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黔東南的味道(二)

私家黔東南的味道(二)

說起黔東南的美食,去過的,大概沒有人不知酸湯魚,因為很多黔東南地方都有做這道代表菜。

不過,要吃上比較好的酸湯魚倒不是那麼容易。

私家黔東南的味道(二)

回味的酸湯魚,首先得有好魚。什麼才是好魚?自然是野生河鮮啦!整個黔東南,16個縣市,有三大河流,還有無數條溪流,要品嚐到野生河鮮並不太難。

私家黔東南的味道(二)

私家黔東南的味道(二)

有了好魚,沒有酸湯也不怕,還有一種是清湯。食材,永遠是至味的根本。

酸湯,當然也是酸湯魚必不可少的主角。在黔東南,有些地方的酸湯對廣州吃貨來說,可能會偏辣。到底什麼程度的辣才算是恰當的?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只有試過,才知是不是你的菜。我吃過的最好酸湯,是不辣的。在我的理解中,酸湯,最主要的是酸,而不是酸辣。什麼才是吃了很爽的酸呢?——微酸。能掌握恰到好處的酸,是技術活。各家有各自的招,在同一條江上,一樣的河鮮,要放大招,全憑有無自家的招牌酸湯。

私家黔東南的味道(二)

私家黔東南的味道(二)

魚、酸湯都有了,還欠東風。做一口美味的湯,還得看天時地利,那就是水!稍有汙染的河流,不僅影響了魚的生長、口感,更是影響到湯的純淨。遇到雨季,大部分地方的水會渾濁,因而雨季裡要品嚐到美味的酸湯魚,是難上加難。正因為有三大要素的影響,所以不太容易找到真正回味無窮的酸湯魚。

私家黔東南的味道(二)

私家黔東南的味道(二)

在策劃私家黔東南的路線中,找尋這條路上的酸湯魚成為我的工作重點之一。尋尋覓覓之中,除了要解決三大要素,我還想要解決第四大要素——吃魚的環境!

早幾年,有知友總結:知途看的是風景,住的也是風景,吃的還是風景!正因為這位知友的總結,一直激勵著我:找到最好吃而且還要有風景的餐館!

私家黔東南的味道(二)

私家黔東南的味道(二)

私家黔東南的味道(二)

私家黔東南的味道(二)

私家黔東南的味道(二)

私家黔東南的味道(二)

私家黔東南的味道(二)

一路奔波,還真不負苦心人!在這家清水江邊的魚館,看著各種從未看過的野生魚,拍比吃更有勁。當吃到再也撐不下時,起身看看美人靠外的清水江,也必有助於消化之前的狼呑虎咽。

私家黔東南的味道(二)

私家黔東南的味道(二)

靠在碼頭的小木船,已很久沒用了。斑駁的陽光灑在船隻上,在冬日更顯歲月的靜好。江面偶爾飛馳而過的機動小船,留下一行水波,轉眼又恢復了平靜。此刻,真好。

作者

劉銘初,攝影師,專注個性旅行的知途旅行創始人,56小鋪創始人。常年考察於中國最原始的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是“走遍中國少數民族”總策劃師,目前深入瞭解二十多個少數民族文化,已記錄一百多項少數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當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搶救性記錄者和積極的民族文化傳播者。

其個人事蹟及其創辦的知途旅行公司多年來廣受主流媒體關注和報導,目前是《中國民族報》特邀專欄撰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