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便利店是這樣發展的,或許有你沒有想到的

便利店掌櫃最近看到這樣一篇文章——《2018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這個是在2018中國便利店大會上,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波士頓諮詢公司聯合發佈。

2017中國便利店是這樣發展的,或許有你沒有想到的

便利店

一、2017年便利店行業增速達23%,市場規模超過1900億元。開店數量及同店銷售雙雙增長。

評:這幾年,各類便利店如雨後春筍紛紛出現在街頭巷尾,而且還受到資本的追逐。

二、市場空間大,一二線城市是增長熱點。同時,區域格局明顯,全國佈局尚未出現。

評:雖然不少便利店開始走出自己的原先的區域,如美宜佳在廣東之外開拓了差不多十個省,但是從整體來說,尚未形成全國佈局的局面。一二線城市是便利店的增長熱點,這一點相信和不少人的感覺相反,也不奇怪,一二線城市的經濟發展狀況和消費習慣畢竟擺在那裡。

2017中國便利店是這樣發展的,或許有你沒有想到的

美宜佳。

三、盈利性提升空間大。單店銷售、利潤水平雖歷年有所改善,但與國際領先企業差距仍然較大。

評:這個不難理解,國內便利店的單店盈利水平比較差,商品結構並不完善。例如:剛在南京開拓門店7-Eleven,有一個珠江路店金鷹7-Eleven單日銷售記錄達37萬,這個數據破了7-11中國區的紀錄,目前穩定在日均5-7萬。這個數據是很多國內便利店無法想象的。

四:運營成本快速上升。租金、人工成本在2017年均呈現上漲趨勢。

五:商品結構亟待提升。即食品佔比低,自有品牌佔比低。

評:國內不少便利店的毛利比較低的一個重要原因,開拓這幾兩項成本也是比較高的。

2017中國便利店是這樣發展的,或許有你沒有想到的

日式便利店的盈利能力比較強。

六:加盟機制不完善。加盟佔比較低,近4成企業尚未開展加盟,加盟管理較為鬆散。

評:國內不少連鎖便利店盲目擴張,而且對於加盟店的管理比較鬆散,持續這樣下去,品牌的美譽度必然下降。

七:數字化初見雛形。半數企業引入網購,網購佔比約8%;移動支付技術普及

八:會員體系有待加強。40%企業建立了會員體系,其會員消費佔比均35%。

評:會員體系的建設,體現了一個連鎖便利店企業的戰略眼光,在選擇加盟的時候,會員體系建設也是考察的一個重要方面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