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成道日與臘八粥

佛成道日與臘八粥

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佛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

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

佛成道日與臘八粥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佛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

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

從這一天開始,人間有了佛陀,人間有了佛教,人間有了佛法。從這一天開始,一切迷惑的眾生,知道通過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改造,就能夠達到人格圓滿、究竟成佛的目標。

佛成道日與臘八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