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人就敢起兵,干倒了兵力幾十萬的帝國,中國歷史上就這一次

南北朝時期的後半段,逐漸進入到東魏、西魏、南朝的三足鼎立階段。

東魏就是後來的北齊,西魏後來演化成北周。

東魏的掌權人高歡去世了,他手下的大將侯景就叛變投降了南朝梁。

八千人就敢起兵,幹倒了兵力幾十萬的帝國,中國歷史上就這一次

梁武帝蕭衍不顧群臣反對,接納了侯景。因為他的良將陳慶之死了,他幻想能得到侯景這名驍將。

但與此同時,他的行為也很令人不解。侯景想向南朝名門王、謝兩大族求親。梁武帝直接一口拒絕,他認為這兩個族是當地名門望族,侯景配不上。

侯景於是產生了不滿。

不久後,東魏向梁武帝要求用侯景來向交換被俘的蕭淵明。

侯景很害怕梁武帝會答應,就偽造了東魏的書信試探梁武帝的真實意圖。

得到的回應是:你早上把蕭淵明送到我這,晚上我就把侯景送過去。

侯景勃然大怒。

一不做二不休,與其被出賣,不如先發制人。

侯景在準備了幾個月後,兵力發展到8000人,他覺得時機已經成熟,於是起兵,目標是梁朝都城——建康。

梁武帝大笑:死瘸子,不自量力。

確實,區區八千人,想要攻滅梁朝首都,天方夜譚!

但侯景絕非尋常。他採取閃電戰打法,突襲了譙州、厲陽,兵臨長江。

梁朝武將羊侃建議:派兩千人守衛採石,使侯景難以渡江,那麼建康就無危險;再派一支部隊偷襲侯景大本營壽陽,侯景就會進退兩難,不攻自破。

羊侃知兵,此計高明。

但梁武帝卻沒有采納。可能他根本看不起侯景和他的8000部隊吧。

八千人就敢起兵,幹倒了兵力幾十萬的帝國,中國歷史上就這一次

梁朝的駐守長江的水軍只有3000人,但即使如此,侯景也不敢大意。自古有半渡而擊的說法。

梁朝臨川太守陳昕也看出採石的兵力太薄弱,就向梁武帝提出增兵。

這一次梁武帝同意了,讓陳昕去和採石的守將換防。

沒想到,這一命令,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後果。梁軍的換防竟然在沒有交接的情況下進行。

侯景偵查到這個情報後,果斷派大軍渡過長江。採石就如此輕而易舉被攻克了。陳昕被俘。

侯景一路進兵,很快就畢竟建康。

梁武帝此時做出重大決定:所有軍務都交由太子蕭綱處理。

而太子做出了梁朝到目前為止的第一個正確決定:啟用老將羊侃為城防主將。

出乎意料的是,侯景很快攻入了建康城,軍隊發展到了十萬人。城內的蕭正德是他的內應,開門迎接了侯景入內。

也就是說,實際上侯景到現在都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就攻進了首都建康。

但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攻破了外城,攻不破臺城。臺城就是宮城。好比北京城有北京城的九門,這是外城城門,而紫禁城就是北京的臺城。要攻破臺城太能抓到皇帝。

老將羊侃的威力體現出來,侯景久攻不破。

八千人就敢起兵,幹倒了兵力幾十萬的帝國,中國歷史上就這一次

這時,梁朝的諸路勤王兵馬也陸續抵達。

侯景大驚,進不能克,退將無路。於是一面準備船隻作撤退打算,另一面與勤王軍作戰。

雙方互有勝負,難解難分。

但侯景軍戰鬥意志較強,而勤王聯軍則逐漸互相猜疑,無心戀戰。造反失敗的代價太高,將士們無法鬆懈。

臺城被圍攻了幾個月,城內產生了瘟疫,人心浮動,能作戰的士兵只有幾千人。

這時,老將羊侃的去世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城內守軍再無意志堅守,有人偷偷開門,放侯景進入。

建康徹底陷落。

這就是歷史上的“侯景之亂”,侯景僅僅憑藉8000兵馬一路進軍,竟然攻破了龐大的南梁帝國,令人驚訝。

梁朝的混亂,梁武帝的昏庸也由此可見一斑。

讀歷史,思人生,歡迎關注,我是:劉弘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