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三年的鮮菇

想了三年的鮮菇

前不久,在辦公室加班,叫了都城快餐。喝著都城的蘑菇雞湯,很自然地想起三年前那碗蘑菇雞湯。(那口湯的味道,詳見《世上還有更美味的鮮甜嗎》)

想了三年的鮮菇

想了三年的鮮菇

2015年12月,我和小夥伴偶然闖入了瑤族村寨蘆溪村。

蘆溪,在廣東韶關的曲江區。蘆溪,並不是很出名,但喜歡玩戶外的驢友很喜歡到這裡。這裡有三座一千米以上的山峰,峰景不俗,攀登的強度也不俗。蘆溪的一百多戶人,就零散地分佈在其中一個山峰的腳下,這座山叫雪花頂,網上有介紹說雪花頂的海拔為1342米,如果是這樣的高度,廣東的山峰海拔高度中,大約排名第七十名。

想了三年的鮮菇

想了三年的鮮菇

想了三年的鮮菇

想了三年的鮮菇

想了三年的鮮菇

想了三年的鮮菇

第一次去爬雪花頂,花了我整整一天的時間,下山後,加深了我一個印象:那就是中國太美!這只是一座普通的山峰,卻不亞於中國許多名山的風景。腦海中,至今還非常清晰地記得那些飄浮在海上的島嶼!上山時,天氣由陰天轉為小雨,下山時,小雨轉為大雨。在天氣的變幻中,天地也在變幻。雲霧從落差近一千米的山谷中縱橫,底部的山峰,瞬間就被覆蓋,只有較高的峰巒才出現在天上!

震撼的風景怎麼能輕易忘懷?

2017年,我又帶著小夥伴去了雪花頂。

雪花頂,雖然風景好,但時不時有驢友失蹤的事故,所以考察後,從未帶大家去過。請求愛大美河山的知友原諒啊!

想了三年的鮮菇

想了三年的鮮菇

想了三年的鮮菇

第二次去,主要是去考察物產。

什麼才是好物產?與知途旅行多年的追求一樣,我一直覺得“原生態”非常重要!環境好,那怕是製作工藝差一些,物產的品質也不差!雪花頂的生態環境相當好,看看那清澈的溪流,清潤無比的山花,感覺那應該是“仙人谷”,是問道之人的隱身之地。即使今天,由於交通條件的限制,去的人並不多,更沒有任何工業汙染,當地的生態環境還不會與某些地方一樣“日新月異”。

想了三年的鮮菇

想了三年的鮮菇

想了三年的鮮菇

從第一次去,嚐到無比鮮甜的雞湯後,每到冬天,我隔三岔五就問“56小鋪”的成員,雪花頂的蘑菇什麼時候可以採摘?

儘管從偏遠的山村寄送新鮮的蘑菇難度不小,但我實在抵擋不住那種誘惑,那種對食物的極度渴望和思念,也讓平實的生活多了一些期待。

想了三年的鮮菇

想了三年的鮮菇

想了三年的鮮菇

生活,難免會遇到困苦,但風景之下、鮮味之餘,總是讓我感覺生活是如此美好!

後記:

村民得知我們的極度渴望,雪花頂的新鮮香菇日夜兼程,第二天一到56小鋪體驗中心,眾親就開始忙活了。洗鍋的,買雞的,流口水的,等呀等呀,一直到下午三點,某人的口水已流了一地!當攝影師在拍照時,眾親的脖子好像突然長長了許多,可以理解,這一刻,我們足足等待了三年!而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作者

劉銘初,攝影師,專注個性旅行的知途旅行創始人,56小鋪創始人。常年考察於中國最原始的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是“走遍中國少數民族”總策劃師,目前深入瞭解二十多個少數民族文化,已記錄一百多項少數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當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搶救性記錄者和積極的民族文化傳播者。

其個人事蹟及其創辦的知途旅行公司多年來廣受主流媒體關注和報導,目前是《中國民族報》特邀專欄撰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