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之前不熟記這些內容怎麼行!

投稿之前不熟记这些内容怎么行!

投稿之前不熟记这些内容怎么行!

扶植學術、激勵創新、鑄造精品、傳播知識

投稿之前不熟记这些内容怎么行!

當你對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瞭解的越加詳細和清楚,那麼對於你處理這件事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對於SCI投稿也是如斯,只有當你在投稿之前瞭解的更全面,那麼你的投稿才更能無往不利。那麼,在SCI投稿之前你需要了解些什麼呢?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通常是實際統籌處理投稿和承擔答覆審稿意見等工作的主導者,也常是稿件所涉及研究工作的負責人。通信作者的姓名多位列於論文作者名單的最後(使用符號來標識說明是Corresponding author),但其貢獻不亞於論文的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往往指課題的總負責人,負責與編輯部的一切通信聯繫和接受讀者的諮詢等。文章的成果是屬於通訊作者的,說明思路是通訊作者的,而不是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僅代表是你做的,且是最主要的參與者!通信作者標註名稱:Corresponding author,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或The person to whom inquiries regarding the paper should be addressed若兩個以上的作者在地位上是相同的,可以採取“共同第一作者”(joint first author)的署名方式,並說明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e work。

儘可能地給出詳細通訊地址,郵政編碼。有二位或多位作者,則每一不同的地址應按之中出現的先後順序列出,本以相應上標符號的形式列出與相應作者的關係。如果第一作者不是通訊作者,作者應該按期刊的相關規定表達,並提前告訴編輯。期刊大部分以星號(*)、腳註或者致謝形式標註通訊聯繫人。

很多SCI雜誌都需要作者自己提出該篇論文的和您研究領域相關的審稿人,比較常見的是三名左右,也有的雜誌要求5-8人。介紹幾個方法:①利用SCI、SSCI、A&HCI、ISTP檢索和您研究相關的科學家;②文章中的參考文獻;③相關期刊編委或學術會議的主席、委員;④以前發表的類似文章的審稿人;⑤詢問比較熟識的一些專業人士;⑥交叉審稿,邀請以前的作者;⑦若是團隊序貫研究,斟酌考慮自建期刊審稿人專家庫。

①有的審稿人特別重視是否有比較明確的假說和意義凸顯點存在;②論證是否合乎邏輯,討論和結論十分合理;③參考文獻引用是否妥當;④內容是否新穎、重要;⑤文字表達是否正確、簡明、清楚;⑥實驗描述部分是否清楚並且能被讀者重複、實驗數據是否真實、可靠;⑦論題是否適合於相應的期刊;⑧圖表的使用和設計是否必要、規範、清楚;⑨摘要、引言、體例是否合適。

①瞭解所投雜誌刊登文章的主要方向,投其所好;②閱讀目標期刊的徵稿說明,按要求逐一修改;③參考文獻要有1-2篇來自該期刊或者審稿人;④請在該期刊發表過較多文章的同行或朋友修改一下文章;⑤注重書寫規範。每種雜誌要求有所不同,提交前要仔細閱讀投稿須知,嚴格按照論文規範。

圖書推薦

投稿之前不熟记这些内容怎么行!

《我家住在動物園》

作者 | 林儷芳

內容簡介:在大自然面前,我們都很渺小,因而我們需要去找回這份本能,讓我們的後代學會去與大自然、與動物融洽和諧地共存。

為了等待一天當中最完美的光影出現,捕捉動物們真情流露和稍縱即逝的瞬間,年過六旬的作者可以守候在鐵欄杆或玻璃櫃外一整天,身上只帶著兩個饅頭和一瓶礦泉水。透過她所拍攝的那些感人至深的照片,你我將更加了解萬物有情和人類需要與之共存共生的道理。也藉此書重新呈現人們心目中單純而快樂的動物天堂。

溫馨提示:《我家住在動物園》正在火熱預售中!9折包郵!點擊閱讀原文即可搶購!

長按二維碼

人文在線

專注於學術出版

微信號:humanitybook 微博:@人文在線

客服QQ:2219584093

投稿之前不熟记这些内容怎么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