怠慢,江陵守將乃是孫權的同學朱然,宿將朱治的養子,此人曾在濡須大塢三關屯兵防備曹操的親自進攻,還在荊州之戰和夷陵之戰中立功,被呂蒙誇讚膽守有餘,是忠誠和能力都無可挑剔的大將。同時孫權令孫盛率領萬人把守江陵城西的中洲,與江陵城相呼應,又命韓當等人率兵與江陵互為犄角,加上正在馳援的諸葛瑾潘璋楊粲,一切看上去都很穩妥。

中路的情況就不太樂觀了。中路的陣容是曹魏大軍中最弱的,其中曹泰是曹仁的兒子,常雕只在這一戰出場過,實力不明,能排的上號的只有曹仁和蔣濟。而蔣濟雖然文武雙全,但也是初次領兵。不過曹丕這樣安排自然有其道理,那便是因為中路的主將曹仁是當時的曹魏的頭號將領,無論資歷還是戰功都是曹休和曹真所無法比擬的,曹丕對他自然完全放心。而孫吳這邊則顯得捉襟見肘了點,因為主力部隊在洞口和江陵,濡須有記載的參戰將領只有朱桓、駱統、嚴圭三人。

濡須是孫吳在長江以北巢湖以南的軍事重鎮,是孫吳北伐的重要節點,孫權歷次進攻合肥都要從這裡經過。如果拔掉濡須這個據點,吳國的進攻能力將被大大削弱。曹操在赤壁之戰後曾經三徵濡須,除了最後一次拿下了居巢縣,其餘兩次都無功而返。算上這次,已經是曹魏第四次進攻濡須。

曹丕三路伐吳——曹魏元老的謝幕演出

曹丕

濡須守將朱桓是個值得一提的人。他雖姓朱,但和朱然並非同族,朱然出自丹楊朱氏,而朱桓則出自吳郡朱氏。當時吳郡有四大家族,分別是顧、陸、朱、張,被稱為吳之四姓。這四大家族門風各不相同,被後人總結為:張文朱武陸忠顧厚。朱家以出武將聞名,而朱桓就是朱家武將中的佼佼者。

朱桓和關羽魏延頗為相似,這三人都擅長養士卒,手下有一隻忠誠且強悍的部隊,又智勇雙全,且性格孤傲,恥為人下。魏延和同僚楊儀劉琰產生過糾紛,朱桓和全琮胡綜不睦,關羽更是不願與馬超黃忠相併列。且三人自視甚高,看不起敵人,用兵也比較冒險。魏延曾把夏侯楙貶得一文不值,自比韓信提出子午谷奇謀,朱桓更狠,他連曹仁都瞧不上,石亭之戰前還請兵掃平淮南,關羽直接用犬子來形容孫權的兒子,襄樊戰役一通操作威震華夏然後把自己給打沒了。因此,朱桓雖兵少,他卻並不認為自己處於劣勢。

曹丕三路伐吳——曹魏元老的謝幕演出

朱桓

少年曹休之煩惱

三路準備妥當後開始進攻,然而誰都沒想到的是,最先讓曹丕捏一把汗的卻是曹休。曹休所在的地方曹魏稱為洞浦,孫吳稱為洞口,雙方都是用的簡稱,這個地方正式的名稱應該是洞浦口。這個地方的具體位置在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根據交戰將領的相關史料推斷,應該是在京城(也稱京口、丹徒、徐陵)也就是今天的江蘇鎮江對岸,是長江沿岸的重要渡口之一。這裡離曹丕所在的宛城最遠,靠近吳國後來的國都建業,而且這是三路伐吳當中唯一一路直接在長江裡展開的戰鬥,雙方主要都是水軍,因而吳軍優勢最大。

綜上,這是三路伐吳中曹丕對戰果最不抱希望的一路,曹休所要起到的作用只是牽制這一帶的吳軍,使其無法支援附近的戰場。為了更好達成這個目的,曹丕還專門把孫權的剋星——合肥狂戰士張遼放在了這一路,實際上張遼之前已經患了重病,此時已經病入膏肓,已經難以有所作為。但孫權聽說張遼也在後,被嚇得不輕,敕令諸將: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可以說這一路已經成功起到了很強的威懾效果。然而,曹休這時寄來的一封信卻讓曹丕嚇得不輕。

曹休的信上寫道:臣希望帶領精兵渡江,虎步江南,因敵取資,到時必然馬到功成,如果臣戰死他鄉,請陛下不要掛念。看著這封遺書般的書信,曹丕氣的不輕:老子派你去搞牽制,你卻想當敢死。但曹丕又生怕曹休真這樣幹了,趕忙派使者快馬加鞭前去阻攔。

關於曹休這個人還是有必要介紹一下,不然大家可能以為曹休只是放個嘴炮。曹休是曹洪的侄子,曹丕的平輩,年輕時就隨曹操征討,積累了不少經驗。曹休用兵風格大膽果斷,曾在下辨之戰中主動出擊,斬殺蜀將吳蘭,令張飛、馬超不得不退兵。後來曹丕派他鎮守揚州,他剛到任就率兵進攻孫權屯駐歷陽的部隊並取勝,然後甚至派人渡過長江襲擊孫權在南岸的軍營。曹休大約是曹魏將領中唯一一個在長江南岸取得戰果的人。因而這次他打算故伎重演,再次渡江襲擊孫吳,也就是說,他寫給曹丕的信搞不好是認真的。

曹丕三路伐吳——曹魏元老的謝幕演出

曹休

然而前文已經分析了,曹丕的東路軍目的並不在於渡江。且不說這裡駐紮了呂範、賀齊、全琮、徐盛等宿將,憑曹魏的小型戰船難以抵對,就算是真打過去了,對岸是孫權經營多年的丹楊和吳郡,孫家在這裡根深蒂固,沒有大軍做接應根本無法佔領。所以曹休可算是把曹丕給急死了。然而,事情的發展往往就是出人意料,曹休的機會還真來了。

在十一月的某天,江上忽然颳起了大風,吹斷了孫吳戰船的纜繩,船隻被吹到江中,曹休馬上率領諸將出擊,吳軍戰敗,數千人掉入水中溺亡。吳軍於是緊急撤回南岸,曹休見形勢大好,命臧霸率領萬人渡江,在南岸與吳軍展開戰鬥,全琮、徐盛等人拼死防禦,但由於之前的大風已經被打亂陣勢,因而顯得很被動。這時,孫權同父異母的弟弟孫朗又不慎燒燬己方器械,令吳軍戰況更為不利,最終又付出幾千人戰死的代價,吳軍終於將臧霸趕回江北。雖然全琮、徐盛在追擊臧霸的過程中斬殺魏將尹盧,殺敵數百,但和所損失的人員物資相比,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曹丕萬萬沒有想到曹休居然在洞口取得了大勝,開張大吉自然令曹丕欣喜萬分,然而此時卻傳來悲報:張遼在此戰後病情加重,不幸離世,享年五十四歲。曹丕更想不到的是,這次勝利居然成了三路伐吳中的最大戰果。

孫吳方面,呂範將闖禍的孫朗送到了孫權處,孫權大怒之下將其軟禁,孫朗的這份牢飯一直吃到了去世。而之前一直在上游的新市駐防的吳將賀齊聽說吳軍在洞口大敗,馬上率軍前來接應。賀齊戰功赫赫,善於用兵,其船隊整齊劃一,毫髮無損,加之賀齊這人喜好威儀,於是把船隊裝扮得十分威風。曹休在北岸看到如此情景,感到吳軍不太好對付,於是暫時打消了渡江的想法。

江東李雲龍

在濡須方面,曹仁率軍從西攻取濡須,派蔣濟率領人馬順流前往濡須東北的羨溪,做出大軍進攻羨溪的架勢。朱桓於是派兵救援羨溪,然而朱桓馬上醒悟過來這是曹仁引誘自己分兵的計策,便趕緊派使者追回救兵。救兵尚未追回,朱桓又得到消息說曹仁的大軍離濡須只有七十里遠,當時朱桓手下只有五千人馬,全軍因而感到恐慌。朱桓知道,展現大將責任的時候到了。

曹丕三路伐吳——曹魏元老的謝幕演出

呂範

朱桓召集眾人,對他們說道:兩軍對戰,決定勝負的關鍵在於將領,而非數量,你們認為他曹仁用兵比得上我朱桓嗎?兵法上說,戰鬥中,防禦的一方只需要半數就能抵抗住進攻方雙倍的人馬,而且這還說的是平原上沒有城池,雙方軍隊同樣勇敢且號令一致的情況。如今曹仁既沒我聰明又沒我勇敢,他的士兵膽子又小,千里迢迢趕來,正是人困馬乏的時候。我們佔據堅城、前有大江、後有高山,以主制客,此乃百戰百勝之勢。就是曹丕親自前來,又有何懼,怎麼會怕他區區一個曹仁!

朱桓的發言可謂狂妄,但也不乏道理,更重要的是,部隊的士氣被鼓舞起來了,加之朱桓平時善待士卒,眾人有了對打贏防守戰的信心。

朱桓故意偃旗息鼓引誘曹仁來攻,曹仁便派曹泰率軍攻城,朱桓親自防守,曹泰無法攻下。而之前派出的救兵這時也回來了,中路陷入對峙。

曹丕三路伐吳——曹魏元老的謝幕演出

曹仁

艱難的等待

西路也是最重要的一路,這一路大將級別的將領就有曹真和夏侯尚兩人,加上徐晃張郃這種曹操時期的元老將領,這一路的豪華配置體現出曹丕勢在必得的決心。曹真在率兵包圍江陵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張郃率兵進攻城西中洲上的孫盛,其餘人則負責切斷朱然和吳軍其他將領的聯繫。

曹操父子歷次南征都喜歡把時間選在冬季,這是有很深一層考慮的。曹魏佔領的是北方,其士兵不善水戰,因而如果用水軍和孫吳硬碰硬,那便是自取滅亡。而當冬季水流減緩、水位降低、甚至河流結冰時,吳軍的水軍優勢便大為削弱,魏軍可以逼吳軍在陸上同魏軍進行自己所不擅長的步戰。因而每次曹魏南征時,孫吳最艱難的便是前幾個月,只要這幾個月苦撐過去,等到冰雪消融,水位漸漲,水流變急之後,水戰王者孫家軍便會從冬眠中醒來,給曹魏以致命打擊。但是,起碼現在佔優勢的是魏軍。

張郃趁著冬天水位下降,率領步騎直接過河來到中洲,對孫盛發起進攻。孫盛雖然立塢進行防禦,但畢竟不是張郃對手,形勢岌岌可危。

曹丕三路伐吳——曹魏元老的謝幕演出

張郃

此時的吳軍,在三路都陷入劣勢。孫權雖遠在武昌坐鎮,但也關心前線形勢,感到憂心忡忡。雖然目前看來三路人馬都還能勉強應對,但如果此時劉備再次率兵前來,那麼變數就大了。於是孫權在十二月派太中大夫鄭泉出使劉備,希望和蜀漢恢復往來。

江陵中洲的戰事持續到次年正月,孫盛被張郃所擊敗,張郃成功佔領中洲,對江陵的包圍成形,江陵完完全全變成一座孤城。

諸葛瑾見形勢危急,趕緊派兵渡河前往中洲救援朱然。結果因諸葛瑾不善用兵,遭到夏侯尚率軍夜襲,夏侯尚水陸夾攻,並放火燒燬諸葛瑾戰船,諸葛瑾無奈退出中洲。夏侯尚則造浮橋通行中洲,繼續增兵,最終增兵至三萬人,牢牢佔據了中洲。諸葛瑾、潘璋、楊粲面對此情此景皆無能為力,再沒有誰能夠救得了朱然了,除了朱然自己。

加固包圍後,曹真開始猛攻江陵。此時朱然已經守城長達四個月,人困馬乏,更糟糕的是城中還發生了瘟疫,朱然軍中不少人患了腫病,只剩五千人還能戰鬥。曹真開始堆起土山,往城中射箭,又開鑿地道準備挖入城內,朱然不但沒有膽怯,還一邊戰鬥一邊激勵士兵,甚至趁曹真不備率兵出城擊破曹軍兩個營屯。在朱然的苦苦堅持之下,江陵危而不倒。

此時在關注度最低的江夏方面,孫權因為戰況緊急,下令收縮防線。吳軍從安陸、新市、雲杜、竟陵等幾個沔水以北的縣撤出,這些縣通通被魏國所佔領,再也沒能要回來。期間,救援江陵的蔣欽之子蔣壹也臨陣戰死,吳軍此時已是最為艱難的時刻。然而,轉機已經來臨。

曹丕三路伐吳——曹魏元老的謝幕演出

朱然

甦醒的王者

時間悄然來到了三月,冰雪消融加上春雨降臨,中路攻濡須的曹仁已經意識到必須馬上和朱桓做個了斷了,否則形勢將對自己越來越不利。於是命曹泰加緊對濡須城的進攻,同時命常雕督諸葛虔、王雙二將帶領五千人馬進攻濡須中洲,自己則率領一萬人在後坐鎮。濡須中洲是朱桓軍將士家人所住的地方,曹仁認為此舉必定重挫朱桓軍的士氣。然而蔣濟卻極力反對,他向曹仁提出,中洲在吳軍下游東岸,如果吳軍從上游攻擊常雕等人背後,魏軍必將自取滅亡。但曹仁堅持己見,執意執行。

朱桓發現曹仁的行動後,瞬間察覺其漏洞,便趁常雕上岸後親自率軍奪走其戰船,斷絕了常雕等人的後路。曹泰見朱桓出城便率軍急襲濡須,朱桓派駱統、嚴圭進攻常雕,自己親自和曹泰交戰。最終吳軍大勝,常雕被斬,王雙遭生擒,曹泰軍營被燒,狼狽退走,魏軍損失千餘人,中路軍士氣大挫。

這一戰的失利意味著中路軍已經完全失去攻佔濡須的可能性,這對於三路伐吳大計是慘重的打擊。

江陵方面,朱然守城已達半年,城內損傷慘重,糧草也已經見底。江陵縣令姚泰對守城失去信心,內通曹真,被朱然發覺,按軍令斬首。城內如此人心惶惶,按理說破城只在旦夕之間,但也有人不這麼認為。

第一個是潘璋。雖然之前在夏侯尚和張郃佔領中洲期間,潘璋等人一直無法對朱然進行援助,但此一時彼一時。隨著春天的來臨,中洲的地勢已經開始發生變化。中洲是江水中泥沙衝擊而成的小島,在冬天枯水期時,中洲四周江水淺且窄,士兵戰馬通行都很容易,而現在卻變得又深又寬,需要從浮橋通過。中洲上屯著三萬人馬,卻只有一座浮橋相通,如果能對中洲施展火攻,那麼洲上的魏軍將無處可逃。於是潘璋有了一個大膽的設想,他率軍來到中洲上游五十里處,砍下蘆葦百萬捆,綁成大筏,想靠蘆葦順流而下施展火攻。如果這一計劃實現,將對中洲上的魏軍造成毀滅性的打擊。然而,另一個人也看出了魏軍的破綻。

曹丕三路伐吳——曹魏元老的謝幕演出

潘璋

此人是董昭,曹魏老臣,這時擔任侍中,在曹丕身邊給他出主意。他看出中洲上的魏軍因為早已孤軍深入,此時已經岌岌可危,一旦浮橋被切斷,中洲遭襲擊,他們將無處可逃。加之江水不斷上漲,如果淹沒中洲,不必等吳軍出擊,魏軍直接就自動被淹沒了,因此,要撤軍只能越快越好。曹丕聽後如夢初醒,命令夏侯尚趕緊撤離。

魏軍撤退的消息傳來,潘璋自然失望萬分,但中洲旁的諸葛瑾可沒有失望的時間,他隨即率軍追擊,趁人還沒撤完能追一個算一個。魏軍因浮橋狹窄,通行不暢,面對吳軍的追擊潰不成軍,將軍石建、高遷僅以身免。在魏軍撤出後僅十日,果然水位暴漲。而因為夏侯尚的撤離,魏軍的包圍圈出現缺口,諸葛瑾等人得以接應朱然,江陵城已然無法攻下。

這樣東路的曹休也無法有所作為,於是曹丕下令撤軍,三路伐吳宣告失敗。孫權也無力再戰,借坡下驢,重遣使稱臣,這次不像前幾次只是口頭服軟,而是下了血本,貢品如下:奉貢明珠百筐,黃金千鎰,馴象二頭,或牝或牡,擾禽鸚鵡,其他珍玩盈舟溢航,千類萬品。

曹丕三路伐吳——曹魏元老的謝幕演出

董昭

曲終人散時

此戰,孫吳在三處都陷入苦戰,江陵和洞口更是慘勝,但最終還是成功擊退了魏軍,保住了江陵和濡須兩大戰略要塞。朱然憑藉守城的戰功名震曹魏,中路的朱桓和西路的全琮也因為此戰脫穎而出,和陸遜一起成為孫吳軍隊的支柱。

曹丕撤軍的次月,陸遜及丞相孫邵率領百官勸進,希望孫權稱帝,但被孫權拒絕。孫權知道,這次雖然能慘勝,但下次卻不一定能,穩妥的方式依然是聯劉抗曹,而一旦稱帝,蜀漢同意重修盟好的可能性又會降低。同月,劉備在白帝城駕崩,孫權派立信都尉馮熙前往弔唁。

六月,孫權派賀齊率領糜芳、劉邵攻下魏國的蘄春,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自己丟失沔北四縣的損失。十一月,諸葛亮派鄧芝使吳,孫劉再次訂立盟約。

曹魏方面,繼張遼病死軍中之後,曹仁也在撤軍當月病逝,曹魏元老裡兩大名將一同離世。三年後夏侯尚因為糾結於私人問題而英年早逝,和他同一年去世的還有差點翻臉的鐵哥們曹丕。接下來的幾年中,徐晃、曹休、臧霸、文聘、曹真以每年一個的速度穩定去世,追夢少年曹休在洞口之戰後終究沒能再次完成渡江的壯舉。而張郃卻是老當益壯,在同輩人死得差不多之後成為了魏軍主力,就在誰都不知道這老頭到底有多能活的時候,他在曹真去世的同年因為膝蓋中了一箭也不捨地離開了人世。那個被朱桓生擒的王雙後來被孫權放回了魏國,在陳倉之戰時被諸葛亮射殺,另一個老頭董昭則越活越來勁,在張郃死後五年才以八十一歲高齡離世。最後剩下的兩人是蔣濟和王凌,他們後來都官至三公,位極人臣,然後都因司馬懿而死。

三路伐吳,成為了這些人聚在一起的最後演出。

曹丕三路伐吳——曹魏元老的謝幕演出

張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