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一種愜意的少數民族生活

過一種愜意的少數民族生活

文圖:劉銘初

長途旅行回來,特意睡了一個大懶覺。

抬頭一看,冬雨在飄飄灑灑,陰冷。那種要上班又不想去上班的念頭,如閃電一般擊中我要害,乾脆不去了。

過一種愜意的少數民族生活

剛剛從陽光燦爛的雲南西部歸來,回想起滇西之旅,途中若是中午時分,要不坐在客棧的陽臺上喝茶,要不坐在車上看風景,蠻享受冬日的陽光。有時,特佩服雲南西部的司機,午後的太陽特別曬,如果一直往西,冬天也可能會曬中暑,可他們比較適應。有一天中午,坐在車頭的位置,太曬,我幾經掙扎,可想到司機,他的活動空間相當有限,比我曬得更難受,最終我還是坐在車頭的座位,“陪”著他曬太陽,偶爾也與他說幾句,怕他打瞌睡。陽光充足地帶的人們,膚色往往都比較黑,膚色有時也能成為生活地域的標誌。

雨還再下,那就不出去,自己做午餐吧。

先煮飯。

過一種愜意的少數民族生活

為數不多的傣族軟米,是我上次從雲南西部帶回來的。這種水稻,一般七月份播種,十一月左右收割。在雨水充沛的季節,水稻生長得特別好,金黃時節,雨季也結束了,迎來旱季充足的陽光,溫差也日益增大,讓水稻在時令交換之間慢慢成熟。最終收穫的稻米,口感很軟,煮飯時只需要放一般大米所需水量的一半。

過一種愜意的少數民族生活

過一種愜意的少數民族生活

打開冰箱,看看有什麼可以做菜。裝著黔東南苗族煙燻河魚乾的袋子已結霜,魚乾正經受冰火的兩次加工。把魚乾泡一泡,沒那麼硬,也能過濾掉一些煙燻時的雜質。做這道菜挺容易,把姜蒜油爆,下鍋後翻炒,適當加一點水,小火慢焗。魚香很快四溢,就在廚房飄香之時,胃口也在悄然中開啟了。

當魚煮好,飯也熟了。

我先盛了半碗飯,不用菜,咀嚼中反覆品味雲南西部。你可能會想,白飯有什麼味道啊?事實是:在沒有菜下飯時,吃這種飯,你也會胃口大開!

當然,作為美食的理想主義者,不能吃白飯過日子。

過一種愜意的少數民族生活

煮魚乾時,已蠢蠢欲動,正式上桌時,先來幾條!若是有伴,就著仫佬族野生毛葡萄酒,有時魚乾和葡萄酒就能組成不錯的生活品質。

這一餐魚飯,吃得心滿意足。合上電飯鍋蓋時,突然又控制不住,再裝了一勺飯,在濃郁的魚香之後,再來兩口白飯,悄悄在唇腔裡蓋上香氣。

過一種愜意的少數民族生活

飯後,照例來一壺茶。今天,我泡的是瑤族紅茶。在“寒冷”的廣州,大瑤山的紅茶溫潤著身體,連同那裡的風景。

過一種愜意的少數民族生活

吸一口雲煙,在呑吐中,聽到電視裡放《至少還有你》的歌,對於我來說,至少還有各種少數民族的原生態物產,一切都很美好。

過一種愜意的少數民族生活

我,不是去少數民族地方,就是在品味少數民族生活。

這樣的生活,你儘可試試。

作者

劉銘初,攝影師,專注個性旅行的知途旅行創始人,56小鋪創始人。常年考察於中國最原始的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是“走遍中國少數民族”總策劃師,目前深入瞭解二十多個少數民族文化,已記錄一百多項少數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當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搶救性記錄者和積極的民族文化傳播者。

其個人事蹟及其創辦的知途旅行公司多年來廣受主流媒體關注和報導,目前是《中國民族報》特邀專欄撰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