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畢業卻只能去工廠打工,20年以後,個人財富達到319億

清華畢業卻只能去工廠打工,20年以後,個人財富達到319億

大部分人心裡都達成了一項共識,那就是清華北大畢業的學生從來不用考慮找工作問題,他們一畢業就有眾多的大公司搶著要聘用。其實不然,清華北大的學生的實力固然很強,但也未必是所有畢業生都不需要找工作,有這麼一位清華的學生,就在畢業後幾乎淪落到失業的地步。

清華畢業卻只能去工廠打工,20年以後,個人財富達到319億

他就是歌爾聲學的創始人姜濱,一個從車間員工成長為上市公司董事長的傳奇人物。姜濱的家庭十分普通,他的父母深知讀書才有機會出人頭地,於是從小便培養他愛讀書的習慣,他也不負所望,對學習非常感興趣,也非常努力,五歲便開始看各類名著,初中時就看完了一本140萬字的著作。

清華畢業卻只能去工廠打工,20年以後,個人財富達到319億

酷愛學習的姜濱大學學業是在北航完成的,然後又考進清華攻讀MBA, 在大學的四年時間裡,姜濱讀了至少400本書,學習成績也十分優異。本以為從清華畢業後能找到一個很好的工作,而由於所處時代的經濟體制轉變的原因,企業大多形勢嚴峻,就業市場因此也是一片慘淡。

清華畢業卻只能去工廠打工,20年以後,個人財富達到319億

無奈之下,姜濱只得進入濰坊的無線電八廠做車間技術員,工資水平也是特別的低,只有100元。他也不甘於此,在此後的三年時間裡,輾轉於各家公司,每家基本都不滿半年,工資卻一直沒有大的變化。藉助了改革開放的春風,姜濱抓住機會與他人合夥組建了一傢俬營企業,藉助原來八廠的技術,主要負責微型話筒的生產與組裝。

清華畢業卻只能去工廠打工,20年以後,個人財富達到319億

這家小小的私營公司,正是歌爾聲學的起源。話筒的生產技術迭代極快,基本兩到三年就更新一次。而八廠的倒閉讓姜濱吸取教訓,給技術人員準備了眾多的國內外行業雜誌和期刊,以防在技術上落了下風,在公司發展期間,姜濱結識了他現在的妻子,畢業於哈工大的胡雙美。

清華畢業卻只能去工廠打工,20年以後,個人財富達到319億

倆人在2001年成立了歌爾聲學,主營業務是微型駐極體麥克風的製造與生產,二人分工明確,公司一年能賺到幾百萬。但這還不是夫妻倆的真正目標,由於公司的客戶都是小企業,缺乏大宗的訂單,利潤也就上不去。後來經過觀察後姜濱下定決心,不再承接小企業的訂單,這讓公司一時間形勢變得十分嚴峻。

清華畢業卻只能去工廠打工,20年以後,個人財富達到319億

狠抓產品品質,找大客戶,這是姜濱的策略。不僅花費重金建立消音室,投入研發,還和國內眾多知名高校合作,建立聯合實驗室。雙管齊下讓產品的質量獲得了很大提升,也就迎來了許多大客戶。目前歌爾聲學已經成為微型駐極體麥克風行業內市場佔有率全國第一,世界第三的存在,公司上市十年,姜濱目前身家已達319億,從車間員工到如今的集團掌舵人,姜濱完成了一次人生的逆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