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龙岩——还记得圆形土楼吗?那是家乡的模样!

还记得《大鱼海棠》吗?那些惊艳的圆形建筑原来现实中也有!它们就是福建客家土楼,那儿就是我的家乡——福建龙岩。

温暖龙岩——还记得圆形土楼吗?那是家乡的模样!

说到土楼的出名还真有件趣事。龙岩永定的圆楼在解放初期被美国卫星拍到图片,误以为是中国核设施,后派“旅游团”到闽方知真相。龙岩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主要呈圆形和方形。

温暖龙岩——还记得圆形土楼吗?那是家乡的模样!

土楼最早时是方形,有宫殿式、府第式、体态不一,坚实牢固。楼里一楼可堆积粮食、饲养牲畜、有水井。若需御敌,只需将大门一关,几名青壮年守护大门,土楼则像坚强的大堡垒,妇孺老幼尽可高枕无忧。由于方形土楼具有方向性、四角较阴暗,通风采光有别,所以才又设计出通风采光良好的圆土楼。

圆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建筑材料主要是粘质红土、木材、鹅卵石等,墙壁下厚上薄,厚处竟达1.5米,再在外面涂一层防风雨剥蚀的石灰,非常坚固!可以防风,抗震,住在里面冬暖夏凉,舒服的很。

每一座土楼,又如同一个“大家族,小社会”。我们同一祖宗同血缘的家族都住一块,大大小小的过着共门户、共厅堂、共楼梯、共庭院、共水井和睦生活。每家每户有点事需要帮忙时大家齐心上,早上一起床推开门便是一声声的问好声,真是美好的又令人充满希望一天。

温暖龙岩——还记得圆形土楼吗?那是家乡的模样!

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便是绕着整栋楼从上到下沿着楼梯来回跑的玩捉迷藏了,似乎永远都玩不累,永远都能在土楼的某个角落里又发现它的秘密。它是我们童年的游乐园。而到了过年的时候,整栋大房子楼内张灯结彩,楼外鞭炮声声响,好不热闹!

这是一种有归属感的温暖。

然而随着我们长大,女孩子们出嫁,男孩子们娶妻,土楼也住不下了,似乎家族的亲人们也不喜欢这种门对门几乎无秘密的生活。渐渐的大家都搬离了土楼,住进来钢筋混凝土搭建的独立洋楼里。庞大的家族终于还是四分五裂,各自发展开花。

温暖龙岩——还记得圆形土楼吗?那是家乡的模样!

土楼被抛弃了,井口也被封了,没有人气供养的它日益老化。而它曾经爱护的亲人们似乎已经把它遗忘在角落里再没有人来为它修缮。

近几年回去看望这位老朋友,在推开门的刹那,我知道时光终于回不去了。走在楼梯向上爬时发出的咯吱声和日益明显的颤抖,告诉我它老了。墙角是蜘蛛网,门把手是蜘蛛网,抬头从屋顶的这头到那头连成一片的还是蜘蛛网。庭院的地板上也积了厚厚的一层青苔,更是增添了森然的意味。关上大门,我只能静静离去。

不知道还有多少年后它就会倒塌,连带着与它的旧时光最终尘归尘,土归土。如同渐渐老去的父母,不知何时已爬满花白的头发,他们眼睛花了,手脚也不是那么有力了,身体也不是那么强壮健康了,他们终于到了需要我们子女养护的时候了。

有了人才有家,有了家才有思念,有了思念才有家乡。

温暖龙岩——还记得圆形土楼吗?那是家乡的模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