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吹過一個最大的牛皮,被世人奉爲經典,實際上是扯淡的

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最重要的大將是王翦。不過滅楚戰爭,嬴政首先任用的是李信。

李信本來是王翦的部將,年紀雖小,作戰極為勇猛。

嬴政有一次去前線慰勞軍隊,遇到李信,就問他:我要伐楚,將軍你覺得要用多少兵力?

李信說:不超過二十萬就足夠了。

王翦吹過一個最大的牛皮,被世人奉為經典,實際上是扯淡的

後來嬴政又問王翦同樣的問題。

王翦說:至少用六十萬人。

嬴政在這件事上是有心理預期的,就如同後來王翦所說的那樣,他是一個非常猜忌多疑的人,他擔心這麼多的兵力同時交給了一個人,會產生變故。所以,在他心中,用兵二十萬當然比用六十萬要安全。

這是歷史上所有帝王的心病,無藥可救。

基於這個心理,嬴政對於王翦的回答是不滿意的,並且做出判斷——王翦老了!

於是,嬴政任用了年輕勇猛的李信為伐楚的統帥,蒙恬為副。

王翦自知不受嬴政信任,就告病回家了。

這件事情很多人從最後的結局反推出結論,認為李信狂妄可笑,嬴政用人不當。我認為並非如此。

首先就是上面所說的原因,處於帝王權術方面的考慮,嬴政不放心把這麼多兵力一次性交出去。

其次,楚國當時早已經日落西山,用二十萬的似乎也確實不少。只要秦軍主將能夠用兵得當,是有取勝機會的,至少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歸根到底,這一戰的勝敗還是要看雙方主將的實際發揮。

那麼從實際狀況看,李信是不是不堪一擊?

並非。

王翦吹過一個最大的牛皮,被世人奉為經典,實際上是扯淡的

楚國當時的都城是在壽春(安徽省壽縣),四面都是開闊的平原地帶,沒有險要之地可以扼守。在這樣的地形交戰,最重要的是保持機動靈活,力求大規模殲滅敵軍有生兵力。

李信針對當時情況,所採用的戰略是,讓蒙恬率領部分兵力在正面迎戰,然後親率主力從側翼迂迴,夾擊楚軍。

這個戰略是很可行的。如果能夠順利實行,秦軍可以取勝。

楚軍的主將是名將項燕,他將主力佈置在壽春以北,然後派遣少量部隊作為先鋒,監視秦軍動向。

到目前為止,兩軍的勝敗之機還沒有顯現,算得上各有千秋,旗鼓相當吧。

不過戰場的情況很快就發生了改變。

李信在迂迴過程中遇到了秦軍,面對敵人,秦軍奮勇而上,一下子就擊潰了楚軍。

這場小小的勝利使得年輕氣盛的李信產生了驕傲輕敵的情緒——楚軍如此不堪一擊。

於是李信不等蒙恬的軍隊來會合,就率先向前挺進。

成敗就在此一念之間,如果判斷正確,那麼就是把握戰機的成功案例,而如果判斷失誤,就是輕率冒進的反面典型。

實際上,李信不知道,他所擊敗的只不過是楚軍的先頭部隊而已,項燕所率領的主力正在嚴陣以待。

李信率軍一路輕騎直進,渡過洪河,準備直接殺向楚國腹地。

這時的他已經陷入到滅亡楚國的巨大喜悅之中,似乎楚國已經是囊中之物。

在這種心理的支配下,李信的軍隊開始犧牲陣型,轉而追求速度。

王翦吹過一個最大的牛皮,被世人奉為經典,實際上是扯淡的

項燕苦苦等待的時機終於出現,楚軍發動猛攻。

李信完全沒有想到自己還會遇到這麼強大的軍隊,倉促應戰,來不及排列陣型,被打得大敗。

李信率領殘軍撤到城父和蒙恬會合,然後秦軍退到陳邑,想先堅守,然後再圖反擊。

項燕根本不給秦軍機會,他們一路追擊秦軍,緊追不捨,三天三夜,馬不停蹄。到達陳邑之後,馬上發動進攻。

秦軍士氣低落,又沒有足夠的時間部署防禦,完全抵擋不住楚軍的凌厲攻勢。

楚軍連破兩座秦軍營壘,斬殺七個都尉。

這一戰,秦軍損失巨大,狼狽撤退。

嬴政得知李信戰敗後大怒,後悔自己沒有采用王翦的建議,於是親自去請王翦出山。

這才有了後來王翦滅楚之戰。

如果就事論事,這一戰,李信的戰敗原因根本不在於兵力的多少,而在於主將李信本人的輕敵。換言之,就算給李信六十萬的兵力,他同樣會因為自己的過失而戰敗。而如果把李信換成王翦,即使只有二十萬的兵力,也有很大的可能會勝,至少不會敗。

主將的實際發揮才是主導這場戰爭的決定性因素。

《中國古代戰爭100場》系列之李信伐楚之戰

劉弘文為您全面解讀中國古代戰爭,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