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電器的符號和圖片識別

繼電器是一種電子控制器件,通常應用於自動控制電路中,它實際上是用較小的電流去控制較大電流的一種“自動開關”。故在電路中起著自動調節、安全保護、轉換電路等作用。繼電器的種類較多,如電磁式繼電器、舌簧式繼電器、啟動繼電器、限時繼電器、直流繼電器、交流繼電器等。但應用於電子電路的,用得最廣泛的就是電磁式繼電器了。通常,電磁式繼電器一般由鐵芯、線圈、銜鐵、觸點簧片等組成的。只要在線圈兩端加上一定的電壓,線圈中就會流過一定的電流,從而產生電磁效應,銜鐵就會在電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彈簧的拉力吸向鐵芯,從而帶動銜鐵的動觸點與靜觸點(常開觸點)吸合。當線圈斷電後,電磁的吸力也隨之消失,銜鐵就會在彈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來的位置,使動觸點與原來的靜觸點(常閉觸點)吸合。這樣吸合、釋放,從而達到了在電路中的導通、切斷的目的。對於繼電器的“常開、常閉”觸點,可以這樣來區分:繼電器線圈未通電時處於斷開狀態的靜觸點,稱為“常開觸點”;處於接通狀態的靜觸點稱為“常閉觸點”。其實,電磁式繼電器又可分為直流與交流兩種。區分如下:凡是交流電磁繼電器,其鐵芯上都嵌有一個銅製的短路環。而直流繼電器是沒有的。

繼電器的符號和圖片識別

繼電器的符號和圖片識別

二、繼電器技術參數

1、額定工作電壓

是指繼電器正常工作時線圈所需要的電壓。根據繼電器的型號不同,可以是交流電壓,也可以是直流電壓。

2、直流電阻

是指繼電器中線圈的直流電阻,可以通過萬能表測量。

3、吸合電流

是指繼電器能夠產生吸合動作的最小電流。在正常使用時,給定的電流必須略大於吸合電流,這樣繼電器才能穩定地工作。而對於線圈所加的工作電壓,一般不要超過額定工作電壓的1.5倍,否則會產生較大的電流而把線圈燒燬。

4、釋放電流

是指繼電器產生釋放動作的最大電流。當繼電器吸合狀態的電流減小到一定程度時,繼電器就會恢復到未通電的釋放狀態。這時的電流遠遠小於吸合電流。

5、觸點切換電壓和電流

是指繼電器允許加載的電壓和電流。它決定了繼電器能控制電壓和電流的大小,使用時不能超過此值,否則很容易損壞繼電器的觸點。

三、繼電器測試

1、測觸點電阻

用萬能表的電阻檔,測量常閉觸點與動點電阻,其阻值應為0;而常開觸點與動點的阻值就為無窮大。由此可以區別出那個是常閉觸點,那個是常開觸點。

2、測線圈電阻

可用萬能表R×10Ω檔測量繼電器線圈的阻值,從而判斷該線圈是否存在著開路現象。

3、測量吸合電壓和吸合電流

找來可調穩壓電源和電流表,給繼電器輸入一組電壓,且在供電迴路中串入電流表進行監測。慢慢調高電源電壓,聽到繼電器吸合聲時,記下該吸合電壓和吸合電流。為求準確,可以試多幾次而求平均值。

4、測量釋放電壓和釋放電流

也是像上述那樣連接測試,當繼電器發生吸合後,再逐漸降低供電電壓,當聽到繼電器再次發生釋放聲音時,記下此時的電壓和電流,亦可嘗試多幾次而取得平均的釋放電壓和釋放電流。一般情況下,繼電器的釋放電壓約在吸合電壓的10~50%,如果釋放電壓太小(小於1/10的吸合電壓),則不能正常使用了,這樣會對電路的穩定性造成威脅,工作不可靠。

四、繼電器應用

繼電器的符號和圖片識別

是一個簡單實用的自動關燈電路。當按下按鈕開關S後,晶體管VT立即飽和導通,電源電壓(6V)加在繼電器線圈的兩端,使它吸合,動合觸點閉合,“220V、40W”的燈泡電源被接通而發光。同時,電容C被迅速充電,使它的兩端電壓也達6V。當放開按鈕後,由電源提供電流IB的電路被切斷,但電容C兩端存在電壓,還能維持晶體管工作,隨著時間的延遲,電容中的電荷經過電阻R與晶體管的發射結洩放,電容兩端的電壓逐漸下降,當晶體管UBE<0.5V以後,VT截止,繼電器線圈失去電壓而釋放,觸點被打開,“220V、40W”燈泡的電源被切斷而熄滅。這個電路,按一下按鈕開關S,燈亮20秒左右自動熄滅(延時時間的長短可調節電容C的容量),可做走廊照明燈的控制裝置。這個實例告訴我們,利用繼電器可以低電壓(6V)、弱電流(幾十毫安)來控制高電壓(220V)、強電流(幾百毫安)的電路。如果需要控制更高的電壓和更大的電流,可以採用小繼電器控制大繼電器的方法來提高電路的驅動能力。

與繼電器線圈K並聯的二極管VT為保護二極管,又稱續流二極管。由於繼電器線圈的電感在斷電的瞬間,線圈兩端將產生較高的反向電壓,這個電壓與電源電壓疊加,加在晶體管c、e之間,很可能超過晶體管的最大反向擊穿電壓U(RB)CEO,使晶體管擊穿損壞,而二極管VT的作用就是消除這個反向電壓的影響,保護電路的正常工作。在電子電路中,凡是有直流繼電器的地方,都需要與其線圈反向並聯一個二極管,以防止電路元件的損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