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出口銀行推動中非互利共贏

熱點聚焦

本報記者 姜業慶

在中國銀保監會日前舉行的“銀行業例行新聞發佈會上”,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謝平圍繞“聚焦中非發展助力中非合作”,介紹了進出口銀行支持對非經貿投資和經濟合作,推動中非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有關工作情況。

“截至2018年6月底,進出口銀行對非業務覆蓋45個非洲國家,支持一批交通、電力、製造、信息、教育、衛生等項目。對非業務以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化建設、能源資源開發等領域為重點,支持社會民生領域建設。在對非融資合作過程中,進出口銀行形成適合非洲國家國情和基礎條件、為非洲帶來長遠收益的業務,提高了非洲地區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謝平表示,該行側重支持實施發展性項目,注重帶給合作方緊缺的資金、技術、經驗和收益。設施聯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優先領域,也是中非務實合作大有可為的領域,更是進出口銀行的重點支持對象。該行以推動重大項目為抓手,支持安哥拉本格拉鐵路、坦桑尼亞天然氣管道、埃塞俄比亞基礎設施改造和產能合作項目等大批中非合作的標誌性項目。

這意味著,在非洲許多“第一”都與中國、與中國進出口銀行聯繫在一起,例如非洲第一大懸索跨海大橋、東非地區第一條現代化輕軌,都是在該行的融資支持下完成建設的。再如,該行支持的蒙內鐵路是肯尼亞百年來第一條新建鐵路,其建成通車使肯物流成本降低約40%;卡雷塔水電站的建成使幾內亞全國發電量提高58%,極大緩解了電力緊缺現狀。

“在該行的融資支持下,非洲多國交通基礎設施有了顯著改善。截至目前,該行對非洲貸款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貸款佔比最大,超過80%。”謝平說。

據悉,在進出口銀行的支持下,安哥拉本格拉鐵路、坦桑尼亞天然氣管道、埃塞俄比亞基礎設施改造和產能合作等重大項目陸續實施。這些項目的實施為非洲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推動工業化進程、融入全球經濟體系貢獻了力量。

謝平介紹,在對非融資合作過程中,進出口銀行形成了一套適合非洲國家國情和基礎條件、可為非洲帶來長遠利益的做法,為非洲加快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切實提高了非洲地區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進出口銀行在“一帶一路”、中非“十大合作計劃”、非洲“三網一化”等對非經貿合作框架下積極開展業務,側重支持發展性項目,在對非貸款餘額中,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佔比超過80%。在融資過程中,進出口銀行主動根據非洲國家發展階段、現實條件、需求訴求,幫助非洲國家篩選項目、設計方案,通過關鍵項目建設助力東道國打破發展瓶頸。

此外,該行在為項目提供融資的同時,還以項目為載體,把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專業人才帶到非洲,幫助非洲國家提高“造血”能力。

在謝平看來,進出口銀行以融資支持中非互利共贏合作,不僅助推非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也在推進雙邊友好關係、促進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實現更好更快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謝平表示,今後,中國進出口銀行將繼續聚焦非洲國家的實際需求,重點支持事關非洲長遠發展的生產性基礎設施項目、互聯互通基礎設施項目以及與非洲國家發展階段相適應的重要產業項目,形成示範引導效應,幫助非洲國家突破發展瓶頸、改善投資環境、加快工業化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