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你有「睡后收入」吗?

年轻人,你有「睡后收入」吗?

赚钱是一件庸俗,但人人都喜欢的事情。

大家都削尖了脑袋想要多赚一点钱,可是好像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可为什么依然那么多屌丝逆袭?

为什么又那么多暴发户?

为什么又那么多兼职,不出门就能过上好日子?

或许不是钱难赚,而是方法没有用对。

睡后收入——2018年度

继“隐形贫困人口”后第二扎心网红词

什么叫:睡后收入?

年轻人,你有「睡后收入」吗?

也就是说:

当你在睡觉时,你的钱在增加!

当你在旅游时,你的钱在增加!

当你在吃鸡打王者时,你的钱还在增加!!!

而作为一个年轻人,想要达到传说中的「睡后收入」,真的不得不来点副业!

那么做社群营销就是下班后你赚取额外收入的不二选择了。

什么是社群

社群就是有相同特性的一群人,比如以距离为点的,小区群,某某区域群;比如人群,白领,打工仔群;比如行业,营销群,装修群,老板群;比如兴趣爱好,篮球群,爬山群,拼客群,吃货群等等。

那什么是社群营销?

字面意思,给这些人群提供服务达到某个目的,比如聚集人气,某种商业目的等等。

其次,社群营销的载体是什么?

微信群,qq群,贴吧,论坛,当然还包括线下的协会,方式不限。

为什么社群经济这么火?两个例子告诉你。

小米:让用户深度参与

在创立之初,小米就定位于“走群众路线”,通过为用户营造参与感,打造“100个梦想的赞助商”并借助社会化媒体形成了早期种子用户爆发。

年轻人,你有「睡后收入」吗?

通过论坛做口碑,找资深用户,最后选了100位超级用户,参与小米UI的设计、研发、反馈,也就是小米所谓的“100个梦想的赞助商”。

小米还会赋予用户权利——成立“荣誉开发组”,让他们试用未发布的开发版、甚至参与绝密产品的开发。给了用户极大的荣誉感和认同感,让他们投入更大的激情参与产品的升级。

此外还有线下的小米“同城会”,跟用户交朋友,让发烧友最先体验产品等等。这极大的增加了用户的粘性和参与感。

而小米会在此阶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销售奇迹。2016米粉节,小米网总销售额突破18.7亿元,累计参与人数4683万人,游戏参与10.2亿次。

小米的早期用户深度参与互动,以及线下活动运营的方式,可称得上初创建立社群模式的教科书。

罗辑思维:让用户成为商业节点

不少人认为罗辑思维是靠内容引流,靠广告变现的媒体平台,但罗振宇更加看重的是微信微博里的高活跃用户。

年轻人,你有「睡后收入」吗?

从建立社群,让人与人之间产生连接,嫁接资源,产生商机,罗振宇让每个人靠自己在朋友圈当中某一个小领域的权威和信任形成资产,借此大量的人会去重建商业文明。

这类85后白领读书人群有共同的价值观,并渴望社群中找到精神上的优越感。

罗辑思维为这群用户提供独立思考的启蒙和捷径,激发用户的动机并养成分享习惯。

罗振宇针对这个人群,进行了两方面的扩散尝试,首先是连接内部会员关系:比如举办霸王餐活动,让会员说服各地餐馆,供会员们免费享用一餐饭,借此达到传播目的。第二种则是向外部扩散。比如罗胖售书活动、众筹卖月饼活动。借这些项目,社群里的人可以对外销售商品,从中得到回报。

有内容互动也有精神上的价值输出,最后还养成了用户的付费模式,逻辑思维将社群做得风生水起,可圈可点,为很多内容平台提供了很好的转型方向。

好产品是设计出来的,社群也一样

社群作为一个流量运营和变现的风口,它的门槛低,接地气,更人性化,是很多个人IP以及创业者尝试的首选。

但能够将社群成功运转以及从中获得变现的案例却少之又少,更多的尝试者获得的结果是:

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社群却无论如何也无法保持运作,而之前的所有努力也付之东流。

你是怎样看的?欢迎补充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