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秋華:歌唱要用全通道,打開後真聲唱,喉頭氣息會更好!

著名聲樂教育家馬秋華教授,教你這樣唱更好聽!

科學發聲方法在各種唱法中體現是不一樣的,在各聲部體現是不一樣的、在各種風格不同的作品中體現也是不一樣的。所以三種唱法共性相同、個性不同。

馬秋華:歌唱要用全通道,打開後真聲唱,喉頭氣息會更好!

美聲和民族的發聲方法有相通之處,頭腔共鳴的運用,髙位置的狀態,喉壠打開,氣息放下來,喉嚨保持打哈欠的狀態,喉頭就穩定。

關於喉頭擺放問題,在男髙音和男中音中較為重視,我發現有很多男生為了讓自己喉頭穩定,就壓喉頭,壓喉頭唱出來就會顯得傻,聲音僵硬。

唱歌是一個整體,全身心歌唱,怎樣調整到最佳狀態?還是要靠智慧,靠你的思維。讓歌唱發聲器官完全服從指揮達到一個美好自然演唱境界,還需把歌曲內容情感放到歌唱狀態裡出來,打動觀眾,讓別人喜歡聽你唱歌。

所以,思維永遠要走在歌唱的前沿。在你張嘴唱之前,思想已經完全到位了,完全進入一種演唱狀態,好的習慣是要靠平時點滴的積累。

美聲演唱更強調規範性,整體性,共鳴腔的使用,民族聲樂的演唱首先要繼承傳統,吸收其優秀成果,加上國內外優秀的演唱經驗,融會貫通,形成中國民族聲樂演唱的科學性。

馬秋華:歌唱要用全通道,打開後真聲唱,喉頭氣息會更好!

有人說:"中國民族聲樂科學的演唱方法就是美聲的發聲加上民歌",我認為這樣講是極不負責任的。中國傳統的戲曲、曲藝、各戲曲品種都有科學的演唱方法。在我的聲樂教學中我經常拿京劇演唱來比喻聲音一條線,這個一條線很重要,不管你是哪一種唱法,開得多大,共鳴腔用得多大,這一條線就能讓你的聲音美。所以民族聲樂,首先是繼承,向傳統學習,向民間學習,向風格學習,加上外來優秀成果,形成中國特色的科學演唱方法。

在演唱中,老師常常會要求學生喉嚨打開、喉頭穩定。那麼喉嚨打開多大是開?喉頭到底放在哪個位置是對的?這些都因人而異。

喉嚨不擠不緊就是打開,過了就是撐,撐嗓子和喉嚨打開不能劃等號。所以歌唱者,一定要有辯證思維,演唱的髙位置,要與氣息的低位置相結合,當唱到最低音的時候,要想到掛髙位,要想把聲音唱得強打得遠,就得把它吸回來,放在共鳴腔裡,共鳴腔得到震動了,聲音才強。

如果白著往外喊,自己聽著聲音很大,可是這個聲音不傳遠,沒有持久性,沒有耐力性,歌唱就是一個平衡,唱的舒服就對了。

馬秋華:歌唱要用全通道,打開後真聲唱,喉頭氣息會更好!

(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瞭解更多”或使用手機百渡一下“說話式唱法”進行系統的學習,讓老師幫你做一個專業的發聲測試,先找到你的問題幫你調整一下)

科學的演唱方法,在每個人身上、每種唱法、毎首不同風格作品中的體現都是不一樣的。掌握了歌唱的工具才會感受到演唱的藝術感染力。反之,就是白開水一杯。

此外要增強文化修養,音樂中的文化性包含音樂修養、藝術修養、文學修養、美學、風度、氣質、審美。搞聲樂的同學,喜歡睡懶覺,理由是養嗓子。我認為除了睡覺之外,可以多看書,修養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文化有全面素養的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