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師三大授課方式,讓你的培訓更具逼格!

培訓師三大授課方式,讓你的培訓更具逼格!

逼格?Bigger。貌似培訓這個行業就是為了逼格而生的,在這個行業待了這麼多年,發現每年都在不斷的變化,當沒有新東西的時候大家都哭著喊著到處找新東西。流行行動學習後流行私董會,流行私董會後流行微課程。方法論不斷迭代,PPT盡求美化,新名詞層出不窮,文案水平堪比杜蕾斯。也是,培訓就是要幫助學員成長的,你如果都不逼格,怎麼讓學員願意向你學;同時,你不逼格,這麼多的培訓人,如何脫穎而出?看一個人是否是這個領域的高手,主要看三點,1是能否提煉拔高;2是是否有落地方法;3是能否觸類旁通。也就是,人家看現象,他能看本質;人家有高度,他能幫落地;人家有一點,他能夠打通面。

培訓師三大授課方式,讓你的培訓更具逼格!

1、Bigger=Behind

“Bigger=Behind”,就是要思考背後的知識,背後的理論,背後的概念......深表認同。

比如,在營銷領域,衣服再高檔再貴都會有折扣存在,同時客人對於買送等營銷手段總是趨之若鶩。如果只看表面現象,這就是營銷手段的一種方法,那麼背後的理論是什麼呢?其實是從消費心理學來看,客戶都有佔便宜的心理。這就是逼格了。

有人說,交朋友的最好方式是找人幫忙,你找別人幫了一個忙,別人再找你幫個忙,就逐漸成為朋友了,同時如果別人幫了你一個忙後,你再請他幫你一個忙,成功的幾率就會增加。那背後的理論是什麼呢?是互惠原理。

當然,在管理學、營銷學等多個領域,有這很多這樣的理論和定律,這需要培訓師能夠多研究積累,同時遇到任何一個知識點或者是問題時,能夠思考其背後的原理,以提升自己的逼格度。

培訓師三大授課方式,讓你的培訓更具逼格!

2、Bigger=落地化

“落地”這個詞沒有任何時候比現在這樣受歡迎,這也是對於所有培訓人的終極挑戰。心靈雞湯喝多了會膩,經典理論聽到了會空。那麼,培訓中如何通過“落地化”逼格呢?

首先,是案例和故事,而且最好是培訓師自己的,這樣才是最實戰。我們都看過豬跑,但是我們更喜歡吃過豬肉的老師。老師講自己的故事最為有血有肉,也最為引人入勝,並幫助學員能看到這些方法到底是如何在現實工作情境下發揮作用的。

然後是工具表單。有人說,聽一天課,如果老師有一句話打動你幫到你就不錯了。其實老師教材再厚內容再多,也不過都是為了學以致用。而如果有一套工具表單能把老師所講知識串起來,且簡單操作,那就太棒了。

培訓師三大授課方式,讓你的培訓更具逼格!

3、Bigger=打通知識點

有人思維是點狀的,有人是線狀的,牛人是面狀的。

其實現在流行的拆書幫,講求的是把知識拆為己用。首要的是每個人需要建立自己的知識框架,能夠整合任何人任何流派的精華之處,融為己用。如果一個培訓師構建了自己領域的知識框架,並能夠精彩演繹,傳播給學員的話,相信那是很逼格了。

當然在培訓領域也不乏裝逼格的人,你懂的。我們要做正逼格,不要假逼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