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走四季

一天走四季

一山有四季,說的是在同一座山由於海拔高度落差大,氣候變化大。

在雲南西部,同一個地方,不用爬山,就可以在一天中體驗春夏秋冬,你相信嗎?

一天走四季

一天走四季

這裡,春天的信使是野櫻花。每當11月底,山頭上的野櫻花蕊已吐露春天的氣息。12月份時,中國最早的春天已盛開在滇西大地。人在櫻花下,無不感覺春意盎然。以致我戲稱,只要有一棵櫻花樹,就夠女知友折騰個把鍾。也可理解,那個時候,花嬌嫩,人嬌豔,對於姐姐們來說,此刻,青春美少女又回來了。

一天走四季

冬日的中午,雖不是酷暑,但在車上,得開空調。冬天,滇西的陽光總是那麼燦爛,而且經常萬里無雲,如果你適應這裡的氣候,中午你可只穿一件T恤衫。

一天走四季

一天走四季

草壩裡,一棵棵奇幻的樹讓人感覺這是超級盆景。而生長在小溪兩岸的一些稀疏樹叢,大部分已落葉歸根。當知友在這片閃閃發亮的草地經過時,她們已捕捉到了這裡的秘密——冬天裡隱藏的“秋色”,一個個趴在地上拍葉子,什麼斯文與雅緻都置之不理了。最可恨的是那些專門拍黑照的知友,嚴重影響我“作業”,她們在一旁的取笑,讓我笑得根本無法構思,只能胡亂地按下快門了事。

一天走四季

一天當中,秋意的最明顯感覺是在上午。當太陽出來後,你可能會在太陽下貪婪地吸收大自然的能量,不願挪開身子到陰涼處。若是問我冬天去哪好,我會馬上想到溫暖的滇西。真的,“缺乏陽光”的人一定得克服萬難,冬天去這裡曬曬,好舒服。舒服到你只想曬太陽,哪都不想去!說好的,十點去別處逛,知友們吃飽了,曬足了,十一點才伸著懶腰站起來,就像睡夢中被人拖起來,極不情願地被我趕上車。這不是江西的皇嶺曬秋,但的確是在“曬秋”。這一曬,沒有一兩個鍾,那是不完美的曬,與曬朋友圈的曬差別實在太大。

一天走四季

不過,一旦太陽下山了,這裡便進入冬天的節奏。有條件的話,晚上圍著火塘,喝著烤茶談天說地,那是一種愉悅的享受。最怕睡覺時,屋子不是全封閉,一旦有風吹進來,那可遭罪,你只能把整個人套進被子裡,不然別想睡。這個時候,在戶外,正悄無聲息地在醞釀著一場“變革”。

一天走四季

我們在月色下走到壩子中間等候日出時,腳指頭開始麻木。我不斷提醒大家:走一走,只有運動,才能驅除一些寒意。此時的大地,早已從焦黃變成一片雪白。巨大的溫差,造就了這場如大雪一般的霜,樹枝、樹葉、草地已冰凍起來了。為了達到熱身的目的,知友們自發地在“冰天雪地”做起了“第十套廣播體操”!我想,她們當中沒有廣播體操愛好者,幾十年來,這是第一次如此積極地投身於偉大的體操事業之中!過了N個小時,體操主持人薇薇看了N篇廣播體操的小視頻,也許,這是她人生中主持最好的一次廣播體操!

一天走四季

當體操、晨跑做完,陽光已打在西邊的山頭上。看著陽光緩慢地一點一點往山下挪,更加劇了我們對陽光的期盼!不僅僅是為了溫暖,而是等待身旁滿樹的晶瑩剔透!期盼的隊伍還有在天空雀躍的飛鳥,在寧靜致遠中,給我解讀了萬類霜天競自由。

一天走四季

終於,陽光灑在我們身上,灑在雪白的大地上,灑在一棵棵如寶石鑲嵌的樹上!

看到眼前難以形容的美,我卻早已忘記了事先選好的拍攝角度!一切都亂了分寸,冰凍三尺,是冷,卻無法冷靜!一派北國風光的草場就這樣有些不可思議地出現在雲南西部!曠野上,只聽到知友們的一片哇哇聲。

一天走四季

半個小時後看到樹枝在滴水,那是融化的冰水,我還不願相信,原來自已已經告別了一季!這種景緻,只存在了半個小時!那麼美好,又如此短暫!轉瞬即逝的美好,我沒有把握好,卻深深體會到什麼叫做守候和選擇。

一天走四季

一天走四季

雖然自已錯失了最美的場景,但已感受到了滇西大地稀罕的美。這種絕美,並非所有的冬日都能相遇。既然相遇,也就相惜。就那麼半個鍾,也夠所有知友回味幾年了,包括我。

這裡,是滇西的詩蜜娃底,傈僳族人的天堂家園。

行於2017年12月5日

《中國最早的春天》系列遊記連載中

作者

劉銘初,攝影師,專注個性旅行的知途旅行創始人,56小鋪創始人。常年考察於中國最原始的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是“走遍中國少數民族”總策劃師,目前深入瞭解二十多個少數民族文化,已記錄一百多項少數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當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搶救性記錄者和積極的民族文化傳播者。

其個人事蹟及其創辦的知途旅行公司多年來廣受主流媒體關注和報導,目前是《中國民族報》特邀專欄撰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