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公路两边的“定海神针”,决定着青藏公路的存亡,好奇吧!

西藏是一个离云端最近的地方,一个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近几年自驾一番西藏不知不觉成为众多旅游爱好者最理想的去出,每年三月春暖花开之际至十月秋风红叶之时都是全国各地四面八方进藏旅游的最佳时机。

青藏公路两边的“定海神针”,决定着青藏公路的存亡,好奇吧!

在可可西里路段,路边会经常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定海神针”,高约三四米,像栅栏一样立在路边,自驾进藏的朋友应该对这样的画面很熟悉,但也很好奇吧!路边的杆子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是挂经幡的吧、是标识杆?No,搞错咯,一起来普及一下吧!

青藏公路两边的“定海神针”,决定着青藏公路的存亡,好奇吧!

这些杆子叫热棒(又叫无芯重力式热管、热虹吸管)是一种高效热导装置,原理说起来非常简单,5米埋入地下,地面露出2米,热棒上部装有散热片,热棒的下部直接埋入多年冻土中,内部是一种汽液两相对流循环的单向导冷系统,是青藏公路在运营过程中处理冻土病害、保护动土有效措施。

青藏公路两边的“定海神针”,决定着青藏公路的存亡,好奇吧!

当年修建青藏铁路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科技难题就是冻土问题,同样青藏公路也存在这个问题,所以走过的人都知道,青藏线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土坑,青藏线路面硬化基本上是达到了100%,但是路面不平,起伏较大,尤其是进藏的一边更是如此,虽说青藏线路况很好,但也跑不快。

青藏公路两边的“定海神针”,决定着青藏公路的存亡,好奇吧!

​拉萨街头矗立着一块高大的英雄纪念碑,它就是拉萨公路通车纪念碑。为修筑青藏公路、川藏公路,3000多名建设者因高原病献出了宝贵生命。普通人在高原上多少都会有些不适,更何况还要一天到晚重体力劳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