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頭湧動的熱點景區中,巧用濾鏡和相機拍出「無人之境」

10月將至,全國各地旅遊景區都進入了“旺季”,不管是海南三亞的沙灘淺海,還是華山天險上的棧道,又或者是北京北海公園裡的瓊島,到處都是熙熙攘攘的遊人。此時,我們有什麼辦法可以拍攝出“無人之境”?很簡單,只要使用一些附件,並巧妙設置相機,這一切就只是按下快門那樣簡單。

在人頭湧動的熱點景區中,巧用濾鏡和相機拍出“無人之境”

小光圈加ND濾鏡

有經驗的拍攝者都知道,要降低快門速度,首先就是對相機的降低相機的感光度和縮小光圈,那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把快門速度降下來。但是,在陽光燦爛的夏天裡,這種方法還不能完全滿足“無人之境”的拍攝需要。因此,我們需要使用ND濾鏡進行輔助,大量降低通過鏡頭射入的光線強度。

在人頭湧動的熱點景區中,巧用濾鏡和相機拍出“無人之境”

ND鏡就是常說的減光鏡,它的原理跟我們帶的墨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唯一不同的是它不具備消除偏振光的功能,是純降低光線通過率的鏡片。它的作用很簡單,就是在不產生像差問題的同時,降低光線強度,使得相機的快門速度能獲得明顯的下降,進而實現在強光下也能拍攝慢快門畫面效果的目的。

目前減光鏡有很多選擇,總體上分為圓形的螺口減光鏡和方形的支架式減光鏡。

圓形減光鏡的選擇與鏡頭濾鏡尺寸參數直接對應,58毫米濾鏡尺寸的鏡頭使用77毫米直徑的圓形減光鏡就需要轉接環的支持,否則就無法安裝使用。

在人頭湧動的熱點景區中,巧用濾鏡和相機拍出“無人之境”

方形支架式減光鏡則因為它使用的是支架結構設計,因此收到鏡頭尺寸的限制較少,只要不超出支架系統所能支持的鏡頭濾鏡尺寸上限,就能正常安裝使用。

這兩種減光鏡都支持多枚減光鏡疊加使用,但圓形減光鏡本身受鏡頭濾鏡尺寸限制,多枚疊加後會產生暗角等問題。不過,目前隨著科技的進步,已經開始有可變密度的減光鏡可用。而方形支架式減光鏡則因為自身設計特點優勢,在多枚濾鏡疊加方面有更好的表現。因此,在拍攝時,大多數攝影人都會選擇價格更高,但兼容性更好的方形支架式減光鏡。

顯然,這是在人頭湧動的景區中拍攝“無人之境”的最好選擇。只要配合小光圈和減光鏡,使用三腳架拍攝慢快門的效果,就能讓來回走動的遊人在畫面中消失。

濾鏡和相機設置

減光鏡是有擋數級別之分的,如ND16就是比較常用且適用面較大的一個,它能降低約-4EV的曝光,建議購買時優先考慮此擋數級別的減光鏡。如果覺得ND16太貴,又或者是使用上覺得不合適,則可選擇兩枚ND8擋數級別的減光鏡搭配使用,單枚ND8減光鏡能降低約-3EV的曝光。

在人頭湧動的熱點景區中,巧用濾鏡和相機拍出“無人之境”

那這個減光效果是如何計算的呢?大家可以按感光度和光圈不變的前提下,使用單枚減光鏡可達到降低多少級快門速度的方式來理解。

如我們要拍攝景區中的“無人之境“畫面,根據相機的性能和參數極限,把感光度設置為ISO100,光圈設置為F16,此時無濾鏡時的快門速度為1/2秒,明顯不能滿足消除畫面中的遊人影像的目的。為此,我們可以使用ND8減光鏡,使快門速度降低約3級,達到到6秒左右。

為了能讓畫面更加純淨,把行動緩慢或偶有靜止不動的遊人也從畫面中消除,那就可以增加使用一枚ND8減光鏡,使之獲得約6級快門速度的降低效果,達到15秒以上的慢快門速度。

如此一來,通過濾鏡和相機設置,我們就可以在光線條件較好,環境亮度較高的前提下,在滿是遊人的熱門景區中拍攝出“無人之境“的照片。

注意事項

在濾鏡的使用中需要注意,多一枚濾鏡,就會對成像質量多一份影像,因此在拍攝中應竟可能少用濾鏡,多配合相機自身的功能設置來達到降低快門速度的目的。有些相機有內置ND濾鏡的功能,此時也可以打開使用。

在人頭湧動的熱點景區中,巧用濾鏡和相機拍出“無人之境”

在拍攝時,如果是隔著建築物或汽車玻璃進行拍攝,那就需要搭配使用具備消除反光的偏振濾鏡,並且儘可能使用更大的光圈拍攝。偏振鏡就不多說了,主要是為了消除反光帶來的畫面鬼影或重影問題。儘可能使用更大的光圈主要是為了虛化掉玻璃上那些讓人討厭的髒點,降低其對畫面觀感的負面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