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收好這份安全小貼士!

请收好这份安全小贴士!

请收好这份安全小贴士!

近來高溫暑熱,又正值假期,大人小孩都願意一頭扎進水裡圖個涼快。

但是每年夏天,總能看到一些溺水事件,特別是未成年人更容易在水中發生意外,讓人揪心的同時也驚醒眾人:在水域玩耍時可不能光顧著埋頭拍照、發朋友圈,基本的安全意識一定要養成。

高溫預警天氣,既要開開心心玩水,也要防患未然,請把這些提醒放在心上:

请收好这份安全小贴士!请收好这份安全小贴士!

泳技再高超,野泳也危險

水庫、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都是禁止下水的。因為在這裡面游泳,不管你游泳技術有多高超,都有可能遇到水草纏住你的腳、碎石劃破你的腳、淤泥陷住你的腳……

並且你的身體狀況,比如腿部抽筋、身體疲勞、空腹等也會讓你無法正常游泳,從而導致溺水。

最好的預防自然是不去這些區域野泳。

如果不慎落水該怎麼辦呢?

記得及時呼救,在水中保持鎮靜;

儘量在水中仰臥,呼吸保持“深吸淺呼”,留存體力等待救援。

有能力的話儘量向岸邊靠攏。

儘可能抓住手邊的漂浮物求生。

如果遇到他人落水千萬注意

能在岸上施救的決不下水,能用器材施救決不徒手救援。無論哪種方法,要首先保證自身安全,才能救人,萬不可盲目施救,變成“人溺己溺”。

看好警示牌 提防離岸流

漫步海邊時一定要看安全警示牌,禁止下海的區域千萬不要以身試法!不要看著大海風平浪靜,就覺得是安全的。

任何牌子都不是隨便立的,道理就是:嚴禁下水的海域,洋流特別不穩定,最容易出現離岸流,它也是大海里容易被忽視的殺手。

什麼叫做離岸流呢?

顧名思義,就是可以迅速地把你帶離海岸邊,捲到深水裡的潮汐流。

準確地說,它是一股射束似的狹窄而強勁的水流,它以垂直或接近垂直於海岸的方向向外海流去。這束水流雖然不長,但速度很快,流速可高達每秒2米以上,每股的持續時間為兩三分鐘甚至更長。

请收好这份安全小贴士!

去海邊玩耍,如果發現這種斷層的海面,一定要儘快提醒身邊人,一起迅速回到岸上。

這種毫無預示的暗流,無關天氣也無關溫度,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經常會讓人身陷其中才後知後覺,比較難以防範。不過也並不代表,遇見離岸流就凶多吉少。

如果在海邊遇到了離岸流,該怎麼做?

1.在下水之前,首先看清海水浴場的警示牌,是否禁止游泳。並親自觀察一下,海濱浴場的地形地貌、沙洲和缺口,因為缺口處是離岸流的多發區。

2.看海里有無狹窄而渾濁的條狀水流,並避開該水流。

3.陰曆初一或十五前後天文大潮期間,颱風來臨、風大浪高之時,最好不要下水游泳。

4.如果已經不慎被捲入離岸流中,或者感覺到小腿部有含泥沙的水流衝擊,務必保持冷靜節省體力,不要慌張和掙扎,努力沿著平行於海岸的方向朝一側游出。

请收好这份安全小贴士!

5.試圖逆流而上想靠岸,只能越陷越深。如若無法從一側游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隨波逐流。直到流勢明顯減緩後,再向一側努力游出,但一定要留足力氣,大聲呼救。

6.若遇到困在離岸流的人,儘快報警,然後儘可能給予幫助漂浮的器具,但千萬不要貿然下水救援!

時刻盯緊孩子 警惕溺水徵兆

在泳池游泳,也要量力而行,不管大人小孩,沒有掌握泳技千萬不要去深水區。

而且溺水並不是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那樣又撲騰又喊叫,真正的危險總是悄然發生!

溺水者往往想呼喊卻發不出聲音,特別是孩子。有的孩子在泳池中溺水,看起來卻像是“趴”或“站”在水中發愣,而此時,孩子可能已意識模糊,應儘快將孩子抱上岸救治!

不管泳池游泳,

還是海邊玩水

既然出來玩就不要再被手機綁住

放下手機看好孩子

這不僅是全身心的陪伴

更是對家人的生命安全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