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少 要是放在現在,肯定會天天上熱搜霸占頭條

汪小菲、王爍、王珂、汪雨,當年的京城四少早已今非昔比,退隱江湖。緊隨其後的王思聰、潘瑞、張量等 90 後富二代,繼續書寫“京城四少”的傳奇。可是,你知道“京城四少”最早起源於何時嗎?在那個時期,可以入選“京城四少”的人是誰?以及在他們身上又發生了哪些愛恨情仇?

與其說今天這篇文章是繼上一篇《當年的京城四少,現在怎麼樣了》的番外篇,倒不如說它是“民國四公子”的風雲外傳。民國時期的“京城四少”無論是從外貌、才情、家庭背景、還是風流史,都絲毫不遜於當代“京城四少”,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民國四少 要是放在現在,肯定會天天上熱搜霸佔頭條

袁世凱二公子袁克文、少帥張學良、大收藏家張伯駒、還有清代貴族傅侗,非富即貴,風趣優雅,政商兩屆頗具威望,甚至在當時的政治局面上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當然,這四位“民國公子”的情史也都相當豐富,不知道為當時花邊小報和老百姓們提供多少談資。

N1

袁世凱之子/杜月笙師爺袁克文

民國四少 要是放在現在,肯定會天天上熱搜霸佔頭條

“南有黃金榮、杜月笙,北有津北幫主袁寒雲”

袁克文號寒雲,在袁世凱十六個兒子中排行“老二”,也是最傳奇的一位。在當時權傾天下的袁世凱,妻妾成群,共有一妻九妾, 32 個子女。袁克文是三姨太金氏所生,而這個金氏的背景也很強大,是朝鮮王妃的妹妹,妥妥的貴族之後。

由於袁克文相貌英俊,天賦異稟,自幼就是名震京城的“神童”,所以袁世凱一直對他寵愛有加,可以說是當做繼承人在培養了。但寄情於詩酒與女人的他,對仕途絲毫不感興趣,甚至極力反對父親主張的復辟稱帝,一氣之下逃往上海,加入青幫,成為了杜月笙的師爺

民國四少 要是放在現在,肯定會天天上熱搜霸佔頭條

飽讀詩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袁克文自幼資質過人,有著過目成誦之本領,六歲學識字,七歲讀經史,十歲寫文章,十五能詩賦,頗有南唐李後主遺風,他曾撰寫的《寒雲手寫所藏宋本提要廿九種》、《寒雲詞集》、《圭塘唱和詩》,都是詩詞中的精品。

民國四少 要是放在現在,肯定會天天上熱搜霸佔頭條

除此之外,

袁克文還是個票友,喜歡“粉墨登臺”以大過戲癮。他的小生,丑角都演得形神俱佳。其中,以《長生殿》、《遊園驚夢》為拿手好戲。民國第一娛記徐彬彬也曾在《紀念曲家袁寒雲》一文說:袁克文是“研音律,善崑腔之曲家”,他是“袍笏登場,能演能做之名演員”,他“度曲純雅,登場老道,有非老票所能及”。

像袁克文這樣的才子,對古玩字畫的痴迷程度也可見一般。旅居上海多年,好研究金石、古錢幣。工於書法、能詩詞。為購古籍,曾專門拜方爾謙、李盛鐸為師。而袁克文本人的字畫也是縱橫捭闔,既有汪洋恣肆的灑脫,也有翩若驚鴻的娟姿。每每三杯酒下肚,揮毫潑墨,豪邁奔放。當然,這些早年間收藏的字畫古玩也成了袁克文晚間年的“生計”。 據悉,奢華無度的他在晚年生計窘迫,不得已以變賣抵押這些珍藏善本為生。

民國四少 要是放在現在,肯定會天天上熱搜霸佔頭條

袁世凱全家福

妻妾成群,情場裡的老手,才情橫溢又相貌英俊的男子,自古以來就難逃美人關。對富家公子袁克文來說也是,不愛江山愛美人,生性風流的他一生共娶妻 1 人,納妾 15 人,且多為名妓。據說當年慈禧很欣賞一表人才的袁克文,有意將侄女許配給袁公子。但老謀深算的袁世凱不想受朝廷“裹挾”,便物色了一位鹽商之女,劉梅真。

劉梅真,長相端莊,擅長音律,也寫得一手好字,所以和袁克文也算是舉案齊眉,非常般配。但是,怎能“一棵樹吊死”的袁克文不久便又納了妾,這對正室劉氏來講也是不小的打擊。但又能怎樣呢,久而久之也就放任不管了。

民國四少 要是放在現在,肯定會天天上熱搜霸佔頭條

▲袁克文與妻子劉梅真

隨後,袁克文娶了很多侍妾,能叫得上名字的有無塵、溫雪、棲瓊、眉雲、雪裡青、小鶯鶯、唐志君、於佩文,看這些名字就知道他有多流連於風月場所。不過,要說與他相處最久的要屬唐志君,據說兩人在上海同居多年,袁克文生前寫過的《平湖好》《平湖燈影》等詩文也是為她所作。

民國版“韋小寶”來評價袁克文絲毫不為過,據記載, 1931 年袁克文去世出殯之時,葬禮隊伍多大四千餘人,其中有上千名妓女帶著袁克文頭像的徽章自發為其送行,場面空前絕後。

青幫“文字輩”,黑幫終極大 boss 。對於袁世凱的這個次子,傳奇事蹟絕非於此。因為和父親的理念有所不同,背井離鄉一個人來到上海,成為了當時上海灘赫赫有名的青幫大字輩,甚至連當時上海灘的黑幫老大黃金榮都要喊他一聲“師叔”

民國四少 要是放在現在,肯定會天天上熱搜霸佔頭條

加入青幫後的袁克文,從來擺架子,開香堂收百名弟子,也光結義士,其中不乏包括黑幫大佬張樹聲、京劇名人孫菊仙、著名作家周瘦鵑等頗具聲望的江湖人士。也因此,在社會上流傳一句話:“南有黃金榮、杜月笙,北有津北幫主袁寒雲。”

民國四公子前前後後曾有三四個不同版本,但袁克文的名字始終位列在內。這也不難看出,他在民國時期的社會地位和聲望。十分才氣,六分情義,三分傲骨,一生放浪不羈但仍仍瑕不掩瑜,說的就是他吧。

N2

民國第一收藏家張伯駒

張伯駒與夫人潘素

“京華老名士,藝苑真學人”

說到這“民國四少”的第二位公子,跟袁克文還頗有淵源。張伯駒,原名張家琪,出生於河南,是清末進士張鎮芳,袁世凱的表侄,中國最早的官商合辦銀行——鹽業銀行,就是他家開辦的

。所以說,張伯駒是個名副其實的官宦子弟。

和袁克文一樣,張伯駒雖出身貴胄卻對政商之務毫不在意,一心只愛收藏珍奇畫寶,被譽為“民國第一大收藏家”。張伯駒生性孤僻,和其他富家子弟不同,他生活簡樸,不抽菸、不喝酒、不賭博、也不好女色,但卻對看上的名玩字畫可一擲千金,從不猶豫。

民國四少 要是放在現在,肯定會天天上熱搜霸佔頭條

▲晉代陸機的《平復帖》,局部

張伯駒手上的收藏品不計其數,其中便包括了中華收藏界尊為“中華第一帖”的《平復帖》、隋展子虔《遊春圖》、唐李白《上陽臺帖》、杜牧《贈張好好詩》卷、宋范仲淹《道服贊》卷、蔡襄自書詩冊、黃庭堅《諸上座帖》、元趙孟頫《千字文》等珍貴文物。就連現在故宮博物館中的藏品,有將近一半都是張伯駒捐贈。

新中國成立後,張伯駒退出了鹽業銀行,並在鄭振鐸推薦下擔任文化部顧問。在文化部的幾年工作使得張伯駒心中湧現出了更多的愛國情懷,因此,他將自己收藏的大部分珍貴文物都捐給了國家,並被保存在了故宮博物館中,因而為世人所讚揚。

民國四少 要是放在現在,肯定會天天上熱搜霸佔頭條

▲張伯駒與潘素合影留念

常言道,人生的道路漫漫,如若能遇到一位知心人該有多美好。 1935 年,張伯駒去上海的天香閣吃飯,沒想到就遇到了這一生所愛。潘素,本是清朝名臣“蘇州三傑”之一潘世恩的後代,雖家道中落但母親一直聘請名師教其音律和繪畫。擅長工筆重彩山水畫,琵琶彈得精妙沁雅,又長得非常清麗脫俗,所以有著“江南第一美女”之稱。

民國四少 要是放在現在,肯定會天天上熱搜霸佔頭條

▲張伯駒與夫人潘素相濡以沫

兩個人第一次見面便有了惺惺相惜之感,當時潘素其實已經有婚約在身,但最終在張伯駒的友人幫助之下與張伯駒私奔,成就了一段愛情佳話。其實,在結識潘素之前,張伯駒也並非單身,前前後後共有三房妻妾。他也本不是沉溺於兒女私情之人,但自從遇見了潘素便懂得了“一心只愛一人,白首不相離”的美好,於是陸續遣散家裡的妻妾,與潘素相伴到老,讓世人看到了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民國四少 要是放在現在,肯定會天天上熱搜霸佔頭條

▲張伯駒晚年

1982 年,張伯駒去世,這位曾為了保護國寶不流入國外而變賣祖產的貴族之後,詮釋了中國真正貴族該有的精神與氣魄。國寶無二,張伯駒亦無二。賬戶名畫家劉海粟曾譽其“當代文化高原的一座俊峰,京華老名士,藝苑真學人”。

N3

譭譽參半的張國良

民國四少 要是放在現在,肯定會天天上熱搜霸佔頭條

“擔當身前事,何計身後評”

張學良,字漢卿,生於遼寧,是國民革命軍將領,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中華民國四美男子之一,亦是“民國四少”之一。他出生軍閥家庭,曾被後人評價為“千古功臣”“民族英雄”,但也因“九一八事變”被扣以“不抵抗將軍”的帽子,譭譽參半。另一方面,作為民國四少之一,“少帥”張國良一生共經歷了 11 個女人,就連他自己都自詡“平生無憾事,唯一愛女人”。其中,以于鳳至和趙四兩位女性之間的愛恨情仇最為熟知。

民國四少 要是放在現在,肯定會天天上熱搜霸佔頭條

張學良,到底是民族英雄還是千古罪人,後人很難做出準確的評判。但這位民國時期的傳奇人物的情感故事卻一直在坊間流傳,甚至很多影視劇都將這部分內容作為重點的談資。他讓一個女人甘願為其奉獻大半生,卻最終負了芳心。他與另一個女人,一見鍾情,相愛相守,成就完美愛情佳話。張學良的一生,註定是在愛與被愛中度過。

民國四少 要是放在現在,肯定會天天上熱搜霸佔頭條

張學良與妻子于鳳至

張學良與于鳳至的結合,可以說是典型的舊時代的包辦婚姻。于鳳至是富商於文鬥之女,學識品行兼具, 18 歲便嫁給了比自己小 3 歲的張學良。張學良的相貌自然無話可說,放任到現在也是女孩子心中的白馬王子,賢良淑德的于鳳至怎會不愛呢?

張學良一開始根本不喜歡于鳳至,甚至跟她直言相告:“你嫁錯了人。” 但人都是感情動物,即便張學良再放蕩不羈也是一樣,在於鳳至多年的細心照顧與和睦相處之下,自然會有感情存在。據悉,有一年于鳳至重病在身,張家有意讓張學良娶她的侄女,但張學良堅拒:“我太太她現在病得這麼重,你們真的要我現在就娶她的侄女,那不是我這邊結婚,那邊催她死嗎?那叫她心裡多難過?”

民國四少 要是放在現在,肯定會天天上熱搜霸佔頭條

▲中年于鳳至

由此可見,張學良對於鳳至,是有感情的。或許這份感情不像和趙四那般乾柴烈火,但對於于鳳至來講,無異是黑暗中搖曳的一點燭火。

後來,張學良因西安事變被蔣介石扣押。于鳳至得知消息後立即從美國返回,多方奔走想要解救張學良。可惜,最終張學良還是被判處了十年徒刑,後被長期軟禁,期間于鳳至一直陪伴著張學良。但在這長期的幽禁歲月中,終日憂愁,身心受創,再加上環境惡劣,于鳳至積鬱成疾,不得不赴美求醫。可誰知,這一別就是永別,半世流離,再未相見。

民國四少 要是放在現在,肯定會天天上熱搜霸佔頭條

▲于鳳至墓地

即便於鳳至在美國與張學良相隔異地,但仍舊是張學良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到了美國後的她,跟朋友研究股市,憑藉精準的眼光,和適可而止的智慧,在股市賺了不少。之後,她投資房產然後靠租金養活了自己乃至張學良得一大家子人。並在美國置下了兩處豪華別墅,幻想著有一天可以和張學良在這裡相伴到老。可惜,最終等來的是一紙離婚書,到老都沒能和一生所愛葬在一起。

一生只愛一個人,一世只懷一種愁。在於鳳至的遺言中還特意交代:死後所有的財產都留給張學良。後來,張學良攜趙四去她的墓前拜祭,聽人講起她生前情意,撫碑長嘆:“生平無憾事,唯負此一人。”

民國四少 要是放在現在,肯定會天天上熱搜霸佔頭條

▲張學良與趙四小姐

而張學良生命中另一個重要的女人,就是趙四小姐。趙四原名趙一荻,出生於官宦之家,據說她出生的時候,天空出現了一道霞光,所以又得名趙綺霞。趙四本人身材頎長,體態婀娜。與張學良相識後便墜入愛河,不懼父母反對,毅然決然的離家出走,一直沒有名分的跟在張學良身邊,直到 1964 年才成為他名正言順的妻子。

在張學良半個多世紀的幽居日子裡,趙四小姐一直陪伴在其左右,如果說于鳳至是那個時期張學良的經濟支撐,那趙四則在張學良的心靈和精神上給予鼓舞。趙四去世後,葬在夏威夷東海岸著名的神殿之谷紀念陵園。 2001 年 10 月,張學良溘然長逝,也埋葬於此。他們生前廝守,死後相依,堪稱愛之絕唱。

N4

梨園皇子 傅侗

民國四少 要是放在現在,肯定會天天上熱搜霸佔頭條

“燈如紅豆相思曲,茗逐青煙話古人”

最後一位民國四少,是愛新覺羅·溥侗,父愛新覺羅·載治,乃乾隆十一子成親王永瑆之曾孫,宣統皇帝溥儀的堂兄,妥妥的皇室之後。但是,這位皇親貴族卻沒有同一般政治世家子弟一樣走上仕途,而是一心只入梨園行

民國四少 要是放在現在,肯定會天天上熱搜霸佔頭條

自幼鑽研琴、棋、書、畫,喜好收藏碑帖,對崑曲和京劇尤為痴迷,屬於京劇“譚派”權威,後被人稱“侗五爺”。因是清室宗親家中富有,時常能接觸一些京昆著名藝人,再加本人悉心鑽研,刻苦練功,終於達到了文武昆亂不擋,六場通透的化境

溥侗自稱紅豆館主,對於京劇的生、旦、淨、醜各個行當都頗有研究,曾與梅蘭芳合作過《奇雙會》,而在《群英會》一劇中,更是表演周瑜、魯肅、蔣幹、曹操、黃蓋五個角色,出神入化贏得滿堂喝彩。他也曾教授京昆藝術,甘南軒等都是他的弟子。他教學風格甚嚴,對學生的節拍、唱唸、身段、衣著都有嚴格要求。此外,他還親自手抄了曲譜和京劇劇本數十本,成為了京城梨園行頗為流傳的佳話。

民國四少 要是放在現在,肯定會天天上熱搜霸佔頭條

1952 年 6 月,溥侗在上海落寞中離世,弔唁不過百餘人,多為弟子、曲友和文藝界人士,家人遵其遺囑,將溥侗下葬在崑曲發源地,蘇州的靈巖山上。民國名人羅癭公如此評價溥侗:“厚齋色色精到,音樂之外,詞翰、繪事、賞鑑,無不精能。兼蓋有唐莊宗、李後主之長,又非其他天潢所能企及耳。”

不管是名門之後,還是軍閥貴胄,不論是愛慕女色,還是痴情一人,當年的民國四少估計就算放到現在,也都是熱搜上的常客,百姓中的談資。最重要的是,他們很可能,帥而不自知,才而不自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