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何偉文:加拿大能頂住美方的霸凌嗎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人大重陽”

本文大概

1300字,讀完共需2分鐘

「关注」何伟文:加拿大能顶住美方的霸凌吗

作者何偉文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本文刊於9月3日《環球時報》。

自美墨8月27日就更新北美自貿協定(NAFTA)達成原則性協議後,特朗普立即喊話加拿大,限定8月31日前達成協議,否則面臨關稅懲罰。加拿大外長方慧蘭立刻趕往華盛頓,與美方日夜兼程談判,結果仍然未能在大限前達成協議。特朗普說到做到,昨日發推特說,“與加拿大的貿易談判本週結束,沒有達成任何協議”,“沒有必要把加拿大留在新的NAFTA裡。”

「关注」何伟文:加拿大能顶住美方的霸凌吗

加拿大外長方慧蘭

眾所周知,任何貿易協定的達成,往往都要歷經數年,反覆博弈,互有妥協,才最終完成。這次美國卻完全一副不容商量的架勢,我說什麼就是什麼,要麼簽字,要麼走人。這從美墨協議中看得很清楚。特朗普對北美自貿協定耿耿於懷的一個焦點是汽車及零部件,認為生產大量流向墨西哥,因為後者工資比美國低得多。新條款規定,40%-45%的汽車生產比例應由時薪不低於16美元的工人生產。意思是,這個生產比例必須在美國進行,因為墨西哥汽車工人平均時薪只有3美元左右,美國則在20美元上下。又規定,墨西哥每年對美汽車出口配額為240萬輛,超出部分要課徵關稅。美國不是一貫攻擊中國政府幹預貿易?這兩個數字不是干預?政府嚴格管理的貿易協定,是自貿協”,這兩條對墨西哥公平嗎?

更有甚者,迫使墨西哥就範後,美國馬上要加拿大畫押,沒有商量餘地。這再一次表明,其貿易政策基石是霸凌主義,與貿易伙伴是主從關係,不是平等關係;標準是對美國有利,美國第一,夥伴方利益不得妨礙美國利益。應用到美加協議,則包括完全按美方要求、但加拿大不能接受的版權保護期從現行的50年延長到75年,開放農產品市場、加入“落日條款”和取消仲裁機構等。這種行徑,理所當然地遭到加拿大的堅決反對。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強硬表示,如果不能達成良好的NAFTA協議,加拿大寧可退出這一協議。特魯多和方慧蘭都堅持原來的表態,即加拿大不會從現有立場後退,而不論美國和墨西哥達成了怎樣的交易。

「关注」何伟文:加拿大能顶住美方的霸凌吗

美國口口聲聲稱自己是NAFTA的輸家,但實際情況是,僅僅從最近15年看,美國無論對加拿大還是墨西哥,出口增長速度都超過從後者的進口。從2002年到2017年,美國自墨西哥進口從1346.16億美元增至3142.67億美元,累計增長133.45%;對墨西哥出口則從974.70億美元增至2433.14億美元,累計增長149.6%。同期美國自加拿大進口從2090.88億美元增至2993.19億美元,累計增長43.2%;對加拿大出口則從1609.23億美元增至2822.65億美元,累計增長75.4%。在此期間美國對加拿大的貿易逆差從481.65億美元減少到170.54億美元,接近平衡。即便從汽車及零部件看,來自墨西哥的廉價零部件進口並沒有減少美國汽車及零部件行業的就業。據美國勞工部統計,2018年7月該行業就業總數為97.2萬,比去年同期的93.14萬增加4.06萬。特朗普的責難實在沒有道理。但為了鞏固其票倉支持,他需要這麼說,這麼做。

美國在重談北美自貿協定上的態度警示我們,美方在貿易談判中不是按照公平貿易和國際貿易通行慣例,而是依據單方標準,按照美國利益,或者說票倉利益。又警示我們,美國在談判前,都要把大棒做大,在威脅下進行,企圖不戰而屈人之兵。至於有一種估計認為,美國“解決”了墨西哥和加拿大之後,就會集中力量對付中國,未必說明這種關係。美國與加墨的貿易談判及對後者的單邊關稅,主要是經濟貿易問題,對中國挑起貿易戰,則是更高層次。除了在貿易上打壓外,更深刻的是在戰略上遏制和經濟、技術及產業上全面壓制,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

長按關注

並附帶官微二維碼

「关注」何伟文:加拿大能顶住美方的霸凌吗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成立於2013年1月19日,是重陽投資董事長裘國根先生向母校捐贈並設立教育基金運營的主要資助項目。

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人大重陽聘請了全球數十位前政要、銀行家、知名學者為高級研究員,旨在關注現實、建言國家、服務人民。目前,人大重陽下設7個部門、運營管理3箇中心(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來,人大重陽在金融發展、全球治理、大國關係、宏觀政策等研究領域在國內外均具有較高認可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