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是一種信仰

耕作,是一種信仰

文圖:劉銘初

德宏,一個美麗的地方。

在機場的通道、廣告牌,在登機牌上,經常可看到這句話。

耕作,是一種信仰

德宏,位於雲南最西部,是我這幾年來行走最多的地域之一,這句廣告詞毫不誇張,一如這裡低調的美,卻足夠讓人回味。

孔雀之鄉的傣族人們,通常生活在“兩山夾一河”中間的平壩。德宏,是個多民族的聚居地,今天,它的全稱是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傣族人口約佔全州人口的三分之一。明代時這裡由七個傣族土司管轄,管轄地恰恰都是在河谷的壩子裡。從“政府首腦”所在的地理環境中,大概能知道傣族人們大部分生活在平坦的壩子。實際上這些平壩,都是主要的產糧區,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完美結合。

耕作,是一種信仰

雲南西部有許多雄偉的山脈,二三千米的高山很多,有些高山是中緬兩國的國界,邊關上的高山是人們心中的長城,據守著險要,讓百姓享受安寧。良好的生態,促使這裡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著名的觀鳥聖地。以盈江縣為例,一個縣可觀測到三四百種鳥類。在山林、湖泊、河流、田野,常見縱橫天下的鳥兒,它們沒有國界,自由自在飛翔在屬於自己的天地。耕作時,常見大群鳥兒跟在翻土機後,它們在找蟲子,那是它們美美的一個大餐。在滇西的行走中,曾看見過小雀居然停留在廚房裡的切菜板上,它實在太勇敢,太大膽了!

耕作,是一種信仰

耕作,是一種信仰

耕作,是一種信仰

冬天,這裡是旱季,溫差極大,日夜溫差超過二十度很平常,一天中可感受四季。對比廣州,這裡的日出日落時間均晚一個多鍾。即使日出後一兩個鍾,整個壩子大都還昏暗。剛開始時,不太能適應。多年在雲南西部行走,常日夜兼程,當遭遇了幾次夢幻一般的清晨時,我特別喜歡上這裡的冬天。

耕作,是一種信仰

耕作,是一種信仰

耕作,是一種信仰

耕作,是一種信仰

清晨,站在高處,你可眺望到前方的壩子都在雲裡霧裡。當太陽昇起,這裡的傣族村寨才漸漸甦醒,巨大的溫差,使這裡成為冬季天天有云海的地方。如果從旅行的角度看,壩子裡的人都是神仙,天天雲裡霧裡。如果對本地人來說,長期生活在溼氣重的環境,也許對身體有不好的影響。冬天的壩子,上午11點多,太陽才衝破迷霧,慷慨地把溫暖灑在這片大地,一直到下午七點多,太陽才慢慢回家。這種氣候對農作物的生長,大有好處。極冷與極熱同時存在,害蟲少很多,農藥自然可以少用,甚至不用。

耕作,是一種信仰

雲南西部冬天的田野,是一幅百看不厭的畫卷。在田野上,往往有一條河流穿過,有河流的地方,必有鳳尾竹,或沿著河岸分佈,或一兩叢、三五叢散落在田間地頭。當農民在田野耕作、收割時,時有白鷺停留在田埂,甚至與牛群一起覓食、曬太陽。

耕作,是一種信仰

耕作,是一種信仰

耕作,是一種信仰

耕作,是一種信仰

在雲南西部,山巔、村寨、田野、樹林、公路邊有數不盡的佛寺、佛塔,人們耕耘著肥沃的田野,也在佛祖的注視下耕耘自己的心田。我特別愛田野中的佛寺佛塔,空曠的大地上,佛主與田地同在,與其子民生活緊緊相連。他們輪流著每天給村裡主持的佛爺和僧人送飯,讓他們安心修行。當大米收成,在高高的祭臺上,他們把大米、米飯誠心敬獻給佛主。有一次,恰逢初一,我一早就在山巔的佛塔守候雲海,比我更早的是佛祖子民,他們在佛塔祭臺上早早點燃了燭光,同時虔誠地獻上花和米飯。看到山巔佛塔搖曳的燭光,那個清晨,感覺到特別的寧靜和一點點神秘的色彩。

耕作,是一種信仰

有一次路上與迎佛的傣族隊伍相遇,原來他們從緬甸請回佛像,村寨的人傾巢而出,盛裝齊聚在村口的橋邊。當佛像運達時,她們爭相向佛像拋灑爆米花!此刻,爆米花就是農民對佛祖的誠摯謝意。因為有佛祖的保佑,他們才得以風調雨順,才有他們的一日三餐啊!

耕作,是一種信仰

可以說,在雲南西部,無論是對佛祖的子民,還是非佛教徒,他們勤勞地耕作,世世代代遵循著自然的規律,儘管在社會主義的發展新階段,出外打工的勞動力很多,守在這塊土地上的人變少,一家一年要吃的稻米自然也很少,但他們基本不會荒廢田地,他們珍惜著。

耕作,在這裡就是一種信仰。他們遵守著祖制,心懷虔誠,在自然規律和耕種規則下,種下善因,最終,將耕作的善果呈獻給一起生活的佛主。

作者

劉銘初,攝影師,專注個性旅行的知途旅行創始人,56小鋪創始人。常年考察於中國最原始的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是“走遍中國少數民族”總策劃師,目前深入瞭解二十多個少數民族文化,已記錄一百多項少數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當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搶救性記錄者和積極的民族文化傳播者。

其個人事蹟及其創辦的知途旅行公司多年來廣受主流媒體關注和報導,目前是《中國民族報》特邀專欄撰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