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鬧驢荒」,它們要麼進入中國藥房,要麼進了中國食堂

是的,目前中國鬧驢荒。而且世界驢皮銷量及價格也在水漲船高!

有數據顯示,驢的稀缺帶動了驢皮價格持續上漲。據山東阿膠行業協會統計,2010年前每張驢皮不足500元,2014年突破1500元,2015年平均收購價格超過2600元。

此前,有業內人士表示,2016年驢皮再次漲價,一張大皮已經超過三千元,活驢價格也從每斤17元上漲到了20元以上。

全世界都在“鬧驢荒”,它們要麼進入中國藥房,要麼進了中國食堂

為什麼中國及世界都開始鬧驢荒?原因有倆!

1、中國阿膠需求過於強盛!

驢在我國是個大產業,驢皮被蒸煮出膠,用在各種中藥裡,被兜售成有助於變美或長壽的補品,驢肉還被製成各種美食。

報道稱,正是由於我國對驢皮的需求如此之大,以至於全世界驢的數量正受到威脅。

根據一項估算,20世紀90年代內地有1100萬頭驢。現在已經減少到600萬了。供求間的差距迫使內地工廠從其他國家進口驢皮。平均來說,每年約有400萬頭驢(其中一半來自進口)被殺死,剝取皮做成粉末、藥片和麵霜。

全世界都在“鬧驢荒”,它們要麼進入中國藥房,要麼進了中國食堂

2001 年至今,某品牌阿膠的零售價從每公斤 130 元漲至 5400 元,漲幅超過 41 倍;而阿膠單品種銷售額從 2005 年的 3.3 億元變成了 2015 年的 35.1 億元,增長了 9.6 倍。

2、驢的繁殖能力不強。

除高需求外,導致中國鬧驢荒還有一個原因:驢的繁殖能力不強。

據瞭解,驢的懷孕期一般為12個月,個別品種長達14個月,而且母驢一般一次只生一頭小驢,大多數母驢還要從事勞作,因此主人不讓母驢繁殖後代。這就是全世界目前只有4400萬頭驢的原因。

全世界都在“鬧驢荒”,它們要麼進入中國藥房,要麼進了中國食堂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非洲國家尼日爾的牲畜銷售商們不再進行其它動物的交易,以便能集中精力賣驢。在尼日爾,驢子可以賣到145美元,而在亞洲需求開始增長前,驢子只能賣到34美元。

雖然近幾年,毛驢的養殖也逐步引起政策重視。《全國草食畜牧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堅持市場導向,因地制宜發展兔、鵝、絨毛用羊、馬、驢等特色草食畜產品,滿足肉用、毛用、藥用、騎乘等多用途特色需求;多地政府也出臺政策,支持毛驢養殖業的發展。

然而,國產驢完全滿足市場需求,仍然不是短期內能夠實現的目標。據業內人士介紹,驢繁殖週期長的特點,決定了其數量短期內難以大幅度增長。沒有兩到三個繁殖週期、也就是六到十年時間,進口驢產品填補國內缺口的局面還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所以,綜合來說,需求大量增加,而產殖量卻相對低迷,導致了不僅僅中國在驢荒,全世界都跟著驢荒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