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的亂局是單純因爲石油控制權的問題嗎?如果有一天中東石油採光了,這些國家會怎麼辦?

和風漫談


中東的亂局,說到本質就是金錢與權力的問題。權力的遊戲決定了誰是國家和土地的主宰,而金錢的貪婪決定誰享受著地下資源帶來的榮華富貴。


內外權力的鬥爭,分別體現為王室矛盾和教派爭鬥

其中,沙特的王室內鬥是近年來中東國家內政爭鬥最激烈和最明顯的體現,沙特王室內鬥的具體情況,七師弟已經在一篇回答之中詳細地表達過了,同時,未來可能還會在頭條號之中陸續詳細披露,大概意思就是,老六,老五,老七之間的皇位爭奪,但是這一波爭奪,涉及了逼宮,宮廷槍擊,大規模反腐等等精彩的故事。不過這不是咱們的重點,重點是,中東國際權力的爭奪,也就是什葉派與遜尼派的爭奪。

什葉派的政權基本上都是共和政權,大家記住共和兩個字,意思是沒有君主。其陣營的國家有,伊朗,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巴勒斯坦,這些國家,在中東形成了什葉派走廊。

在什葉派眼中,宗教的管理歸於特定的宗教人物,而不是君主,教義以古蘭經為準而不是之後世俗化的解讀,在什葉派的宗教政治之下,中東以沙特為代表的阿拉伯國家的君主神權式政權都是虛偽且虛假的,換種方式說,就是這些君主都是偽君主,沒有王位的合法性,所以在遜尼派世界裡,除了壟斷權力的高層,其他百姓對於什葉派,仇恨度並不高。

而七師弟在另一篇答案裡曾經數過,當前阿拉伯國家之中,共有14位君主,上千名王子和萬人級別的貴族,這些階層,是無論如何不願意什葉派的教義深入人心而動搖其王權的,這就是為什麼沙特等國家如此敵視伊朗的原因,很多人認為沙特敵視伊朗是因為美國,其實不然,真正原因在此。


有一個現象可以證明這一論斷,那就是非王權的遜尼派國家或是政治較為民主化的遜尼派國家,與什葉派國家就並非絕對的劍拔弩張狀態,比如埃及,土耳其和較為開放民主的卡塔爾。


金錢的遊戲在於互相搶客戶

在美國還是世界第一原油進口國的時候,美國穩穩且牢牢地控制了沙特,且沙特也因為有美國這一最大買家而富可流油,沙特王室十幾年來的盆滿之後極盡奢華,這是我們有目共睹的,而另一大油主伊拉克也是一度建立起了中東最強大的軍隊。在中東國家,誰能擁有最大的原油出口量,誰就註定富裕,這一規則非常簡單。

近期,美國製裁伊朗的大棒已經高懸在伊朗頭上,且美國第一時間就把伊朗的市場份額分配給了沙特,這就體現出了赤裸裸的金錢鬥爭,而為什麼美國會專門分配給沙特,難道是因為美沙兩國情誼深厚嗎?並不是,而是沙特的國家石油公司阿美目前就是美國融資的公司,且未來上市之後,其控股搞不好,還是美帝。

不過七師弟這裡有些個人的喜好,那就是相比於遜尼派國家極盡奢華和什葉派國家自強不息的迥然不同,七師弟比較偏好後者,大家旁觀伊朗,伊拉克,只要有錢了,就自己打造軍事能力,探索核武器,而沙特等國呢,有錢之後就是私人飛機,超級豪車,去美國買軍火,這種方式經營國家,顯然不具備可持續性。


石油完了之後?

2050年左右,石油就開始轉入稀有資源的級別,什麼意思呢?就是屆時石油將成為和鎂鋁錫錳鎳鈦鈾等稀有金屬資源一個級別的地下資源使用,不再當做燃料石油,屆時,石油將只應用於化工,重工業和軍事,這也是為什麼從2030年前後,世界各國都開始禁售燃油車的原因。


屆時,憑藉石油的稀缺,中東等國家,還能有著不俗的資源出口收入。但是,在石油完全開採完畢之後,只能看這些國家在這幾十年的轉型努力了,對於伊朗來說,農業和工業,旅遊業的發展進步,近些年來都是可喜的,但是也不能否認伊朗國家內部也存在著軍商不分,類似俄羅斯巨頭壟斷的問題,而對於約旦,沙特等沙漠地區較多的國家,未來,還真需要這些專機豪車的王子們,多思考一下。


七師弟


中東地理位置優越,位於歐洲,亞洲和非洲的交匯點,長期以來一直是美國外交政策的重點。擁有廣泛的文化,宗教和民族,包括阿拉伯人,猶太人,庫爾德人,波斯人和土耳其人等。中東亂局有諸多原因,當然,石油的控制權是最為重要的原因,除此之外,教派之爭、利益衝突等等,導致中東地區直到如今依然混亂不堪。

中東地區的大多數國家是世界上最年輕,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超過60%的地區居民不到30歲,對於西方國家來說,這將被視為一種優勢,但在中東則不然。由於中東國家經濟和教育基礎設施,缺乏獲得教育,就業等一系列原因,這種人口膨脹將繼續對整個地區的政治穩定產生重大影響。

中東擁有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儲量,是世界主要的石油輸出地區。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費國,美國擁有維護該地區石油和天然氣自由流動的既得利益。即使美國實際上從中東進口的石油相對較少也是如此,美國經濟仍然容易受到世界石油價格突然飆升的影響。

儘管許多石油出口國從2008年金融危機和隨後的經濟衰退中復甦,但自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油價下跌,它們經歷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不僅如此,中東地區充滿了經濟極端。例如:

  • 就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而言,卡塔爾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而距離卡塔爾僅700英里的也門卻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 沙特阿拉伯擁有265億桶探明石油儲量。它與約旦共享近500英里的邊界,約旦僅有100萬桶探明石油儲量。

所以說,一直以來,中東各個國家都開始實現經濟轉型,以減少經濟上完全依賴石油,在這方面做的比較成功的是阿聯酋,卡塔爾等國,而沙特也已經付諸於實際行動,推出了“2030年願景”,旨在擺脫對石油的嚴重依賴。

走進伊拉克


剛訪問中東回到北京,回答下這個問題。我認為中東的亂局,和石油有一定的關係,但其根本還是宗教問題。

如果說中東的亂局是因為石油控制權,那麼美國理論上更應該控制沙特,控制伊朗,並且控制中東的石油及石油價格。實際上,歐佩克對於石油的定價權,以及對西方還是有一定的掣肘能力的。

中東的亂局只有一小部分是外部原因導致的,絕大部分原因是內因,無論是伊朗和伊拉克的矛盾,還是沙特和伊朗的矛盾,以及土耳其與庫爾德人之間的矛盾,都和石油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所以美國和以色列作為聯盟,對中東國家進行打擊,目的為了爭奪石油,這只是一個非常表面的膚淺的因素。假如沒有美國或者以色列,中東國家也許比現在更亂。

很簡單,中東問題的實質是宗教問題,不是國家問題,也不是石油控制權問題。

從猶太教和,基督教,伊斯蘭教同發源於耶路撒冷這個背景來看,三種宗教是同源,但是鬥爭很激烈,比如說作為猶太教的以色列人,是穆斯林發誓要消滅消滅的目標,他們目標不是要強佔以色列的土地,而是要把以色列從中東的地圖上抹去。

按照巴勒斯坦人以及一些阿拉伯國家的教育,以色列人是撒旦。

但是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矛盾是可以緩和甚至可以控制的,比如說以色列和埃及,約旦就簽訂了和平外交關係,難以控制的是伊斯蘭國家內部的爭端。

伊朗,敘利亞,黎巴嫩,他們所代表的是什葉派力量,而沙特其他一些國家是遜尼派,這兩派之間的鬥爭是你死我活的,而什葉派和遜尼派之外,極端的力量就是伊斯蘭國,他們更是造成了生靈塗炭,導致這些年近百萬人死傷。

所以中東國家的亂不是因為石油,而是因為宗教,其本質不是宗教戰爭,而是宗教內的鬥爭。

除了宗教之外,還有種族上的矛盾,土耳其人是突厥人,伊朗人是波斯人,沙特等國家是阿拉伯人,而還有一個一直夢想建國的庫爾德人,這幾支力量,有合作又有鬥爭,分分合合,矛盾十分複雜。

所以,如果是因為石油,爭端容易解決,如果是因為土地,爭端也容易解決,而如果是宗教,是意識所引發的爭端,恐怕是幾百年難以解決的,所以中東現在的亂局,可能是重新洗牌的開始,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王衝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石油的發現和開採是中東地區徹底改變命運的關鍵因素。石油是一種戰略資源,無論是百姓的日常生活,還是軍事領域都需要石油,總之,人類生產生活的的各個領域都離不開石油。但石油的生成需要的時間和條件都非常嚴格,不是任何地點都可以輕易開採到石油,中東是目前所知的石油儲量最大,品質最高,加上物以希為貴,所以中東國家就依靠出口石油迅速致富,從一窮二白的落後國家變成了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富裕國家,也正是中東地區豐富的石油儲量使其在國際社會的戰略地位。

但我們也必須搞清楚,中東國家的發展並不是僅僅靠石油而已。前面已經說過,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開採完了也就沒有了,加上石油開採遺留下大量的地質問題,如果不採取措施可能會造成巨大的損失。所以中東各個產油國已經在採取措施,彌補石油開採引發的問題。而且產油國也開始居安思危,在經濟上早已開始多元化,避免單一的石油經濟。

中東國家大多是文明古國,在人類文明史上做出了巨大貢獻。那時候,中東就沒有發現石油。那麼靠的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優越的地理位置。打開世界地圖我們就會發現,中東居於亞非歐三大洲的 交匯處,是三大洲國家開展國際貿易和人員往來的必經之路,古代絲綢之路的開闢,東西方的交往,如果不經過中東是 可能實現的。從軍事角度來看也是如此。總之,優越的地理位置會使中東地區始終在國際社會佔有一席之地,很難被忽視。

還要知道的是中東地區的文明程度在古代就非常高,特別是在宗教方面的地位非常高。我們熟知的世界宗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發源於中東,猶太教也是如此,所以中東地區目前有很多這三大宗教的聖地,每年都吸引著無數信徒來頂禮膜拜。正是如此,中東國家完全可以利用得天獨厚的條件,進一步挖掘古老文明的現代價值,一方面為自身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另一方面也有益於文明的保護和傳承。

總之,石油對於中東國家是很重要,但中東地區之所以可以成為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並創造了輝煌的人類文明,並不會只靠某一種因素,中東國家實際上已經在行動。祝福他們。


詹思丁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中東亂局不單純是因為石油能源,能源爭奪甚至不是主因,因為爭奪石油能源本身最多是戰術層面的過程要素。

中東亂局主因一定是戰略層面的因素,一是石油美元霸權戰略載體的維護,二是美國為首的北約基於地區安全的地緣政治熱點需求和阻止俄羅斯影響力西移的屏障搭建,三是美國軍火商財團需要遠離美國本土的戰火延續其不間斷的軍火市場需求,以及保持美國軍事優勢的試驗場。

第二個問題,中東沒有了石油,這個地域各個國家的出路。需要一個異常痛苦的工業化鳳凰涅槃過程,這個過程將會削減該地區大部分人口。


哈哈鏡38688377


中東的亂局完全是由外來勢力,挑撥和干預的結果。再加上這個地區本來就是宗教矛盾複雜的地區,域外大國利用這樣的矛盾,很好的控制住了中東地區的部分國家。在中東地區做的最好的就是美國,控制住了中東地區絕大部分國家。當然美國的目的也肯定是為了利益而來,而該地區的利益自然就是以石油為導向的產業。



美國自從脫離佈雷頓森林體系以後,美元與黃金解綁後,不再追求1盎司黃金兌換38美元以後,美國開始大肆印製美元,對外輸出通貨膨脹。那麼美國就必須找到一個國際社會都要依賴的大宗商品,而石油就是最好的。所以美國開始將美元與各主要石油國家洽談,以美元作為結算,進而讓美元繼續鞏固了國際結算地位。


那麼美國介入中東問題,自然就是為了石油利益,這個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比如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2011的利比亞戰爭,都是與美元和石油有著直接關係的戰爭。而這都是OPEK成員國,並且薩達姆準備將石油出口結算改為歐元,而卡扎菲則要成立石油貨幣,比薩達姆還狠,美國怎麼可能讓他們帶頭挑事!

於是戰爭就會讓美國以各種藉口,對他們採取軍事打擊行動。但是這次同樣針對伊朗也是如此,伊朗是中東地區第三大石油出口國,最高峰每天向世界出口380萬桶原油。控制住伊朗這最後一根中東的石油“稻草”,美國就可以完全控制世界油價,這對於美國即將到來的石油出口大國是利益多多。那麼美國自然要全力以赴的針對伊朗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對於中東國家也知道自己的石油資源早晚都會有枯竭的時候,也曾經想過未來的出路和門路。沙特也曾經想過這樣的問題,於是也開始搞工業化,可是美國並不想讓這些中東國家有這樣的想法。更不願意讓沙特做這個開頭,於是通過各種手段和方式,讓沙特最後放棄了這樣的想法。自然其他中東小國就更沒有能力進行經濟轉型了!


但是以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還是夠維持這些國家100年是沒問題的。而小國根本不會願意考慮工業化的,畢竟國家小,根本就搞不起來。只有像沙特和伊朗這樣的國家才會有這樣的工業化的想法。

所以美國第一個就打掉了沙特的工業化萌芽,讓中東地區永遠都生活在自己的陰影之下,這樣美國才有機會控制地區的石油,並保證美元的全球貨幣結算地位。如果哪個國家不聽話,那麼美國,第五艦隊就會給對方以最大的威脅,最後讓其臣服。



這就是美國的中東戰略,而且中東地區的混亂又可以給美國的軍火銷售帶來火爆的旺季。比如敘利亞戰爭的爆發,就導致沙特不斷在美國購買武器,2017年沙特以1100億美元的軍購,讓世界震驚。這就是美國的手段,這也是中東的石油財富帶來的霍亂!!!

以上是淡然小司的個人看法,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見解,謝謝大家的點贊,轉發和關注!!


淡然小司


中東問題說起來錯綜複雜,實際上也是有源頭的。

伊斯蘭教剛開始時,中東各自為政,地方勢力各自把控,就是發明了伊斯蘭教,才有了後來的統一的語言和思想,才有了後來強大的中東,包括它的文學,建築,科技,醫藥。

所以,我們看到中東是由亂走向統的。

那現在為什麼亂了呢?

伊斯蘭教延伸到現在,不斷被改良,發展。

最初大家一起讀古蘭經,一起尋找自己的真主,伊斯蘭教規定,真主不能被畫出來,也不能被描繪,所以,中東人不會直接提真主的特徵,剛開始只是部落之間統一,後來才有了國家的出現,國家出現後,當政者都是教會的人員,所謂的政教合一。

這個時候一切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再後來,派系出現了,高山地區的,因為需要協助生產,需要全民突擊,組織人員出勤者以技管人,慢慢出現了,管理國家的人與管宗教事務的人分開,讓更多的人專注於自己的事情,出現了最開始的什葉派,而平原地方由於歷史原因,一直用教統領一切,並逐步演化成國王和君主,當然伊斯蘭教人民是難接受的,因為真主只是一個,任何人無法見過真主,也不能代表真主,只能是真主在地上的中間人。阿拉伯國家由於君主制,把富裕地區的糧食調換乾旱地區,獲得了很多民眾支持,因為君主代表國家,互相調配糧食,都是一家人自己的事。

到最後,二派利害關係突出來了,一是美國,二是石油,有了自己的利益,誰管撒手恭讓這些江山給老百姓,所以,沙特阿拉伯也是比較次要的國家,除了有些小錢,但國家治理還是比較落後。

多謝


歐陽文學愛好者


中東局勢一直是複雜的,因素錯綜複雜。其根本因素還是國家和民族利益和衝突問題。有國際環境因素,也有地域環境因素;有經濟利益因素,也有宗教和文化衝突因素。國際環境因素重點在於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集中參與,分割治理導致的。地域因素主要是該地區民族、文化、信仰以及地裡位置等長期以來的地域衝突導致的。國際力量充分運用了地域因素來做文章。在經濟因素方面主要是以石油等資源開展的競爭和衝突,也是被國際力量所掌控。中東局勢大的就兩種力量,一是國際力量,一是地域力量,兩種力量媾和在一起形成複雜多變的態勢。如果中東地區的石油開採殆盡,只能說在能源資源上可被國際力量利用的點減少了,其他因素仍然會長期存在。


龍印耕讀


我感覺,引發中東亂局更深層次的原因,

應該是宗教信仰和文化觀念上起的衝突。

是非迷途善惡假相,名利苦海口舌兇場,

歸根結底是要憑良心做事才能解決問題。


明心真人


沒有了石油,外國勢力就不去參和了,國內也就不會產生各股力量了,中東也就沒了亂局,但是,也會很窮的,因為他們除了石油,什麼也不會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