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道飛彈國之重器,我國空射彈道飛彈成功試射?

近年來,空射彈道導彈再次出現“復興”,尤為俄羅斯的“匕首”為代表的小型彈道導彈。其經過適當改裝後整體性能方面都有所提高,而鑑於伊斯坎德爾-E改進成為“匕首”後出色的戰鬥力,我國最近也開始研究類似導彈。近日,據美媒報道,我國已經成功試射了某型號導彈。這次試射的導彈極有可能是我國新型的空射彈道導彈。它可以搭載核彈頭,而目前我國最有可能的就是把短程的DF-15彈道導彈整合到轟-6轟炸機上。可以稱之為是轟6K的又一殺手鐧武器,而這款殺手鐧武器一旦問世,其空戰實力又將上層樓。

彈道導彈國之重器,我國空射彈道導彈成功試射?

不可置否,空射彈道導彈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首先導彈發射所需初始燃料大大減少,再來因為飛機速度快,飛行高度高,機動性遠高於地面的汽車和水中的潛艇,導彈機動性方面也有所提高。而早在20世紀50年代,彈道導彈技術的發展如火如荼,地面、水下和空中發射方式都在探索中,但空射方式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未獲成功。首先,彈道導彈普遍重量過大,即使是大型運輸機一次也就攜帶1枚,雖然提高了機動性但是在火力上就有所欠缺,畢竟核潛艇一艘就可以攜帶十餘枚彈道導彈、卡車式彈道導彈雖然一次一枚,但是卡車的成本遠低於重型戰略運輸機。所以空射彈道導彈因為效費比的問題,很快遭到放棄。

彈道導彈國之重器,我國空射彈道導彈成功試射?

到了60年代末期,處於深度冷戰狀態的美、蘇兩國的核武庫已經膨脹到了足以摧毀地球數百次的規模。兩國認識到單純增加核武器數量已經毫無意義,於是在1969年11月27日開始進行限制戰略武器談判,並於1972年5月簽訂第一階段戰略武器限制條約。SALT-1僅要求雙方把核武器數量凍結在1972年中期水平上,並不限制提高核武器性能水平和部署方式。美蘇兩國相繼轉向研究遠程核巡航導彈,作為戰略轟炸機的首選武器。

彈道導彈國之重器,我國空射彈道導彈成功試射?

據悉,這是一款由轟-6K戰略轟炸機搭載的空基反艦彈道導彈,其用途和射程與俄羅斯高超音速彈道導彈“匕首”類似。由於是在空中發射的,所以彈道導彈處在上升階段的時間非常短,很巧妙的提高了彈道導彈的突防能力,防止被敵方的防禦系統進行攔截。而且其最大射程比其陸基發射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旦搭載成功我國將再多一件可以威懾海陸的空射利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