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對照看:自hi式的助力與耍流氓式的力挺!

一、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網絡社會,信息透明度越來越高,網絡留痕越來越強。也許,我們的記憶力不夠好,曾經說過什麼,都已經忘卻了。但是,只要在網絡溜達過的,藉助網絡始終能夠找到過去的東西。因此,越來越多的言論,最怕放在一起比較看。一比較,就變得特別有意思。新聞評論是如此,對於幹PR的人,也是如此。本文,就結合今日頭條與騰訊的互懟所涉及到的一些相關的PR言論做一些對比。供大家參考,或者說,叫做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

二、不花錢的小米

互聯網女皇瑪麗·米克爾發佈的2018年互聯網趨勢報告,目前全球20大互聯網公司中,小米公司排名第14位,估值為750億美元。儘管離早先1000億美元的估值有一些差距,但是也足夠高了。小米即將上市的消息出來之後,業內開始有一些對小米的爆料,其中有關小米PR的,最讓我感興趣。

一般的理解中,一個企業的公關部門,預算是最充足的。但是,原來小米的PR最摳門,以不花錢還要效果好為追求目標。這雖然使得小米的PR在圈內的名聲差,但確實達到了不怎麼花錢把事情辦了的效果。

PR對照看:自hi式的助力與耍流氓式的力挺!

對於小米公司的這個打法,個人還是表示,有一點點敬佩。因為,能這麼做,從根因上去分析,可能還是與PR的投入效果實在是難以有效衡量評估有關。即便是按照效果付費,到底是產品本身的功能更有效,還是PR的推廣工作更有效,恐怕多數時候,都是前者。也就是說,一個產品,特別是互聯網產品,通過線上這種最容易燒錢的方式,還有數據造假的問題,薅羊毛的問題,等等。

所以,線上的一些宣傳推廣工作,媒體宣傳工作,能不花錢就不花錢。除了要臉皮厚之外,能換得到資源,也還是很有水平的。

三、自Hi式的助力

除了小米公司這種不花錢把營銷推廣的事情辦了的極品公司之外,對於大部分公司而言,不管是傳統行業企業,還是互聯網企業,都還是需要花錢的。有時候還是花大價錢。

但是,對於一些企業的PR團隊而言,他們花起錢來,大手大腳,可能一點都不心痛。但至於效果,可能並不太關注。就是預算充足,花起來,通過微博、朋友圈等社交關係,自己和一幫子熟人自Hi一下之外,可能也就那樣了。

比如,在歐洲冠軍盃決賽前,傑士邦的團隊做的文案,就可能屬於這種。這個團隊的文案,可能在很努力的學習杜蕾斯。但是,看過這個文案之後,可能會覺得,離杜蕾斯的文案,還差著好幾個“鴻毛”。

光從文案宣傳用語上,就讓人看著覺得奇奇怪怪,“登頂歐冠,助力皇馬”,可能是皇馬的鐵桿球迷,但是怎麼助力呢?

助力,是需要行動的,不知道傑士邦在皇馬奪冠之旅中,助了什麼力?

這樣的文案,在傑士邦的官方微博發出來,是為了應景嗎?

所以,在個人看來,這是典型的自Hi式的營銷。這樣的文案,線上砸的資源越多,浪費越大。

PR對照看:自hi式的助力與耍流氓式的力挺!

四、耍流氓式的力挺

挺,基本意思,挺直、挺拔之意。網絡上,多用來表示對某一觀點的支持,力挺,表示的就是非常支持的意思。但是,從字面上理解,力挺,其實主要更多的就是一種態度上的支持,口頭上的支持。

對於早已司空見怪的網絡互撕來說,但凡不是互撕的雙方,第三方出來表示力挺,表個態。這個都是屬於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或者後面還有一些其他的目的。純粹見義勇為式的力挺,怕是很少的。有些力挺,可能是屬於黃雀慫恿蟬兒去挑逗螳螂式的。

所以,凡是不以實際行動而只是網上發發言論式的力挺,都有耍流氓的嫌疑。這方面,典型的例子有很多。一種是企業互撕,相關方紛紛站隊,但只是站隊而已。近期最典型的例子,在個人看來,莫過於今日頭條和騰訊互相打鬥的很厲害的時候,阿里的代表們幾次出來表態力挺。

但力挺就力挺,也有力挺的姿態做的比較好的,比如張一鳴發聲,俞永福的力挺。

PR對照看:自hi式的助力與耍流氓式的力挺!

當然,也有力挺姿勢很難看,而且話說得太多,信息量太大,引發了網絡更多的吐槽,甚至是翻箱倒櫃地把以前明顯是相沖突的言論都翻出來的情況。比如,阿里王帥對今日頭條的力挺。

PR對照看:自hi式的助力與耍流氓式的力挺!

PR對照看:自hi式的助力與耍流氓式的力挺!

PR對照看:自hi式的助力與耍流氓式的力挺!

PR對照看:自hi式的助力與耍流氓式的力挺!

王帥6月1日對今日頭條的支持,倒是言簡意賅。但是,回看5月18日和4月27日兩次的表態,就屬於說得太多,言多必失的情形。短視頻對電商的豐富,這個僅僅是出於對電商的角度來看,但是對於消費者而言,如何呢?而對於阿里在媒體的嘗試,只要稍微是圈內人,或者關注過阿里的人,都知道,這方面阿里過去吃過大虧。但吃過大虧之後,是不是就完全沒有想象力呢?

存疑,因此,對於今日頭條的力挺,並僅僅是一個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說著朋友的敵人就是敵人的問題。而是一個阿里對媒體,對於今日頭條,是不是有進一步想法的問題。至少,從合縱連橫的角度來看,至少是可以聯合的對象。

所以,既然阿里系的人,不同場合對於今日頭條都給予了口頭上的力挺,但力挺之後呢,也許很快就有更進一步的行動。否則,那就僅僅是耍流氓式的口頭上的力挺了。這應該不是阿里的風格。

總而言之,每次企業之間的大揪鬥,深陷其中的企業的公關言論,很熱鬧。但有時候,一些看似瞧熱鬧的企業的言論,更有意思。對比起來看,會越看越有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