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潮頭當歌再進發

牢把“一個奮鬥目標”、“四個時間節點”、“六個基本原則”、“五個主攻方向”——

綿陽:潮頭當歌再進發

——就綿陽推進中國科技城超常發展與建設西部現代化強市之探析

綿陽:潮頭當歌再進發

美麗的中國科技城城市一隅

繪就宏圖,再起征程。

邁步新時代,在對綿陽發展方位進行全面審視的基礎上,特別是在對事關綿陽長遠發展的40餘個市級重點課題進行深度調研與充分吸納的基礎上,綿陽,這個被黨中央、國務院命名的中國唯一的科技城,在登高望遠中作出了“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和西部現代化強市”的奮鬥目標,並圍繞這一目標繪就了“四個時間節點”的進度表、“六個基本原則”的路線圖、“五個主攻方向”的發力點。

之所以作出這一系列的戰略謀劃與科學部署,在日前舉行的綿陽市委七屆五次全會上,綿陽市委書記劉超在講話中表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四川篇’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行動指南,必須深學篤用、知行合一。”“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以及省委十一屆二次、三次全會作出了新的決策部署,必須對標對錶、全面落實。”“綿陽發展的歷史方位發生了深刻變化,必須精準研判、擔當有為。”

在接續奮進中,綿陽佇立潮頭,重整行裝再出發。

綿陽:潮頭當歌再進發

美麗的中國科技城——綿陽

A 重中之重 >>>

以“三個聚力”,破解“科技城之問”

在共和國廣袤的土地上,作為新中國“兩彈一星”誕生地的綿陽,一部城市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軍民融合的發展史。

從“一五”時期國防軍工資源的集中佈局,到改革開放後軍轉民的率先探索;從進入新世紀,國家批准建立中國科技城,軍民融合發展開始正式破題,再到黨的十八大後,隨著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後全面加速,軍民融合成為綿陽這座城市最鮮明的底色。

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川視察時,專門就綿陽軍民融合發展與科技城建設作出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綿陽是我國重要的國防軍工和科研生產基地,軍民融合發展潛力巨大,要促進軍地、軍民融合發展,趟出一條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的路子。

5月24日,省委書記彭清華在綿陽調研時強調,建設中國科技城是黨中央賦予四川的重大歷史使命,也是我省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重要載體,更是實現綿陽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的重大機遇和關鍵所在,要把這個金字招牌擦亮叫響。

此後,6月30日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定》明確提出:推進中國科技城超常發展。

“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關心下,綿陽國家科技城在探索前行中,初步走出了一條依靠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發展、助力經濟增長、保障國防建設的路子。”據綿陽有關方面介紹,近年來,綿陽國家科技城始終牢記國家使命,在眾多軍民融合領域形成了代表國家最高水平的國防科技力量,如核科學技術、空氣動力等居世界一流地位,航空發動機、磁性材料、二次雷達等居全國領先地位,在保障國家安全和戰略利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通過建成全國唯一的軍民兩用技術交易中心和在全國率先出臺軍民融合企業認定辦法等,在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在辯證地看待這些成績的同時,綿陽更是剔膚見骨地剖析科技城建設中的問題與不足。特別是在離黨中央、國務院建立國家科技城的初衷及中央與省對科技城建設的期冀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從某種程度上講,存在著“科學強、產業弱”“成果多、轉化少”等現象。“為何頭頂中國科技城的桂冠,綿陽的經濟總量在過去一段時間,在西部城市中的排名卻一度下滑?”這一綿陽全委會上的“科技城之問”,引發大家的深思!

在重任在肩的使命感中,綿陽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深度謀定未來發展的“五個主攻方向”,提出的第一主攻方向就是,聚力“科技創新、體制創新和產業創新”,以“超常的發展思路、超常的發展舉措與超常的建設成效”,來“實現中國科技城的超常發展”。

綿陽主要領導就此認為,這當中首要是抓創新主體培育,培育更多更優 “頂天立地”與“鋪天蓋地”的創新主體特別是企業主體;基礎是抓創新生態營造,形成服務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移轉化等科技創新活動全過程的良好環境;關鍵是抓創新活力激發,以制度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改革充分激發創新主體動力活力;核心是抓創新產業培育,壯大既能起支柱作用又有良好成長性的創新產業集群。

依託在綿軍工科研院所的技術優勢和現有產業基礎,綿陽表示,將著力構建“1+13”軍民融合高技術產業體系,計劃到2020年,全市認定的軍民融合企業由去年的321家提高到500家、產值由去年的1530億元增加到3000億元,打造國內有重要影響力和為綿陽經濟發展貢獻較大的軍民融合高技術產業發展集群。同時,把推進100平方公里的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建設,作為支撐科技城產業承載與超常發展的核心載體,建設最具“國際化”與“現代化”的科技新城、產業高地和城市新區,奠定綿陽建設現代化大城市之堅實基礎。

綿陽:潮頭當歌再進發

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寶馬王子發動機項目在綿陽投產

B 核心主攻 >>>

瞄準“686”,構建具有綿陽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產業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也是抓經濟工作的關鍵性抓手。

在綿陽經濟發展史上,2017年成為綿陽值得標註的一個年份。

這一年,綿陽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達到2074.75億元,成為我省地級市中首個突破2000億元的市州;GDP增速達到9.1%,位居全省第一,創下了1998年以來綿陽的最好位次。

綿陽:潮頭當歌再進發

中國綿陽科技城創新創業大會

“縱向比快慢,橫向比高低”。探究這一突破與嬗變,綿陽認為,其關鍵在於始終保持專注發展的定力,牢把“抓發展、抓投資、抓項目”的工作主線,堅持以項目為中心組織經濟工作,把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核心,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如今,站在又一個全新的歷史起點上,瞄準在全省率先建成經濟副中心以及加快建設西部現代化強市這一勢在必得的奮鬥目標,綿陽提出要系統謀劃、精準施策,加快構建具有綿陽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這包括,優先發展先進製造業:把先進製造業擺在優先發展位置,構建先進製造產業體系,培育先進製造企業群體,築牢綿陽“興市之本、強市之基”;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把握髮展趨勢,突出創新引領,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移,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現代服務業優勢產業集群;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以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重點產業、主導產業“做大規模、做優品質、做強品牌”,推進綿陽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

由此,綿陽基於目前產業發展的比較優勢與未來發展前景,確立了“686”重點產業培育計劃。第一個數字“6”,就是對接省“5+1”產業體系,在工業上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汽車、新材料、節能環保、高端裝備製造、食品飲料等六大產業;第二個數字“8”,就是在服務業上主要聚焦科技服務、現代物流、現代金融、電子商務、會展等生產性服務業和加快發展旅遊、文化創意、健康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第三個數字“6”,就是在農業上集中發力糧油、禽畜水產、中藥材、林果、蔬菜、休閒農業等六大產業,從而從整體上推進綿陽向西部先進製造強市、現代服務強市、現代農業強市鏗鏘邁進。

“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國民經濟的脊樑,具有‘一業興、百業興’的乘數效應。對於綿陽來講,先進製造業是培育發展新動能、贏得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所在。”綿陽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元方如是認為。綿陽為此表示,將持續推進大企業大集團培育“領航計劃”,加快形成“千億級企業領航、百億級企業帶動、十億級企業支撐”的大企業大集團群體,力爭到2025年培育年主營業務在1000億-2000億元以上的先進製造企業2戶、500億-1000億元的3戶、100億-500億元的5戶、10億-100億元50戶,培育一大批成長性好、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群體;計劃到2025年打造出3000億元級電子信息、2000億元級汽車、1000億元級新材料和節能環保等產業集群,培養出一批國家制造業領域的產業尖子和單項冠軍。

借梯上樓,借船出海。圍繞重點產業的補鏈、強鏈和擴鏈,近三年來,綿陽在掛圖作戰與掛帥出征中累計引進5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303個。特別是繼投資465億元的京東方面板生產線、453億元的漢能移動能源產業園等重大項目簽約落地後,今年又成功引進投資240億元的惠科液晶顯示器件生產線、202億元的威馬新能源汽車、166億元的威馬固態共享電池、130億元的新能源產業集群、128億元的諾思微系統基地等百億級重大產業項目,成就了“招大引強”的“綿陽現象”。

據測算,這些項目全面達產後,預計將年新增產值3000億元以上,實現“再造一個工業綿陽”。

綿陽:潮頭當歌再進發

位於綿陽科創區創新中心二期內的綿陽科技城國際企業孵化器

C 制勝要訣 >>>

持續推進“五大行動”,打造“一核兩翼、三區協同”發展新格局

在我國的經濟體系中,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層次和區域經濟的重要支撐。

對於綿陽而言,市強縣弱、城強鄉弱、縣域分化,一直是制約綿陽跨越發展的一大短板。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也是改革攻堅之著力點。去年1月,綿陽市委市政府在長達9個多月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以當年“1號文件”的形式出臺了《關於實施“振興計劃”推動縣域經濟加快發展的意見》。

在這份凝聚多方智慧的文件中,綿陽提出將通過統籌實施“產業培育提速、城鄉建設攻堅、民營經濟提振、改革開放突破、社會民生促進”五大行動,做實綿陽縣域經濟這一底部基礎。為此,綿陽還建立了推進機制,並設立了總規模達50億元的縣域經濟發展基金,用於支持縣域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

市縣聯動,合力攻堅。一年奮戰,綿陽在去年全省縣域GDP總排名中,9個縣市區就有5個排位上升,最高的上升了7位,創2015年全省實施區縣分類考核以來的最好成績。去年全市縣域範圍內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19.27億元,佔全市比重達到78.1%,同比提高0.37個百分點,為全市經濟總量突破2000億元大關提供了有力支撐。

新時代帶來新機遇,新戰略構建新格局。以黨的十九大精神與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為指引,綿陽日前在對市情再認識與再研判的基礎上,作出了構建“一核兩翼、三區協同”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的戰略安排,並將其作為綿陽“五大主攻方向”之一,旨在打造各具特色、聯動發展的區域經濟板塊,夯實綿陽發展的底部支撐。

一核:涵蓋綿陽涪城、遊仙、安州3個市轄區和經開、高新、科創、仙海4個開發園區,這是目前綿陽資源要素最集中、發展基礎最好的區域。未來綿陽將著力提升這“一核”的發展質量與輻射帶動力,培育壯大區域經濟核心增長極。

兩翼:以綿陽江油市和三臺縣為主體,這兩地發展基礎較好、人口較多。“大縣(市)要有大作為”,未來綿陽將強化此“兩翼”的骨幹支撐作用,培育和壯大區域發展重要支點,使這一個 “北翼”、一個“南端”,與作為綿陽“一核”的中心城區形成“三足鼎立”與“三端發力”的競相發展態勢。

三區:即樹立“全市一盤棋、全域一張圖”的思想,將綿陽全域劃分為中部平原河谷片區、東南丘陵片區、西北山地片區,根據其地理地貌、發展基礎、資源稟賦、自然條件等,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在既“求同”又“存異”中,打造優勢互補、相融共進的區域發展共同體。

“各出各的優勢牌”“各做各的特色菜”。在這一戰略的指引下,綿陽上下同欲、奮楫爭先。作為“一核”之一的涪城區,將圍繞“加快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加快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邁向“高質量發展樣板區”;安州區則將推進工業量質提升,建設先進製造業強區,打造1000億級汽車產業集群。

作為“兩翼”之一的三臺縣,將主動肩負“大縣要有大擔當、大縣要有大作為”的政治責任,全力打造大健康食品醫藥、高端裝備及新型材料製造等“三個百億”產業;作為綿陽縣域經濟發展“排頭兵”的江油,將圍繞“建設四川先進製造強縣和現代服務業強縣”目標,打造“北翼”骨幹支撐。

與之同時,綿陽高新區加速打造西部一流高科技園區,綿陽經開區加速衝刺西部先進製造業示範區,綿陽科創區加速發力西部軍民協同創新示範區……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在新時代的改革大潮中,以推進中國科技城超常發展和建設西部現代化強市為目標的綿陽,正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實幹開新局,改革再進發。

綿陽:潮頭當歌再進發

美麗的中國科技城城市夜景

○ “一干多支”總編說之 綿陽

時代是出卷人。

邁步新時代,在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學深悟、研以致用的基礎上,在對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所作出的新的決策部署進行對標對錶、務實重行的落實中,綿陽,這個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建設的中國唯一科技城,提出了“推進中國科技城超常發展與建設西部現代化強市”的總體目標和戰略謀劃。

這是一座備受黨中央國務院關注的城市!可以說,在全國地級市甚至所有城市中,鮮見一座城市能像綿陽這樣如此地得到中央的高度關注:為了她,中央成立了19個部委為成員單位的部際協調小組,並由一位副總理直接分管此項工作;為了她,國務院先後批覆了1個發展綱要和3個五年規劃。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多次提及綿陽,寄語這座曾經為我國國防科研事業作出過核聚變級卓越貢獻的城市,在新的發展征程中“趟出一條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的路子”。

“重大使命、重要載體,重大機遇、關鍵所在”,這是省委書記彭清華5月24日在綿調研時所強調的四個核心詞。清華書記指出,建設中國科技城是黨中央賦予四川的重大歷史使命,也是我省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重要載體,更是實現綿陽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的重大機遇和關鍵所在,要把這個金字招牌擦亮叫響。就在本月23日,省委還專門用半天時間研究科技城的建設……

“於唯一,當第一”。面對中央的重託與省委的期冀,頭頂中國科技城桂冠的綿陽,理當秉承關懷而奮起、搶抓機遇而圖強,在為我國實施創新驅動與軍民融合這兩大國家戰略“探索路徑、積累經驗、作出示範”的使命上,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爭當第一。今天,當我們以辯證的眼光審視科技城18年來的發展來路時,在肯定其成績的同時,更是深深地看到了發展中的問題與不足。這包括在從“科學”到“技術”、從“成果”到“產業”,推進綿陽富集的國防軍工資源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方面尚需下大力氣求得突破。

很高興的是,我們看到,在堅持問題導向、發展導向、目標導向中,綿陽市委日前所確立的未來“五大主攻”戰略謀劃中,“第一主攻”即為推進綿陽科技城超常發展。何以超常?結合省委專題會議精神,綿陽認為,那就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城建設和軍民融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大力實施創新驅動、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以推動科技創新為基礎,以軍民融合創新為特色,以體制機制創新和開放合作創新為動力,以實現創新驅動發展轉型為目標,統籌推進創新驅動與軍民融合、政府引導與市場主體、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對內改革與對外開放、服務國防與發展經濟,著力培育創新主體、營造創新生態、激發創新活力、壯大創新產業,加快把科技城打造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試驗田、軍民融合創新的排頭兵和西部地區發展的增長極’”。這,也是新時代賦予綿陽的新考卷。

“石以砥焉,化鈍為利”。面對這份新考卷,唯有擔當擔責,以敢於擔當的狀態、善於擔當的本領、勇於擔當的作風,“凡事都要有人去管、去盯、去促、去幹”,從而以“超常的思路、超常的舉措”,來實現綿陽國家科技城“超常的發展速度”與“超常的建設成效”,實現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建設中國科技城的戰略意圖與國家使命。

“以背曰負,以肩曰擔”。這一肩負著責任與使命匍匐前行之畫面,構成了中國文化裡“擔當”二字的意象。在綿陽,其擔當之精神在這座城市始終根脈相傳:遠古洪荒年代,在這裡誕生出的治水英雄大禹,面對有著毀滅性氾濫的滔滔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治理了水患,展現了中華民族所崇尚的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精神;新中國成立之初,在這裡戰鬥過的“兩彈元勳”鄧稼先,在此隱姓埋名,以身許國,為共和國長空鑄劍,成為中國人民挺直腰桿站起來的重要標誌;在凝聚著中國力量與彰顯著中國精神的汶川特大地震災後恢復重建中,在這裡成長出的共產黨員蘭輝,“始終對工作充滿激情,寧可讓身體透支,也不讓工作欠賬”,在奔波於災後重建中,不慎墜崖,因公殉職,被習近平總書記稱作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

新時代、新徵程,新擔當、新作為。在就幹好綿陽事情“科學地幹、務實地幹、創新地幹、高效地幹、乾淨地幹”的標註引領中,在“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中,我們對綿陽推進中國科技城超常發展與建設西部現代化強市充滿期待!

(四川經濟日報記者 任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