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湛山寺是北方著名叢林,由天台倓虛法師監造,併兼首任住持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膠澳開埠以來,作為典型的西化殖民城市,青島一地西方教會眾多,卻沒有屬於本土的叢林宗教場所。

鑑於這種狀況,1931年夏,南京國民政府的時任交通部長葉恭綽、中東鐵路稽查局的局長陳飛青和著名佛學家周叔迦先生商議後,大家就想在青島建一座佛寺,填補這個空白。

青島:湛山寺是北方著名叢林,由天台倓虛法師監造,併兼首任住持

湛山寺山門

既要建設寺院,經費和地塊就成了首要問題。葉恭綽、陳飛青、周叔迦等人作為首倡者,先後慷慨解囊,提供捐助。時任青島市的兩任市長是胡若愚和沈鴻烈(胡辭職後,沈繼任),聞知此事後,都非常支持,先後撥付公用土地,作為建設寺院的基地。

土地和經費到位以後,由誰來主持興建寺院呢?這位人選必須是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葉恭綽、陳飛青、周叔迦等人經過商議,決定邀請倓虛法師主持監修。但當時倓虛法師正在黑龍江的哈爾濱擔任極樂寺住持,又兼顧瀋陽、長春的佛教事務,分身乏術,因此法師向陳飛青致歉,婉言謝絕監造青島寺院一事。

青島:湛山寺是北方著名叢林,由天台倓虛法師監造,併兼首任住持

湛山寺石獅子及藥師佛塔

無奈之下,1932年,中東鐵路稽查局長陳飛青,寫信給天台宗第四十三代的宗師諦閒法師,詳述了青島建寺始末,請法師幫忙推薦一位監修人選,諦閒法師思考再三,仍然向陳飛青舉薦了自己的弟子倓虛法師。

這位諦閒法師(1858--1932),是浙江黃岩人,號卓三。法師畢生辛勤弘法,誨人不倦,門人弟子眾多,是為佛教天台宗的泰斗。他向陳飛青推薦倓虛法師後不久,就於當年(民國二十一年)五月十九日(1932年7月3日),安詳坐逝,世壽七十五歲,僧臘五十五年。

也是這一年,倓虛法師從西安護送藏經版到上海。在上海的歡迎宴上,葉恭綽將諦閒法師的意思告訴了倓虛法師,並二次力邀,倓虛法師盛情難卻,遂即應允,從上海乘船到了青島。

青島:湛山寺是北方著名叢林,由天台倓虛法師監造,併兼首任住持

倓虛法師

據《影塵回憶錄》中,記載倓虛法師的口述,提到在上海臨走時,交通部長葉恭綽曾經交給法師幾封介紹信,分別給當時的膠濟鐵路委員長葛光庭、青島市市長沈鴻烈及其秘書胡家鳳,紳董袁道衝以及交通銀行的經理等人,請他們予以大力協助。

倓虛法師如約來到了青島,當時葉恭綽等人已在湛山租地730公頃,後又增租760公頃。這些土地,一部分是前任青島市市長鬍若愚提供的廉租土地(公地租金半價),另一部分是時任青島市市長沈鴻烈提供的無償土地,共計1500餘公頃。

為了進一步籌集建寺資金,倓虛法師等人還想了好多辦法,發行了"湛山寺福田獎券"兩萬份,每份售洋伍元。這是一種類似抽獎獎券的東西,以全幢洋房作為頭彩,汽車作為二彩,古玩傢俱等作為普通彩。全部獎券賣出之後,可獲得善款拾萬元。

除此之外,倓虛法師還向時任民國總理靳雲鵬和避居上海的段祺瑞募化善款,段祺瑞信佛後師從寶一和尚,自號"正道居士",靳雲鵬也是一心向佛,兩人聞知此事後,都捐了款項。

青島:湛山寺是北方著名叢林,由天台倓虛法師監造,併兼首任住持

湛山寺門額,倓虛法師手筆

善款和土地到位以後,倓虛法師立即開始了佛寺的監修工作,並將寺院取名為湛山寺。自1932年開始,歷時十年的時間,湛山寺終於建成。

關於寺廟門前的兩個守門的石獅子,還有一段故事。據說,山門前的這一對石獅子,是北魏年間文物,一開始放置在明朝衡王府門側,位於益都(今天濰坊市代管青州市),德國殖民期間,修築膠濟鐵路時,發現這兩個古物,就將其掠奪運送至青島。

1934年,膠濟鐵路委員長葛光庭得到這兩隻獅子,將其贈送給湛山寺,用於鎮守山門。可惜的是,這兩隻北魏珍品,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遭到嚴重破壞。1984年,青島市政府對殘舊的湛山寺進行修復,將這兩尊被砸壞的石獅子也重新修好,現仍放置在湛山寺山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