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丹江口養蜂人,堅守深山靠艱辛致富

湖北的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區,被譽為

"亞洲天池"。2000多年前,屈原就在此地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高速的現代化發展和充足的水資源,更是讓如今的丹江口成為了"中國水都"。飲水思源,讓我們來到丹江口,看看那當地的山水,當地的人們。

探秘丹江口養蜂人,堅守深山靠艱辛致富

探秘丹江口養蜂人,堅守深山靠艱辛致富

官山鎮孤山村,位於丹江口市西南部,地處道教聖地——武當山的西南山麓。山上繁茂的花草提供了豐富的蜜源,讓丹江口土蜂大量繁衍。這份大自然的饋贈,也被當地人因地制宜地利用起來。

探秘丹江口養蜂人,堅守深山靠艱辛致富

探秘丹江口養蜂人,堅守深山靠艱辛致富

記者國曉飛跟隨蜂農王萬梅來到大山深處,準備和她一起收攏一窩野生的蜜蜂,畢竟在大山裡,一箱新的蜜蜂,就意味著一份新的收入,所以養蜂人們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都會想盡辦法,認真對待。

探秘丹江口養蜂人,堅守深山靠艱辛致富

一點一點,隨著樹上蜜蜂數量的減少,王萬梅終於順利地把蜜蜂收攏到容器裡。由於山中的野花長得分散,所以王萬梅的養蜂場沒有固定的地點,要把蜂箱儘可能分散地放置在大山裡。每天她都要走幾十裡陡峭的山路,打理她散佈在山中各個角落的蜜蜂。此時在山頂,一個蜂箱在靜靜地等待新蜜蜂的到來......

探秘丹江口養蜂人,堅守深山靠艱辛致富

探秘丹江口養蜂人,堅守深山靠艱辛致富

遙想幾年前,王萬梅家裡也是像這樣來了一窩蜜蜂。她發現蜂巢裡有很多蜂蜜,便從中看到商機,把這些蜂收攏起來,開始了在大山中的養蜂事業。而如今那第一箱蜜蜂,現在是蜂場裡蜂蜜產量最高的。

探秘丹江口養蜂人,堅守深山靠艱辛致富

雖然丈夫也會來蜂場幫忙,但大部分時間還是王萬梅一個人在打理。經過不斷的實踐摸索,終於讓王萬梅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養蜂之道,蜂場規模也從最初的一箱變成了現在的兩百箱,產出的蜂蜜為家裡增添了不少收入。

探秘丹江口養蜂人,堅守深山靠艱辛致富

探秘丹江口養蜂人,堅守深山靠艱辛致富

對於王萬梅和丈夫來說,最香甜的也許不再是蜂蜜,而是他們一起養蜂時,艱辛卻充實的歷程。在這片環境秀美的大山裡,王萬梅依靠勤勞的雙手,收穫了幸福與財富。

探秘丹江口養蜂人,堅守深山靠艱辛致富

探秘丹江口養蜂人,堅守深山靠艱辛致富

探秘丹江口養蜂人,堅守深山靠艱辛致富

丹江水,地上的天河之水,一路途經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個省、直轄市,為沿線十幾座大中城市提供生產生活和工農業用水,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北方水資源的匱乏。

古人常講:飲水思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