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泸西虫茧巴乌,吹出一段相恋的悲情故事

「人文」泸西虫茧巴乌,吹出一段相恋的悲情故事

点击标题下方红河旅游,了解更多旅游资讯。「云南旅游新方向,云上梯田,梦想红河」

雨水洗涮着青翠的山头,山的那边,一串悠扬低沉的音符踩着雨滴的节拍钻进了耳朵。那古朴而神秘的曲调,和这个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村寨相得益彰。发出这独特音色的乐器就是虫茧巴乌。

泸西本土作家赵乔红曾写道:

清亮的虫茧巴乌

吹醒了太阳

我站在高高的东方山梁

歌唱泸西

歌唱我亲爱的家乡

看来,这个古老的民间乐器真心为壮乡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乐趣。

「人文」泸西虫茧巴乌,吹出一段相恋的悲情故事

“定情信物”——巴乌

“虫茧巴乌”的由来,源于一个人龙相爱的悲情故事。它讲述的是村中一青年猎人在干涸的小江河中,救了一个女子,并帮她到窄丫口 (今云鹏电站附近)家中传信。而被救的女子是龙王最小的女儿,小龙女得救后,二人由相识到相恋,并且私下结婚还生下了孩子。龙王得知此事,便囚禁了小龙女。

虫茧巴乌是龙女的一双儿女在沿江寻找母亲的过程中,利用江边的芦苇杆及橄榄枝头的虫茧制作的一种乐器,吹出了思念母亲的悲伤优美的曲调。

在泸西县永宁乡的小法依村,虫茧巴乌的演奏与制作,已经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文化,在当地得到了较好地保护和传承。

「人文」泸西虫茧巴乌,吹出一段相恋的悲情故事

在民间,巴乌常用于独奏、合奏或为舞蹈和叙事歌等说唱伴奏。虽然巴乌的音域窄、音量小,但它独具民族风格,极富民族色彩。

王树兴今年已经 76 岁了,他吹奏巴乌的时间差不多和他的年纪一样久远。

「人文」泸西虫茧巴乌,吹出一段相恋的悲情故事

虫茧巴乌传承人王树兴

“巴乌其实是用来吸引异性的一种乐器。”王树兴说,“它没有固定调子,你吹你的,我吹我的,一百个人有一百种调子。到了谈恋爱的季节,人人都会吹奏。”

「人文」泸西虫茧巴乌,吹出一段相恋的悲情故事

乐器是传情达意的最好工具,虫茧巴乌也如此。未婚的壮族小伙,常用巴乌来演奏情歌,向姑娘倾吐爱慕之情。

「人文」泸西虫茧巴乌,吹出一段相恋的悲情故事

迷你小笛子

巴乌以油竹为管、虫壳为哨,在壮语中叫“布呗浓(mbok beij non)”。

“我们原来一直把它称作‘小笛子’。”王树兴说,巴乌由管身和簧片组成,管身竹制,簧片则由一种虫茧制成。巴乌因竹管长短、音域不同,可分为高音、中音、低音三种。高音、中音巴乌,管长30cm~50cm、内径0.8cm~1.4cm,低音巴乌管长 60cm~80cm、内径1.6cm~2cm。

「人文」泸西虫茧巴乌,吹出一段相恋的悲情故事

巴乌的制作工艺不算复杂,但要做到发音准确却不容易。巴乌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紫竹和白竹,首先根据调门选择竹子的粗细,如F调内径为 1.5cm左右,竹节要均匀,外部光洁,无疤痕。竹质要细密、结实,掂在手里有分量,圆润的材料为佳。

选了竹材后,将其截成长 50cm~70cm的料子进行烘烤。烤竹料的目的一是把竹子里的水分烤出来,二是将竹子烤直。烤料最好用煤火、碳火,烤制时间一般为 5~6 分钟。如果竹材较湿,则需要烤两遍至三遍。烤料期间,还要用特制的膛锉将竹子里的竹节通开,通膛时不能伤及竹子的内壁。

「人文」泸西虫茧巴乌,吹出一段相恋的悲情故事

接下来便要制作接口,接口是用黄铜皮银焊丝接出与竹管内径相同的套管,然后用工具搓至圆滑。将制作好的内接外口进行插接,直到严丝合缝,再根据模板画出音孔的位置,用钻头打孔、磨孔。

虫壳子可以用嘴吹

吹嘴哨片,是巴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制作,也是这种乐器的特点所在。“到山上找到稍大一点的虫茧,我们当地叫虫壳子,橄榄树上的虫茧最佳,要春天采摘,虫茧里的虫子还为成蛾成蝶之前,虫还活着,虫茧才经久耐用。把虫茧用工具切两头,长3cm,小头做吹嘴,用手捏扁,虫茧的小头放在锅铲上磨薄后做哨片,大头套在竹削尖的小头上。”虫茧巴乌由此得名。

「人文」泸西虫茧巴乌,吹出一段相恋的悲情故事

壮族的虫茧巴乌,演奏无禁忌。男子和女子演奏的虫茧巴乌有所不同,男子巴乌为六孔,女子巴乌则是五孔。

有的巴乌曲调节奏自由、旋律优美,如《引情调》、《玩耍在街心》等;有的曲调委婉细腻,如《心里乐悠悠》、《相见笑颜开》等;也有的巴乌曲调如泣如诉,如《哭母调》、《孩子没有公鸡高》等。

「人文」泸西虫茧巴乌,吹出一段相恋的悲情故事「人文」泸西虫茧巴乌,吹出一段相恋的悲情故事

当月光如流水般静静地倾泻在壮乡的山野,多情的壮族巴乌把夜色点染得诗意朦朦。路旁、水边、树下,优美的巴乌曲调掺和着月色,回荡在旷野,流进人们的心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