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許渭根 22年堅持資助20多個寒門學子

好人许渭根 22年坚持资助20多个寒门学子

好人许渭根 22年坚持资助20多个寒门学子

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走10000步;晚飯後再走10000步。到了週末,健步走、爬山,步數倍增。

走路這件事,許渭根堅持了十多年。

許渭根身上還有一個堅持——從1997年開始資助貧困學生。22年過去了,他和他的朋友們已經幫助了20多個孩子,這些孩子中有的已經讀到了博士。

許渭根是浙江省植物保護檢疫局一名普通的員工。他說,世上最難的事就是堅持。一旦選擇了對的事,他都會堅持。

三十而立想要立人

30歲那年開始資助孩子們

許渭根的辦公桌的玻璃板下,壓著不少泛黃的照片。其中一張是一個女孩的單人照,穿著粉色的運動衣褲,面容清秀。下面壓著另一張許渭根年輕時的照片,笑得很開懷,他身邊站著一個小姑娘。

“看得出是同一個人嗎?”許渭根指著照片笑了。

這是他資助的第一個孩子,文文(化名)。

生日那天,愛人問他想要什麼禮物。他想了想:三十而立,立人還是立業?事業才剛剛起步,還是腳踏實地點。要麼就立人吧。

他決定讓這個生日過得有意義——資助貧困學生。

後來,他和麗水雲和縣“希望工程”辦公室聯繫,請他們幫助物色一位學生。

當地推薦了正準備升小學三年級的文文。孩子眼神清澈,許渭根看過照片,就決定是她了。許渭根拿出500元,可以讓文文順利讀到小學六年級。

第二年,許渭根帶著新書包、新衣服去了一趟文文的家。那一趟380公里,路上好一番折騰。許渭根看到了滿是泥牆的房子,和穿著各種補丁衣服怯生生的文文。

以後的日子,每逢開學前,許渭根都會準時把學費匯給文文,一直到初中、高中。而書信,成為了兩個人聯繫的唯一方式。許渭根把所有書信都珍藏著,時不時會翻出來看看。

文文管許渭根叫“老爸”。現在的文文已經結婚生子,文文的兒子也知道,在杭州有個特別的“外公”。

帶動朋友們加入助學行列

他說只要能力允許會一直做下去

文文成家了,許渭根很高興,但他心底一直有個遺憾。因為各種原因,文文沒能讀大學。

2011年,許渭根將助學計劃重啟,他想資助貧困大學生。

松陽縣樟溪鄉東市村剛剛考上浙江大學的小朵(化名),成了他資助的對象。開學前,他將一年的學費全都匯了過去。報到那天,他開車把小朵和雙胞胎妹妹一起送到了學校。

許渭根助學這件事,家裡人都很支持。

每逢節假日,許渭根會和愛人、孩子一同去浙大看望這兩個孩子,帶她們吃飯、逛街。有時候也會把女孩們接到家中,一起參加家庭聚會。

許渭根也有自己的原則。他很誠懇地對記者說,“我不是大老闆,一年幾千元還是拿得出,但是人不應該一直等,不能養成經濟方面的依賴。”他鼓勵所有孩子們在保證學習的前提下,出去勤工儉學,“實在有困難,任何問題都可以聯繫我。”

如今小朵已是博士第四年了,時不時會接到許渭根的電話。

她告訴記者,一直很感謝這個突然出現的許叔叔。“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總是猶豫不決,爸媽都不是很懂,我就問叔叔,叔叔都能給我指明方向,有時候會竭盡全力幫我。每年,叔叔都會給我們姐妹倆過生日。如果碰巧有事,還會微信發個紅包,讓我們吃頓好的。”

在許渭根的帶動下,他的朋友也加入助學的行列中。從2015年開始,他和另外4個朋友一共資助了20多名大學生。學校遍及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財經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杭州師範大學等。2017年,他還參加了浙江電視臺組織的“彩虹計劃”,資助了貴州省黔西南州望謨縣2箇中小學生。

許渭根前不久去了麗水遂昌的山區,那裡有他今年新的資助對象,也是他個人出資的第六個孩子。除了他自己資助的孩子,朋友們資助的孩子也委託他去看望和走訪。

許渭根樂此不疲,他一家一家去走訪,瞭解即將跨入大學校園的山區學子,為他們送去開學的費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