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鑒福州|什麼是死?爲什麼總有人用死來躲避生活中的種種不順?

看鑑福州|什麼是死?為什麼總有人用死來躲避生活中的種種不順?

看鑑福州|什麼是死?為什麼總有人用死來躲避生活中的種種不順?

一、

死,是萬物的最終歸宿。

自古以來,人類都在不斷的與死神做對抗,卻無一人逃脫死神的魔爪。

這個世界上,也許死是待人最為公平的。無論你是天子帝王,還是平頭百姓;無論你是總統富翁,還是貧民負翁;都逃離不了死神的追逐。

生只有一次,死也只有一次。人生就如同一段旅途,一段不可逆轉的旅途,無論多麼留戀,只能回首,不能重遊。人生這輛列車,只有一個目的地。

既然只有一次,既然目的地終究會到達,為何還有那麼多人要提早結束呢?

看鑑福州|什麼是死?為什麼總有人用死來躲避生活中的種種不順?

二、

2014年,在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大安鄉,發生了一起悲劇,年僅十五歲的小婷(化名),無法忍受後媽的虐待,服下劇毒農藥百草枯。

雖然只是平常的一口,卻已經造成了致命的傷害,不久之後小婷離開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青春花季,因一口農藥入肚而枯萎。

她或許並不想輕生,只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引得父母的些許關愛。

對於她,人生之路尙長,卻選擇以死的方式對抗後媽地虐待,令人惋惜、催人警醒。

無獨有偶,在華山棧道上,有一男遊客,解開安全繩,竟從容地跳下懸崖,望著這絕美的華山,竟毫無一絲留戀地選擇離開。

正如人所說:他或許是想在這絕美的華山放鬆一下,釋放生活帶來的壓力,但無奈縱華山絕麗,卻也是慘慘萋萋。

最終,用結束生命來躲避生活中的種種不順。

看鑑福州|什麼是死?為什麼總有人用死來躲避生活中的種種不順?

三、

生活不易,歲月靜好、一帆風順固然是人生追求。但大多數人都是在起起落落中,品味著生活的酸甜苦辣。

生命短暫,如煙、如夢。有時風吹煙散,有時噩夢驚醒。經得住狂風侵襲,耐得了噩夢連連,活著方能有意義。

經不了狂風,耐不住噩夢,往往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福州小夥沉迷世界盃賭球,一連幾場下來,賠了積蓄,欠了網貸,心灰意冷之下,尋求短見,不幸悲劇發生。遺言說:父母之恩,來事再報。

可是,人真的有來世嗎?假如真的有來世,是否還會記得今生的種種所有嗎?是否寄希望於所謂的"再生人"?

這些都太過虛幻,今生不留,奈何預寄於往生。再者,即使有又如何知道來世不會有同樣的境遇。所以,人只有今生活著才會有機會。

看鑑福州|什麼是死?為什麼總有人用死來躲避生活中的種種不順?

四、

或許不是當事人,不懂當事人的焦灼與不安,也不懂當事人的痛苦與悲愴。

但當絕望降臨,也不應放棄對生活的追求,縱使噩夢環繞,活著就有美夢親臨的一天;

人最終的歸宿都只有一個,時間一到,自有歸處,何必急於一時。英國作家奈保爾曾如此形容人生:生活如此絕望,每一個人卻都興高采烈的活著。

又正如普希金所言: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相信吧!快樂日子將會來臨。心兒永遠嚮往著未來,現在卻常是憂鬱。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